沂州府城


沂州府城

文章插图
沂州府城【沂州府城】沂州府城又称临沂城(临沂旧时称沂州),始建于春秋时期鲁哀三年(公元前492年),原城为夯土城,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 。老城占地面积1.64平方公里 。
基本介绍中文名:沂州府城
又名:临沂城
建设时间:春秋时期
老城占地面积:1.64平方公里
沂州府城又称临沂城(临沂旧时称沂州),始建于春秋时期鲁哀公三年(公元前492年),原城为夯土城,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 。老城占地面积1.64平方公里 。临沂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在明代以前,临沂城是一座规模不大的土城,城墙均为泥土夯实后建造,防御能力不强 。直到公元1368年(明洪武元年),时任沂州指挥的周德才将土城拆除,改建砖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防御能力 。重修的临沂城南北门错落,东西门在一条直线上,由此形成的东西大街,成为临沂古城的中轴线,旧称北大街,现称兰山路 。明初在修砖城的同时,还在东西南大门外建有瓮城,瓮城是城门外的小城,作为战时防御工事 。东西门的瓮城,小门一律朝北,南门瓮城小门朝西 。明万曆十五年(1587年)始整修四门,添建城楼 。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重建前郯城大地震损坏的城墙、城楼等,恢复了原貌 。该城的布局和建筑别具一格,有其鲜明的特色 。城不呈方形或长方形,却呈椭圆形,东西稍长,南北略短 。东、西门在一条线上,出口不正直向东和西,而是出瓮城后折向北才能出去,俗称为"雁别翅" 。南北门不在一条中轴线上,南门位置偏东,为4门之首,城楼高3层;北门位置偏西,和东西门城楼均为2层 。出南门顺南关大街向南近1公里处,还有一座带瓮城的南阁子门(在今临沂农业药械厂南) 。整个形状象一只展翅南飞的凤凰,故百姓皆传临沂城是龟驮凤凰城 。四门的名字均题在门楣以上:南门曰"望淮门"、东门曰"镇海门"、西门曰"瞻蒙门"、北门曰"宗岱门" 。北门城楼还有一方题额,上书"齐鲁锁钥"四个大字,极言临沂城地位之重要 。
沂州府城

文章插图
清末沂州府东门该城本无护城河,明嘉靖年间(1522年后)建藩于沂州的泾王朱祐橓倡议开挖北涑河,从城西郭庄(今属临沂市大岭镇)引涑河水东流经沂州城北入沂河;清同治九年(1670年),又自城西水田村北开挖支河,引北涑河水流经城西绕向城南,在城东南角入城东自北向南流的青龙河(今地区人民医院内的小河),临沂始有四面环水的护城河 。一般河段深3.3米,宽5.3米 。抗日战争前,临沂城墙周长4.5公里,高8.3米,顶厚3.3米,女墙设垛口3782.5个,有城堡50座,炮台4座 。墙内有2.67米宽的环城马道,可以调运兵力弹药 。故而城虽建在平原上,却易守难攻 。有居民1万余人,城内手工业发展良好、商贸繁荣,有各种商号200多家,成为鲁南重要商埠 。沂州府城(临沂城)经过战争的破坏和建国后的改造、建设,现城墙、城门皆已无存 。
沂州府城

文章插图
清末沂州府城街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