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文章插图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造就中华文化的多样性,是中国文字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世界上大概每天有许多语言文字消失,保护民族语言文字的多样性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因此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已经积极採取行动 。
基本介绍中文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性质:语言文字
使用群体:少数民族
现状:部分面临消失危机
保护行动:中国政府
简介中国是多民族聚居的国家 。解放以后,国家实行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策 。为了使民族工作和专业研究更加科学化,并给民族识别工作提供必要的依据,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多次组织科研机构、民族教育机构,进行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语言文字等调查 。已经确定了56个民族 。在55个少数民族中,一个民族说一种语言的比较多,有的民族说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 。在一个民族说几种语言的情况下,民族内部的交际大都使用汉语或其他互相懂得的语言 。从50年代开始,我国语言工作者陆续进行了多次语言调查,据统计,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的数目可能在80种以上 。在56个民族中,汉、回、满三个民族通用汉语汉文,朝鲜,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彝、傣、拉祜、景颇、锡伯、俄罗斯12个民族各有自己的文字,这些文字大都有较长的历史 。其中蒙古族使用一种竖写的拼音文字,居住在新疆的蒙古族还使用一种以通用的蒙古文为基础,适合卫拉特方言特点的拼音文字 。云南傣族在不同地区使用4种傣文,即傣仂文、傣哪文、傣绷文和金平傣文 。此外,傈僳族中大部分信仰基督教的民众,使用一种用大写拉丁字母及其颠倒形式的字母拼写傈僳族的文字,还有维西县的一两个区使用当地农民创製的傈僳音节文字“竹书” 。滇东北部一部分信仰基督教的人,使用一种把表示声、韵、调的符号拼成方块的苗文 。佤族中信仰基督教的少数人,使用拉丁字母形式的佤文 。壮、白、瑶族中的部分人,使用在汉字影响下创製的方块壮字、方块白文和方块瑶字 。综上所述,1949年以前,已使用文字的民族有22个,文字24种 。解放后,又有壮、布依、苗、侗、哈尼、傈僳、佤、黎、纳西、白、土、瑶等12个民族和景颇族中说载瓦语的人使用新创製的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其中苗族因为方言差别大,国家还分别给黔东、湘西和川黔滇3个方言和滇东北次方言创製了文字或文字方案 。因此,我国各民族现行文字共有40种 。少数民族文字大都是拼音文字,但在书写形式上各有不同,比如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是从右往左书写;蒙古文、锡伯文是从上往下书写,行序从左往右;有的标点符号也不同,如藏文标点,短词和句尾用一条垂直线表示,章节段落结尾用双垂直线,全文结束用四条垂直线;蒙古文用一个点表示逗号,两点表示句号,段落末尾用四个点表示 。新中国建立以前曾拥有和使用本民族文字的,有朝鲜,藏、蒙古、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傣、彝、俄罗斯、苗、纳西、水、拉祜、景颇、锡伯等民族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为促进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帮助一些少数民族改进和创製了文字,先后对傣、彝、景颇、拉祜文字行了改革,同时採用拉丁字母帮助壮、布依、苗、黎、纳西、傈僳、哈尼、佤、侗等十几个民族设计了十四种文字方案,以便于书写、学习和印刷出版 。它们是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壮文、哈萨克文、锡伯文、傣文、乌孜别克文、柯尔克孜文、塔塔尔文、俄罗斯文、彝文、纳西文、苗文、景颇文、傈僳文、拉祜文和佤文 。除以上列举的文字以外,还有一些在历史上用过,后来停止使用的文字 。这些文字是突厥文、回鹘文、察合台文、于阗文,八思巴字、西夏文、东马图画文字、东巴象形文字、水书、满文等17种 。概况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多、语言多、文字多 。除汉族外,已确定民族成分的有55个少数民族,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分布在占全国总面积50-60%的土地上 。5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族、满族已全部转用汉语外,其他53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 。有些民族内部不同支系还使用着不同的语言(不包括转用或者兼用汉语的情况):瑶族的不同支系分别使用勉语、布努语和拉珈语;高山族的不同支系分别使用泰耶尔语、赛德语、邹语、沙阿鲁阿语、卡那卡那布语、排湾语、阿眉斯语、布农语、鲁凯语、卑南语、邵语、萨斯特语、耶眉语共13种语言;景颇族的不同支系分别使用景颇语、载瓦语;怒族的不同支系分别使用怒苏语、阿侬语、柔若语;裕固族使用东部裕固语、西部裕固语;门巴族使用门巴语、仓拉语 。因此,全国55个少数民族,共使用72种语言 。这些语言分别属于五个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和印欧语系 。汉藏语系又可分为汉语和藏缅、苗瑶、壮侗三个语族 。属于藏缅语族的有藏、 门巴、仓拉、珞巴、羌、普米、独龙、景颇、彝、傈僳、哈尼、拉祜、纳西、基诺、怒苏、阿侬、柔若、土家、载瓦、阿昌等语言;属于苗瑶语族的有苗、布努、勉、畲等语言;属于壮侗语族的有壮、布依、傣、侗、水、仫佬、毛南、拉珈、黎、仡佬等语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