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控阵雷达原理


相控阵雷达原理

文章插图
相控阵雷达原理【相控阵雷达原理】《相控阵雷达原理》是《相控阵雷达技术丛书》的总体分册,共11章 。前7章介绍相控阵天线(包括有源相控阵天线)、馈线网路原理、相控阵雷达天线波束指向、波束形状的捷变能力及发射和接收多波束形成方法及相控阵雷达主要工作方式 。后4章讨论相控阵雷达信号检测,角度、速度和特徵参数测量的原理与方法,对有关相控阵技术包括宽频相控阵雷达技术也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控阵雷达原理》从相控阵雷达系统角度讨论问题,对深入了解《相控阵雷达技术丛书》中各分册的内容是一种概括和补充 。《相控阵雷达原理》可供从事雷达、通信、电子对抗/反对抗、导航等专业的科研、教学、使用人员参考,也可作为相关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参考书 。
基本介绍书名:相控阵雷达原理
作者:张光义
ISBN:9787118065718
定价:109.00 元
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12月
开本:16开
作者简介张光义,四川泸州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 。1962年2月毕业于莫斯科动力学院无线电技术系,同年回国 。历任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总体室主任、副所长、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国家863高技术计画信息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责任专家,国防科工委科技委雷达共性技术专业组组长,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现任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科技委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雷达探测技术专业组顾问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世纪60年代,负责中国第一部大型相控阵预警雷达的总体设计,攻克阵面相位控制和修正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80年代,组织研究固态有源相控阵技术、超低副瓣天线技术、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技术、相控阵製造工艺等,解决了雷达发展的许多关键技术问题 。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5年、1994年先后获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特等奖和一等奖各1项,199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1985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着有《相控阵雷达系统》、《空间探测相控阵雷达》、《相控阵雷达技术》等 。目录第1章 概论1.1 雷达任务与相控阵雷达发展1.1.1 雷达发展简况1.1.2 雷达观测任务1.1.3 对雷达发展的新需求1.2 现代雷达系统概念与相控阵技术1.2.1 单部雷达系统1.2.2 多部雷达及其他感测器构成的雷达系统1.3 相控阵雷达概述1.3.1 相控阵天线简介1.3.2 相控阵雷达组成1.3.3 相控阵雷达技术1.4 相控阵雷达的特点1.4.1 相控阵天线的主要技术特点1.4.2 相控阵雷达的主要工作特点1.5 相控阵雷达的发展1.5.1 初期发展阶段的主要需求与推动力1.5.2 相控阵技术在战术雷达中的套用参考文献第2章 相控阵雷达天线2.1 相控阵雷达天线的类型2.2 线性相控阵天线2.2.1 线性相控阵天线原理2.2.2 线性相控阵天线波束的特性2.2.3 相控阵天线波束栅瓣的形成与抑制2.2.4 时间延迟器对抑制栅瓣的作用2.2.5 宽波束一维相扫雷达中方位与仰角的耦合2.3 平面相控阵天线2.3.1 平面相控阵天线原理2.3.2 平面相控阵天线方向图的分解2.3.3 平面相控阵天线波束栅瓣形成条件2.3.4 天线单元按三角形排列的平面相控阵天线2.3.5 平面相控阵天线的波束宽度与增益2.4 共形相控阵天线2.4.1 共形相控阵天线的作用2.4.2 共形相控阵天线原理2.4.3 圆形相控阵天线原理2.4.4 共形相控阵天线的套用2.5 实现低副瓣相控阵天线的方法2.5.1 幅度加权法的系统考虑2.5.2 密度加权相控阵天线2.5.3 相位加权2.6 多极化相控阵天线原理2.6.1 多极化相控阵天线单元与不同极化波的形成2.6.2 椭圆极化波参数与椭圆极化波的合成与分解2.7 相控阵雷达的极化工作状态与多极化相控阵天线的构成2.7.1 相控阵雷达的极化工作状态2.7.2 圆极化相控阵天线的极化不匹配损失2.7.3 多极化相控阵天线的构成参考文献第3章 相控阵雷达天线的馈线网路3.1 馈线网路的主要馈电方式3.1.1 强制馈电3.1.2 空间馈电3.1.3 空间馈电与强制馈电结合的混合馈电方式3.2 相控阵天线的馈相原理3.2.1 天线波束扫描的相位控制、时间控制及移相器的选择3.2.2 实现信号相移的基本原理3.2.3 移相器实现相移的工作频率3.2.4 MEMS移相器与时间延迟线3.3 串列馈电网路3.3.1 串列馈电与馈相3.3.2 频率扫描天线的馈线网路3.3.3 採用串联移相器的相控阵列天线3.4 子天线阵划分与馈线网路3.4.1 按“馈相矩阵”的子阵划分方法3.4.2 按小面阵方式实现的馈线网路3.4.3 平面相控阵天线的子阵划分与“块移相器”的原理与套用3.5 馈相方式与随机馈相原理3.5.1 数字式移相器的位数与天线波束的波束跃度3.5.2 数字式移相器的虚位技术3.5.3 随机馈相原理3.6 馈线网路中信号幅度与相位一致性要求与幅度、相位误差的测量调整3.6.1 相控阵天线信号幅度、相位误差的影响3.6.2 馈线网路中节点反射对通道间幅度相位一致性的影响3.6.3 馈线网路在放大器输出端的驻波係数计算3.6.4 馈线网路的幅度与相位监测方法参考文献第4章 相控阵雷达天线波束的捷变能力4.1 相控阵天线波束指向捷变的实现4.1.1 相控阵天线波束指向与波束控制数码的对应关係4.1.2 一维相扫雷达波束指向及其对应的波控数码4.1.3 天线单元不规则排列相控阵天线的波控数码计算4.2 不同工作状态下波控数码的计算4.2.1 跟蹤状态时波控数码的计算4.2.2 跟蹤状态对最小波束跃度的要求 4.2.3 频率捷变时天线波束指向与波控数码的对应关係4.3 波控系统的回响时间与天线波束的转换时间4.3.1 搜寻状态时波控系统的回响时间与天线波束转换时间4.3.2 跟蹤状态时的波控系统回响时间与波束转换时间4.3.3 降低波束系统回响时间的措施4.4 波束控制系统的组成4.4.1 波束控制系统的结构4.4.2 波束控制系统的组成对波束捷变的影响4.5 相控阵雷达天线波束形状的捷变能力4.5.1 相控阵天线波束形状与口径照射函式的关係4.5.2 相控阵天线的副瓣抑制4.5.3 用相位加权实现天线波束形状的改变4.5.4 天线波束展宽的实现参考文献第5章 相控阵雷达的多工作方式5.1 相控阵雷达的主要性能5.1.1 相控阵雷达的主要战术指标5.1.2 影响相控阵雷达系统性能的主要技术指标5.2 相控阵雷达的搜寻方式及其控制参数5.2.1 相控阵雷达搜寻方式的控制参数5.2.2 相控阵雷达搜寻数据率计算5.2.3 常用搜寻方式5.3 相控阵雷达的跟蹤工作方式5.3.1 从搜寻到跟蹤的过渡过程5.3.2 跟蹤数据率与目标跟蹤状态的划分5.3.3 边跟蹤边搜寻(TWS)与跟蹤加搜寻(TAS)工作方式5.3.4 跟蹤时间的计算5.3.5 跟蹤目标数目的计算5.4 搜寻与跟蹤工作方式下雷达作用距离计算5.4.1 脉冲雷达作用距离的形式5.4.2 搜寻工作模式的作用距离计算5.4.3 跟蹤工作模式的作用距离计算5.5 相控阵雷达工作方式的能量管理5.5.1 信号能量管理的调节项目与调节措施5.5.2 按目标远近及其目标反射面积大小进行信号能量管理5.5.3 搜寻与跟蹤状态之间的信号能量分配5.5.4 波束驻留数的选择与信号能量管理参考文献第6章 多波束相控阵雷达6.1 多波束相控阵天线的套用6.1.1 多波束单脉冲测角……第7章 有源相控阵雷达第8章 相控阵雷达信号检测第9章 相控阵雷达角度测量第10章 相控阵雷达的距离与速度测量第11章 目标特徵测量与宽频相控阵雷达技术符号表缩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