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建议

审计建议【审计建议】审计建议指在审计实施中,针对所查出的问题及其错弊, 由审计部门所提出的改进措施,以便被审单位及时纠正,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的看法与要求 。审计建议有审计报告中的建议和一般审计建议之分,审计报告中的建议是对产生“存在问题”的原因的总结性回顾,并据此对被审单位提出告诫,从指导思想上引起被审单位的警觉和重视 。一般审计建议则是一事一议,对现存的具体问题逐个解决,及时收到实效 。一般审计建议具有以下特点:非强制性、建议性、灵活性 。审计建议的方式有书面式、会议式、即兴口头式 。
基本介绍中文名:审计建议
外文名:shenjijianyi
含义:指审计机关根据审计情况
审计建议: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手段
审计建议:提升被审计对象管理质量的方法
问题:法律缺陷
重视审计建议的必要性1、审计建议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手段 。审计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 就是要通过微观审计, 总结、分析、提炼出带有普遍性、倾向性问题, 据此提出审计建议, 在巨观管理上发挥作用 。这是审计监督与财政、税务等其他专业监督的重大不同 。把微观审计和巨观管理相结合, 纠正违法行为, 为地方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为地方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审计工作才能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的职能作用, 真正成为促进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手段 。因此, 审计机关要把审计建议放在与审计处理处罚更高的地位予以重视 。2、审计建议是体现现代审计服务理念、节约审计资源的本质要求 。审计机关代表国家行使审计监督权, 监督是手段, 服务是宗旨 。通过揭露问题进一步分析各种问题的性质及根源, 对严重违法违规问题在严肃查处的基础上“对症下药”, 从源头上提出防範的措施和建议, 帮助被审计单位加强制度建设, 提升管理水平, 是现代审计服务的基本理念, 也是从根本上消灭“屡审屡犯、屡犯屡审”等侵害审计权威性、妨碍审计职能实现和审计目标达成的“落实难”问题, 达到节约审计资源目的的现实之举 。3、审计建议是提升被审计对象管理质量的重要方法 。一个完整的审计项目, 仅针对所发现问题进行评价, 并做出处理决定是不够的 。通过审计为被审计单位发现并解决产生问题的背后根源和深层次因素,进而提升管理质量才是审计的真正意义所在, 是审计工作“一审二帮三促进”的指导思想的真正体现, 更能有效地遏制屡审屡犯的现象 。审计人员或机构在审计过程中, 处于超脱地位, 更能以“局外人”的身份客观地分析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运作情况 。而且, 由于审计专业化队伍进行专门化项目审计的特点, 审计人员和审计机关具有信息集中的优势, 有条件揭示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关联, 及时发现问题苗头 。而针对这些问题关联和苗头提出的审计建议可以帮助被审计单位改进财政收支、财务收支, 促进被审计单位遵守财经制度, 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审计建议实施中的问题1、法律缺陷 。《审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仅对审计决定的执行作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 而对审计建议的落实却没有明确的规定, 导致审计建议的法律约束力不强, 缺乏落实的强制力, 弹性太大,这也是审计建议落实不力的根本性原因 。2、存在误区 。就审计部门来讲, 部分审计机关在执行中通常存在“重收缴、轻整改”、“重审计决定, 轻审计建议”的思想, 只注重针对审计出的问题作出审计处理, 缺少对被审计单位屡审屡犯的深层次原因进行解剖, 审计建议在审计报告不作重点地顺带提出; 在审计部门看来, 就是一种“建议”而已, 被审计单位採纳如否, 审计建议是否针对管理上、操作上的漏洞而切实可行、是否契合被审计单位的运行实际, 都没有作深入细緻的思考分析, 审计建议只是出具审计报告的一种定格形式, 甚至不同项目的审计报告中审计建议内容相同 。正是和审计部门的这种忽视有关,就被审计单位来讲, 也只注重对审计整改事项的纠正, 对泛泛而谈的审计建议不作过多的关注, 对切入实际的审计建议有畏难情绪, 不愿意花费精力、物力及财力组织落实, 由此出现年年审计、年年问题相同 。这不仅是审计资源的巨大浪费, 也是审计效率不高的表现, 更为严重的是, 审计的权威性在打折扣, 这对审计事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3、力量不足 。审计任务重与审计力量不足的突出矛盾,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建议的质量 。据调查, 我国县级审计机关实有人员一般在20 人左右, 其中能够从事一线审计的一般在10 人左右, 而每年安排的审计项目一般在40 个左右,大大超出了审计人员的承受能力 。这样造成的结果是一方面审计人员长期加班加点超负荷工作, 身心疲惫, 没有时间学习“充电”, 业务素质难以提高; 另一方面, 迫于赶进度、保数量, 审计中必要的程式过于简单、粗放, 再来对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上的漏洞提出相应的补救、完善措施就变得不大可能, 也就更没有精力去进行审计回访及后续审计工作, 来考察被审计单位审计建议的落实情况 。正是以上问题的存在, 使得审计建议在落实、执行上处于一种尴尬位置 。因此,我们更要重视审计建议的作用, 通过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提高审计建议的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