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肝炎

新生儿肝炎【新生儿肝炎】新生儿肝炎(neonatalhepatitissyndrome)包括B型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柯萨奇病毒和风疹病毒等所引起的肝炎,亦可由ECHO病毒、EB病毒、弓形虫、李司忒氏菌或各种细菌所致 。这些病原体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亦可在产程中或产后感染 。少数病例与先天性代谢缺陷有关 。
病因(1)各种病毒:巨细胞病毒、各种肝炎病毒等;(2)胆汁淤积或肝内、外胆道闭锁;(3)代谢缺陷病:如半乳糖血症,α1-抗胰蛋白梅缺乏症等 。本病多由母亲妊娠时宫内感染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弓形体等引起,由母亲直接传播给胎儿,母亲可不发病 。母亲患B型肝炎及有宫内感染史者,新生儿发病率高 。症状起病较缓 。常在生后数天至数周内出现黄疸,持续时间较长,可伴有食慾下降、噁心、呕吐、消化不良、体重不增等症状 。大便颜色变浅,严重时可呈灰白色,但有时浅、时深的动态变化 。尿色深黄 。肝脏轻度至中度肿大,质稍硬 。少数脾脏亦大 。中毒性肝炎常有感染病灶和全身中毒症状 。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引起的肝炎,常伴有先天畸形或宫内生长障碍 。检查实验室检查血清转氨酶增高,胆红素增高,以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絮状浊度试验早期变化不明显 。甲胎蛋白阳性 。尿胆元阳性,尿胆红素根据胆管阻塞程度可呈阳性或阴性反应 。採血检查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收集婴儿尿液或母宫颈刮片找巨细胞包涵体等可作病因诊断 。治疗以保肝治疗为主,供给充分的热量及维生素 。禁用对肝脏有毒性的药物 。黄疸严重者可试用强的松(2mg/kg/日)抗炎,以减轻胆管梗阻,通常用药4~8周,需注意预防其他感染 。一般病例可用中药清热、利湿、退黄,如茵陈蒿汤等 。病因明确者,针对病因治疗 。新生儿肝炎与胆道闭锁的鉴别诊断胆道闭锁与新生儿肝炎二者早期临床表现及体徵相近,皆表现有黄疸、肝肿大,故两者鉴别比较困难 。但是二者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临床病变发展过程,并有截然不同的治疗方法:前者只能通过早期外科手术,方有可能获得胆汁引流,可望获得生存希望;而后者则通过内科药物治疗多能获得治癒 。因此,临床上对胆道闭锁早期诊断并与新生儿肝炎作出鉴别,尤为重要 。临床上,需结合病史、查体、实验室及影像学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方可作出正确判断 。病史及体徵1、 肝炎男婴较女婴多,而胆道闭锁女婴较男婴为多 。2、 黄疸在肝炎时一般较轻,并有波动性改变,或药物治疗有明显减轻的情况;而胆道闭锁黄疽呈持续性加重,白陶土色粪便 。3、 肝炎时肝肿大较胆道闭锁为轻,一般很少超过右季肋下4cm;胆道闭锁肝肿大明显,质硬边钝,常伴有脾肿大 。实验室检查a.血清胆红素动态检测:肝炎随治疗病情发展血清胆红素浓度曲线逐渐下降,而胆道闭锁随病情发展血清胆红素浓度曲线则呈持续性升高 。但当重型淤胆性肝炎时亦可表现血清胆红素浓度曲线 持续上升,此时鉴别有困难 。b.低密度血浆脂蛋白-X(Lp-X)测定:在胆道闭锁时,胆汁在肝内淤滞,血清Lp-X则明显升高;新生儿肝炎早期呈阴性 。倘若生后1.5个月以上Lp-X仍呈阴性,可排除胆道闭锁的可能 。c.胆酸定量测定:胆道闭锁早期较新生儿肝炎血清中胆酸明显增高,动态检测更有鉴别诊断意义 。d.检测十二指肠引流液中的胆红素量 。影像学检查及其他a.B超:首选的无创伤检查,并可重複动态检测观察 。在新生儿肝炎时其肝内外胆管呈正常管腔大小开放图像 。在胆道闭锁时肝外胆道不能探出或呈线形条索状 。胆囊不显影或呈痕迹瘪小胆囊影像,肝常常增大并伴有脾肿大 。b.99mTC-IDA:闪烁法排泄试验 。在胆道闭锁早期,肝细胞功能尚接近正常,注射放射性药物后,连续动态观察5分钟后可见肝脏显影,但以后见不到胆管显影,24小时内皆无排人肠管的影像 。而新生儿肝炎虽然肝细胞功能较差,但胆管开放,因而可见肠管内显示放射性药物 。c. MRCP(磁共振胆管系统水成像):其解析度很高,对肝内胆管及其B比邻关係的成像有助于胆道闭锁与新生儿肝炎的鉴别 。d.腹腔镜检查:腹腔镜可观察肝脏大小、形态、颜色 。若胆囊呈痕迹外观或呈苍白瘪小,多确诊为胆道闭锁 。e.肝穿刺病理组织学检查:对胆道闭锁的早期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新生儿肝炎时, 以肝实质细胞病变为主,肝小叶结构排列不整,肝细胞坏死,巨细胞性变和门脉炎症;胆道闭锁则表现胆小管明显增生和胆汁栓塞,以门脉区域纤维化为主 。预防如何避免B肝的母婴传播首先,在决定是否妊娠之前,应该到医院检查自己的肝功和病毒複製水平,听从医生指导,选择妊娠时机,如孕前检查B肝病毒的複製水平较高,则宫内感染可能极大,应先接受治疗,再妊娠 。由于抑制病毒複製的药物对胎儿会有一定的影响,故孕期使用禁忌较多,用量及疗程均受限制,不亦广泛使用,所以孕前的治疗至关重大 。其次,有文南献报导妊娠晚期使用高效价B肝免疫球蛋白,可有效降低母体内B肝病毒的滴度,从而减少母婴传播 。目前此药已通过国家药检局质量检测,可用于临床使用,但要注意购药渠道,最好按医院处方使用,不要私自使用 。第三选择一家各方麵条件优秀的医院作为孕期检查及分娩的医院,这样一方面可有效监测母婴平安,另一方面产时的处理极为关键,不要图一时方便,耽误宝宝的终生健康 。B型肝炎疫苗接种注意事项B型肝炎在我国的发病率很高,慢性活动性B型肝炎还是造成肝癌、肝硬化的主要原因 。如果怀孕时母亲患有高传染性B型肝炎病,那幺孩子出生后的患病可能性达到90%,所以有必要让下一代接种B肝疫苗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我国採用安全的第二代基因工程疫苗,出生24小时后,为每一个新生儿常规接种 。接种时间:出生满24小时以后注射第一针,满月后第二针,满6个月时第三针 。接种部位在大腿前外侧 。接种方式为肌肉注射 。禁忌:如果新生儿是先天畸形及严重内脏机能障碍者,出现窒息、呼吸困难、严重黄疸、昏迷等严重病情时,不可接种 。早产儿在出生一个月后方可注射 。接种反应及注意事项:接种后局部发生肿块、疼痛;少数伴有轻度发烧、不安、食慾减退,大都在2-3天内自动消失 。特点小儿病毒性肝炎发病率高于成人,以甲型为多,其次为乙型,丙型和戊型则较少,丁型更少见,小儿的慢性肝炎大多为B型肝炎 。婴儿肝炎患者发生重症肝炎较多,病情危重,病死率高 。幼儿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急,发热多见,肝脾大较多且显着,肝功能损害较明显,易发生代谢紊乱 。但预后较好,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较成人快 。母婴传播所致的HBsAg阳性者,常为持续阳性 。婴幼儿感染B型肝炎、C型肝炎后均易成为慢性携带者,严重者可使生长发育受影响 。上述特点可能与小儿肝脏解剖生理及免疫系统的特点如血液供应丰富、肝细胞再生能力强、免疫系统不成熟等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