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散文|《寻梦之旅》 三 历史散文之最

历史散文|寻梦之旅(三)
作者 崔洪国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纵观历史,过客成了过往,殉道者成了烟云,《易经》遇见孔子的机缘再没有过之二,无数的思想成了历史风烟俱净中的微尘,而《易经》和孔子,如本文开篇所言,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一样,成了人类文明银河无数群星中最耀眼夺目的星辰,如今都在闪烁着永不褪色的灿烂光芒 。
——题记
到《易经》黄金国中寻找自己哲学的天堂
我这里说的是在孔子周游列国,奔走在各国诸侯之间,宣扬他的政治、道德主张,始终不被采纳,他有些心灰意冷但不改初衷的时候,他与《易经》相遇了 。最早的《易经》只有周朝太史等少数人才能读到,孔子本来无缘读到 。后来周朝衰微,《易经》等书籍流散到各诸侯国 。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偶然的巧合,孔子有机会见到了《易经》,喜不自禁,如饥似渴地加以研读 。岁月无情,时光催人老,这个时候的孔子多么希望自己还年轻,他感叹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史记.孔子世家》中也说:“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韦编三绝,这得需要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一样的多大毅力才能做到,然而,孔子做到了 。
孔子遇到《易经》,自己感觉如醍醐灌顶,自己的思想实现了从量到质的跃升 。他在《易经》里发现了什么呢?对他触动最大的又是什么呢?当时的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孔子倾其一生向慕三代之制,尤其是周朝的礼制 。他对西周的制度推崇备至 。曾经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所以,他一心鼓吹克己复礼,念念不忘周朝的礼仪制度 。但是,周游列国,让他受尽了磨难和挫折,处处不受人待见 。读到《易经》之后,他恍然大悟 。悟透的不是《易经》的占卜之事,孔子对《易经》的占卜不是很感冒,《论语》就记载说,“孔子不语怪立乱神” 。而是《易经》阴阳两爻的变化让他大彻大悟了,他从中洞彻了自己一生一直在苦苦寻觅的规律和奥秘,并很快融入到自己哲学思想的体系中,从易经的黄金国中寻找自己梦想的天堂 。
孔子对自己解读《易经》的路径说得很清楚:他虽然和史巫等人都在研究《易经》,但各自目的不一样,是同途而殊归 。祝巫等人卜筮是为了祈福避祸,而他研究《易经》,仅仅是为了“求其德而已” 。不仅如此,孔子还将《易经》的研究,分为三种不同的境界:赞、数、德 。“赞”是最低境界,仅仅按照《易经》教导的方法预测吉凶,停留在这个境界的人是“巫” 。“数”是高一级的境界,研究者感受到了宇宙无穷尽的变化,生生不息,看到了数的衍变,领悟到了宇宙的瞬息万变,这个境界是“史” 。最高的境界是“德”,是从《易经》中领悟出来的天道大义,并通过完善自己的德行,怀仁义之心修身修己,兼济天下 。颇像王国维提出的治学三境界,即: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历史散文|《寻梦之旅》 三 历史散文之最】文王时代,修的德是“德”与“得”的统一,是“内得于己,外得于人”,向内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还原自己的本来面目,向外广得人心,让天下人归服 。这就是最早的内圣外王之道,是儒家心目中的理想国,是孔子说的“郁郁乎文哉” 。而到了孔子的时代,道德丧乱,人心惟危,文王之德已经难以为继,孔子的教化已经成为一件看似不能完成的工程了 。遇见《易经》,之前的不可能又成为可能了,他从《易经》的阴阳入手,溯源到人们之间的血缘关系,乾坤天地之后有男女,男女之后有夫妇,夫妇之后有父子,再有君臣,然后有了礼节,一切都道法自然,水到渠成了 。于是,孔子将“文王之德”改成“亲子之仁”,通过强化和调整人们之间的血缘关系,重新整顿道德秩序,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层层推进,最终实现“克己复礼已为仁”的内圣外王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