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报告出炉!解读“重面子、轻里子” 郑州720历史之最

2021年的7月份,郑州遭受到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罕见特大暴雨灾害,雨下得又大又长,结果酿成了大祸,时隔半年,洪灾的惨状仍然历历在目 。天灾固然是重要因素,但里面有没有“人祸”呢?
就在2022年1月21日,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调查报告正式公布,回答了各种社会关切 。大家可以先快速浏览报告全文,重点地方我已标红突出显示,网友们可以细致看一下 。
首先说,报告明确认定“地铁、隧道等本不应该发生的伤亡事件” 。这说明由地铁5号线隧道区间进水、京广路隧道泡水引发的交通参与者被困乃至伤亡的情况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这个定性很关键,那是怎么得到的这个结论呢?
为了让报告结果更权威,给人民有交代,成立了国家层面的灾害调查组,涉及7部、2委、2局、1省共12个省部级单位,由此可以看出国家的重视程度;而且分设了6个专业工作组,每个专业组由上面对应的部委来牵头组织调查,同时为了提高专业性,邀请了7个主要专业领域的院士和权威专家进组,全程参与调查 。仅仅专业组还不够,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公允,还由国家纪律监察等部门进行监督 。
报告强调查明了“社会广泛关注的重点事件”,比如郑州地铁5号线、京广快速路北隧道亡人事件,郭家咀水库漫坝事件、登封电厂集团爆炸事故等等 。这里面我们重点看一下涉及地铁和快速路隧道的问题,报告认定“郑州地铁5号线、京广快速路北隧道亡人事件属于责任事件”,并查明了郑州地铁集团、郑州城市隧道管养中心等单位的责任 。
后续总结出来的6方面主要教训中,后3点值得大家深思:
① 城市建设“重面子、轻里子”
根子在于城市发展理念存在偏差,结果反映在城市建设上,往往只注重外面看得见的高楼大厦、道路桥梁和隧道等工程,却忽视了平时看不到的地下排水管道、行洪水体河渠以及应急救援基础设施 。调查组充分考虑了郑州720特大暴雨确实降雨强度和范围达到历史极值,同时也远超实际防洪排涝能力的客观现实,但是正是这种极端情况才检验出城市建设发展存在的理念、原则出现了重大偏差 。
② 应急管理体系、能力薄弱,紧急情况下的预警和响应联动不健全
既然大雨属于天灾,防洪排涝也压力巨大,但是如果在面对这些紧急情况时,应急管理体系能够起作用,及时的互通有无,充分发挥统一领导、在灾难来临前及时综合研判,组织全社会联动,那么也能把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但是没有如果,《报告》中强调了郑州贯彻执行国家的应急管理体制改革部署不坚决不到位,一句话点到了根子上,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
③ 干部和群众在发生灾难时,不论是应急能力,还是自救知识严重不足
上述问题都是客观存在的,退一万步讲,如果我们的居民在危险到来时,能够有所预判,那么也能把暴雨带来的危害降低,比如京广快速路北隧道在大水漫灌之前,遭遇堵车,当水位急剧上升时还有司机和乘客不愿弃车逃离,都是对即将到来的危险没有充分的认识 。笔者的一个朋友当时就在郑州地铁5号线事发路段,当时站内已有几十公分的积水,他还不觉得怎样,但是笔者特别叮嘱他赶紧逃离地铁,尤其避开水流急的位置,小心被水流冲到等等 。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不再一一列举 。
《报告》最后提出若干关键的建议,其中涉及到城建和应急方面的有“整体提高城市防灾减灾水平”、“增强全民风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这些绝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在危急时刻降低风险、控制损失、减少伤亡的关键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