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齿港镇


扒齿港镇

文章插图
扒齿港镇【扒齿港镇】扒齿港镇地处滦南县西部,距县城10公里,辖42个行政村,3.8万人口,耕地面积10.4万亩 。境内有唐港、徐张公路通过,交通便利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扒齿港镇
所属地区:中国华北
下辖地区:扒齿港、孙家庄等
地理位置:滦南县西部
人口:3.8万人
方言:北京官话
耕地面积:10.4万亩
历史沿革扒齿港,读音(IPA:pháer?iǎng:音同:趴儿讲),港字念“讲”是当地发音,意思是泥坑、泥沼的意思 。根据老人口口相传原名应该是扒龙港,后来由于当地人读音的问题,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故事是这样的:远古时期,由于当地水患比较多,天神派一条小青龙到当地扒一条河,这条河就是现在流经村西的小青龙河,小青龙从北山开始扒这条河,扒到这里的时候,小青龙累死了,小青龙就转世在当地老人身上,老人死之前嘱託了他的子女们:我死后,不可以给我穿任何衣服,并且在我死后100天,要把我从棺材里打开放出来,我可以复活 。虽然觉得有些不大相信,但他的孩子也听从了老人的安排,由于子女们觉得一点衣服不穿,有点太难看了吧,于是就只给穿了一个小内裤用于遮羞,等到老人死后100天的时候,把棺材打开了,发现老人已经变身成了一条小青龙,但是由于穿了条小内裤,只有上身变成了龙模样,下身还是人的样子 。虽然故事有些虚幻传奇,略带些遗憾,却也反应了当地人的淳朴和孝顺的传统习俗 。这个地名也就这样一直流传至今 。扒齿港镇地处滦南县西部,距县城10公里,辖42个行政村,3.8万人口,耕地面积10.4万亩 镇政府驻扒齿港村 。唐汀(流河)、古(冶)扒(步港)公路交会过境 。1958年建跃进公社,1961年更名扒齿港公社,1984年改乡,同年改镇 。行政区划扒齿港镇1997年,面积106平方千米,人口3.7万,辖42个村委会:扒齿港、孙家庄、西新庄、西高庄、东高庄、涂家庄、齐家寺、米官营、唐官营、新立屯、吴代庄、黄家河、柱王庄、壮里庄、李平坨、杜平坨、李庄户、毛家营、虫儿林、任庄子、祁家营、寺道院、大沙窝、小沙窝、养马庄、西杨庄、后龙坨、前龙坨、东新庄、绳各庄、尚各庄、后榆子林、前榆子林、杨套马庄、胡平庄子、东水清庄、宁坨、伍庄、后营、崔庄、李寺、门庄 。镇政府驻扒齿港村 。代码 130224108:~201扒齿港村 ~202后营村 ~203新立屯村 ~204东高庄村 ~205西高庄村 ~206吴家代庄村 ~207李寺庄村 ~208门庄村 ~209寺道院村 ~210崔庄村 ~211前榆子林村 ~212后榆子林村 ~213李庄户村 ~214杜平坨村 ~215李平坨村 ~216胡平庄子村 ~217祁营村 ~218米官营村 ~219宁坨村 ~220壮里庄村 ~221任庄子村 ~222唐官营村 ~223伍庄村 ~224孙庄村 ~225东新庄村 ~226西新庄村 ~227虫儿林村 ~228柱王庄村 ~229前龙坨村 ~230后龙坨村 ~231西杨庄村 ~232尚各庄村 ~233大沙窝村 ~234齐家寺村 ~235养马庄村 ~236小沙窝村 ~237绳各庄村 ~238涂庄村 ~239黄河村 ~240东水清庄村 ~241杨套马庄村 ~242毛家营村经济概况扒齿港镇是河北省奶牛养殖第一大镇,全镇80%的农户饲养奶牛,全镇奶牛存栏2.8万头,日产鲜奶300吨 。为了更好地服务广大养牛户,滦南县供销社、滦南县农合联坚持服务“三农”、助农增收的服务宗旨,积极组织筹备成立了益民农牧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后将竭诚向广大养牛户提供饲料供应、鲜奶推销、养殖技术、奶牛疾病预防等项服务 。目前,该社已和860个养殖户达成了服务协定,届时将带动农户2000多户 。扒齿港镇推进优质奶牛养殖基地建设 。以扒齿港镇为中心,辐射程庄、青坨营、司各庄、奔城和宋道口5个镇,各建成一个存栏150头左右的高标準奶牛养殖示範小区 。加强项目建设 。重点谋划实施蒙牛乳业二期扩建、奶牛良种繁育中心、奶牛托牛所、百个机械化挤奶厅等奶业项目 。加强市场建设 。在扒齿港和奔城建设奶牛及饲草交易市场 。到2010年,全县奶牛存栏达到15万头,奶产量达到58万吨,力争机械化挤奶率达到100% 。扒齿港镇奶牛存栏2.3万头,成为河北省奶牛养殖第一大镇, 建成千头以上奶牛养殖重点村15个,奶牛养殖小区及养殖场88个,大型托牛所1个,规模化养殖率达到3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