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体牙髓病


牙体牙髓病

文章插图
牙体牙髓病【牙体牙髓病】牙齿硬组织的疾病称为牙体病,广义的牙体病也包括牙髓病 。龋病是一种由口腔中多种因素複合作用所导致的牙齿硬组织进行性病损,表现为无机质的脱矿和有机质的分解,随着病程的发展而有一色泽变化到形成实质性病损的演变过程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与癌肿和心血管疾病并列为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 。
基本介绍中文名:牙体牙髓病
疾病分类:口腔
简介:牙齿硬组织的疾病
病因病理:微生物感染细菌
简介疾病名称:牙体牙髓病疾病分类:口腔概述牙齿硬组织的疾病称为牙体病,广义的牙体病也包括牙髓病 。主要有下面几种类型:龋病是一种由口腔中多种因素複合作用所导致的牙齿硬组织进行性病损,表现为无机质的脱矿和有机质的分解,随着病程的发展而有一色泽变化到形成实质性病损的演变过程 。其特点是发病率高,分布广 。一般平均龋患率可在50%左右,是口腔主要的常见病,也是人类最普遍的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与癌肿和心血管疾病并列为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 。由于单纯机械摩擦作用而造成的牙齿硬组织慢性磨耗称为磨损 。均匀适宜的磨损对牙周组织的健康有重要意义 。例如:由于牙尖被磨损,减少了咀嚼时来自侧方的压力,使牙尖的形态和牙周组织的功能相互适应 。此外牙冠的磨损可以减少临床牙冠的长度,保持冠根长度的协调,从而不至于由于槓桿作用而使牙周组织负担过重 。根尖周病包括急性和慢性根尖周炎 。根尖周病是指局限于根尖部的牙周组织,包括牙骨质、牙周膜和牙槽骨的炎症 。从病理上又分浆液性和化脓性根尖周炎 。后一种,症状明显、病情严重,又称为急性牙槽脓肿 。它可将化脓性炎症扩散到根尖周外间隙,引起间隙红肿、下脸水肿,影响视力 。尤其是小儿,往往把它看成是眼部疾病,送至眼科检查,然后才转回口腔科治疗,这种情况临床并不少见 。又如一个下颌第三磨牙的急性牙槽脓肿,它可引起咽旁间隙、嚼肌腮腺间隙,以至颞间隙、颌下间隙、口底诸间隙的化脓性感染 。这种病人、病情相当严重,若得不到及时、合理的治疗,病人预后差,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 。而慢性根尖周炎,症状较轻,病程长,发展慢,常常形成瘘管,数月数年不愈 。若形成慢性根尖囊肿,较大者可造成面部变形 。若本病发生在儿童,可使面颌生长、发育受到影响,以致造成颜面畸形 。牙齿感觉过敏症(tooth hypersensitivity)又称过敏性牙本质(hypersensitive dentine)或牙本质过敏(dentine hypersensitivity),是牙齿在受到外界刺激,如温度(冷、热)、化学物质(酸、甜)以及机械作用(摩擦或咬硬物)等所引起的酸痛症状,其特点为发作迅速、疼痛尖锐、时间短暂 。牙齿感觉过敏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牙体疾病共有的症状,发病的高峰年龄在40岁左右 。牙髓病是指牙髓组织的疾病,包括牙髓炎症、牙髓坏死和牙髓退变 。由于牙髓组织处于牙体硬组织包绕之中,只通过根尖孔、侧副根管与外界联繫,牙髓急性炎症时,血管充血、渗出物积聚,导致髓腔内压力增高,使神经受压,加以炎性渗出物的刺激而使疼痛极为剧烈 。下面主要讨论牙髓病 。
牙体牙髓病

文章插图
牙髓病病因病理1.微生物感染细菌是牙髓病最重要的致病因素,其细菌主要是兼性厌氧菌和专性厌氧桿菌,如链球菌、放线菌、乳桿菌等 。细菌感染的途径有:(1)经牙体缺损处感染,如深龋、牙外伤、重度磨损等严重牙体缺损,细菌及毒素通过牙本质小管或穿髓点侵入牙髓 。(2)经牙周感染,细菌及毒素经过牙周袋,通过根尖孔,侧副根管而侵入牙髓 。(3)血源感染,细菌及毒素经过血液而侵入牙髓是十分罕见的,但并非不可能 。2.化学刺激(1)药物刺激制洞后消毒用药,如酚类可致牙髓受到刺激 。(2)充填料刺激深洞直接用磷酸锌水门汀垫底,複合树脂直接充填等都可能刺激牙髓 。3.物理刺激(1)温度刺激:制洞时如使用气动涡轮机必须喷水降温,否则导致牙髓充血、出血引起炎症 。(2)电流刺激:口腔内如有两种不同金属的修复物接触,通过唾液可产生电位差,对牙髓有一定刺激 。(3)气压变化的影响:在高空飞机或深水潜泳时,气压变化可导致牙髓病变急性发作 。(4)创伤糖尿病等可引起牙髓退变,肿瘤亦可波及到牙髓,血源性感染引起的牙髓病极少临床表现1.急性牙髓炎(Acute pulpitis)多为外伤引起,主要表现为剧烈地自发性痛,特点如下:①疼痛常突然发作,早期呈间歇性,一般约持续数分钟,随后数小时间歇期,病员尚可指患牙 。随病情发展,发作期延长,间歇期缩短,逐渐转变为持续性剧痛,并沿同侧三支神经分布区放散(如上牙向颈部、耳前、颧颊部;下牙向耳下、耳后、下颌部放散),往往不能明确指出患牙部位 。②疼痛往往夜间较剧,卧倒时尤甚 。③早期冷、热刺激均可激发或加剧疼痛,以冷刺激痛较明显;后期或化脓时,热刺激疼痛,冷刺激仅可使疼痛暂时缓解 。后期患者常含冷水,或吸冷空气以减轻疼痛,此种症状对诊断有一定帮助 。④检查时常可见患牙穿髓,探痛明显 。2.慢性牙髓炎(Chronic pulpitis)由于龋病等大多是慢性病变,对牙髓有长期持续的刺激,可使牙髓发生慢性炎症的过程 。在慢性牙髓炎发展过程中,如多形核白细胞增多,则释放的溶酶体酶也增多,而使炎症加剧,临床上即可出现急性发作的症状 。牙体慢性损伤、牙周病、牙本质化学刺激都可使牙髓呈现慢性炎症的过程 。慢性牙髓炎临床上分为三类:慢性闭锁性牙髓炎,慢性开放性牙髓炎及慢性增生性牙髓炎 。慢性开放性牙髓炎又叫作慢性溃疡牙髓炎 。慢性增生性牙髓炎又称牙髓息肉 。诊断和鉴别1.询问牙痛性质、发作次数和每次疼痛持续时间,与冷热、咀嚼食物的关係,疼痛能否正确定位和放散的範围,与体位有无关糸,是否影响睡眠 。患牙、邻牙或附近其它器官近期有否受伤或曾接受过治疗 。过去有无牙痛史,与本次疼痛情况是否相同 。2.检查患牙有无龋洞及龋洞的位置和深度,是否穿髓,有无探痛、叩痛,对冷热和电活力试验的反应 。如无龋洞应检查有无其它牙体硬组织病变,有无牙周袋,牙齿是否鬆动,必要时可拍摄X线片,开洞或开髓检查 。如未发现明显病变,应检查其它牙齿或邻近器官有无病变,并与三叉神经痛鉴别 。3.牙髓病可分为①慢性牙髓炎 有自发痛或长期激发痛史,检查可见龋洞近髓或已穿髓,探痛或有牙髓息肉,牙周病和其它硬组织病,牙髓有活力,X线片显示尖周正常或尖周膜腔增宽硬板破损或牙槽嵴、根分叉外骨质吸收 。②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 有慢性牙髓炎症状,近期有剧烈自发痛,不能定位或有放散痛,冷热刺激引起或加重疼痛 。③急性牙髓炎 多发生于意外创伤或近期牙体手术后,有冷、热激发痛和自发痛等 。④牙髓部分坏死 除有牙髓炎症状外,并已穿髓,开髓检查冠髓无活力,根髓尚有活力 。⑤牙髓全部坏死 可有牙髓炎或外伤病史,穿髓,但无探痛 。或有牙周病变,活力试验无反应,开髓检查牙髓无活力 。慢性牙髓炎诊断依据:①长期刺激性痛,X线照片显示尖周已有膜腔增宽、硬板破损;②有自发性痛史;③探诊已穿髓、出血、剧痛;④有深龋或深盲袋或严重牙体慢性损伤 。注意牙髓息肉与龈乳头增生长入邻牙合面洞内,与髓底穿通长的息肉鉴别 。否则后果严重 。1.牙间乳突炎 由于食物嵌塞引起乳突炎 。有自发性痛,其特点为持续性胀痛,冷热刺激痛 。检查可见牙间乳突充血水肿,局部牙龈明显触痛,常可见有食物嵌塞于邻间隙 。2.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性质为锐痛,突然发作,疼痛剧烈像撕裂样,有反射痛,并沿三叉神经分布 。与急性牙髓炎区别点是三叉神经痛很少在夜间发作,多因在洗脸、说活诱发,每次发作时间短暂,持续数秒至1、2分钟,很少持续超过5分钟 。冷热刺激不引起疼痛,有疼痛接点称为“板机点”,触及此处则引起疼痛发作 。3.急性上颌窦炎 急性上颌窦炎患者常以上颌牙痛就诊 。因上颌后牙的牙根接的上颌窦底,分布上颌后牙牙髓神经在入根尖孔前经上颌窦侧壁和窦底,故上颌窦内的感染常引起上颌后牙的神经痛,并反射患侧头面部痛,很像急性牙髓炎,所以应加以区别 。其特点是:急性上颌窦炎疼痛为持续性胀痛,可累及上颌尖牙、双尖牙、磨牙区 。检查叩痛 。患者常有头痛、鼻阻及流脓鼻涕历史 。检查上颌窦前壁压痛,若化脓做副鼻窦穿刺,可有脓液流出 。4.慢性增生性牙髓炎(1)牙龈息肉 多系邻面龋损牙龈长入洞内形成息肉 。检查时探针拨动息肉蒂与牙龈相连 。(2)牙周膜息肉 由于多根牙龋齿破坏大,髓底穿通,根分叉穿通,长期慢性刺激,引起牙周膜增生,穿入孔内形成牙周膜息肉 。息肉蒂是与牙周膜相连,探针检查可插入髓底直达根分叉,但探痛不明显 。5.慢性闭锁性牙髓炎(1)深龋 患牙对冷热酸甜均感疼痛,无自发痛 。深龋洞探诊敏感,无叩痛 。温度测试敏感,电活力测试正常 。(2)牙髓充血 患牙对冷热刺激敏感,尤其是冷刺激更为敏感,无自发痛,疼痛性质为锐痛 。无叩痛,电活力测试读数低于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