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临*前怨恨的是谁?连呼是他害了我

1915年12月7日,北京及各省投票推戴一律告竣,上报参政院,并推定参政院为国民代表大会总代表 。
12月11日上午9时,举行解决国体总开票 。各省国民代表共1993人,赞成君主立宪票正好1993张,没有一票反对,也没有一张废票 。各省的推戴书上一致写着:“恭戴今大总统袁世凯为中华帝国皇帝,并以国家最上完全主权奉之于皇帝,承天建极,传之万世 。”当场杨度和孙毓筠提议说:“本院前由各省委托为总代表,尤应以总代表名义恭上推戴书 。”秘书长拿出准备好的推戴书当众朗读,要求袁世凯“俯顺舆情,登大宝而司牧群生,履至尊而经纶六合” 。参政全体起立,一致通过 。11点半,在欢呼声中散会 。
网络配图
当天中午,袁世凯接到推戴书,立即发回,并申令“另行推戴” 。他首先表示:“查约法内载民国之主权,本于国民之全体,既经国民代表大会全体表决,改用君主立宪,本大总统自无讨论之余地 。”“惟推戴一举,无任惶骇 。本大总统从政垂三十年,……上无裨于国计,下无济于生民,追怀故君,已多惭疚,今若骤跻大位,于心何安?此于道德不能无惭者也 。制治保邦,首重大信 。民国初建,本大总统曾向参议院宣誓,愿竭力发扬共和,今若帝制自为,则是背弃誓词,此于信誉无可自解者也……望国民代表大会总代表等熟筹审虑,另行推戴,以固国基 。”
【袁世凯临*前怨恨的是谁?连呼是他害了我】下午5点,参政院再次开会,孙毓筠等提议说,此事既属全国一致,元首亦未便过拂舆情,理应由本院以总代表名义呈递第二次推戴书 。众赞成 。
秘书厅仅用15分钟就拟成2600余字长文,参政院继续开会,众人对推戴书均无异议,乃于当晚进呈给袁 。在这个推戴书里,称颂袁有经武、匡国、开化、靖难、定乱、交邻等六大“功烈” 。文中说:“前此之宣誓,有发扬共和之愿言,此特民国元首循例之词,仅属当时就职仪文之一 。当日之誓词根于元首之地位,而元首之地位,根于民国之国体 。国体实定于国民之意向,元首当视乎民意为从违 。民意共和,则誓词随国体而有效;民意君宪,则誓词亦随国体力变迁 。今日者,国民厌弃共和,趋向君宪,则是民意已改,国体已变,民国元首之地位已不复保存,民国元首之誓词当然消灭 。凡此皆国民之所自为,固于皇帝渺不相涉者也 。”固请袁世凯称帝 。
网络配图
12日一早,袁世凯申令说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予之爱国,讵在人后?但亿兆推戴,责任重大,应如何厚利民生,应如何振兴国势,应如何刷新政治,跻进文明,种种措置,岂于薄德鲜能所克负荷!前次掬诚陈述,本非故为谦让,实因惴惕文萦,有不能自己者也 。乃国民责备愈严,期望愈切,竟使子无以自解,并无可诿避 。”为了“救国救民”,只好当皇帝了 。
1915年12月,在国会、民众请愿团、筹安会和各省国民代表的推戴下,恢复了君主制 。袁世凯多次揖让,最终接受皇帝之尊号,建立中华帝国,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行君主立宪政体,把总统府改为新华宫 。12月23日,袁世凯身着衮冕在天坛祭天,并拟定于1916年1月1日举行登基大典 。袁世凯即位后,拟定《新皇室规范》,其中包括“亲王、郡王可以为海陆**,但不得组织政党并担任重要政治*员;永废太监制度;永废宫女采选制度;永废各方进呈贡品制度;凡皇室亲属不得经营商业,与庶民争利 。”然而,孙中山、梁启超等人坚决反对帝制,北洋将领段祺瑞、冯国璋等也深为不满,段祺瑞致电袁世凯:“恢复国会,退位自全” 。12月25日,蔡锷、唐继尧等在云南宣布起义,发动护国战争,讨伐袁世凯 。贵州、广西相继响应,3月份袁世凯被迫宣布退位,恢复“中华民国”年号,起用段祺瑞为国务卿兼陆*总长,企图依靠段团结北洋势力,压制南方起义力量,但起义各省没有停止*事行动 。5月下旬袁世凯忧愤成疾,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因**症不治而亡,时年57岁 。同年8月24日正式归葬于河南安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