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 模拟电子线路


第2版 模拟电子线路

文章插图
模拟电子线路(第2版)《模拟电子线路(第2版)》是由杨凌主编,2019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划教材、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系列教材 。该教材可作为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电气信息类与自动化类专业本科生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子线路”“低频电子线路”等课程的教材,也可供从事电子技术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作参考 。
【第2版 模拟电子线路】全书共12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晶体二极体及其基本套用电路、双极结型电晶体及其基本放大电路、场效应电晶体及其基本放大电路、放大电路的频率回响、低频功率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负反馈及其稳定性、信号的运算和处理电路、信号的产生电路、直流稳压电源、在系统可程式模拟器件及其开发平台 。
基本介绍书名:模拟电子线路(第2版)
作者:杨凌
ISBN:9787302525912
类别: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系列教材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6月1日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成书过程该教材是在总结第1版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跟蹤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态势,并听取多所院校用书师生的反馈意见,总结提高、修改增删修订而成 。修订内容如下:
    该教材在内容和习题中均加强了MOS场效应器件及电路的相关内容;
    弱化与现代积体电路系统设计相关性较小的分立元件电路的有关内容,如将5.3节的内容标记为选讲内容;
    进一步突出积体电路的套用,如在第9章中增加9.7节,介绍电子信息系统中常用的特殊放大器;
    进一步突出经典电路的实用性和适用性,在大部分章节增加了套用实例 。
该教材由杨凌主编,杨凌编写第1~11章,阎石编写第12章,高晖编写附录A及附录B 。2019年6月1日,该教材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该教材介绍了模拟电子线路的基本内容,全书共12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晶体二极体及其基本套用电路、双极结型电晶体及其基本放大电路、场效应电晶体及其基本放大电路、放大电路的频率回响、低频功率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负反馈及其稳定性、信号的运算和处理电路、信号的产生电路、直流稳压电源、在系统可程式模拟器件及其开发平台 。书中每章均以讨论的问题开始,以小结结束,章末配备了习题(包括仿真习题),附录提供了大部分习题的参考答案 。教材目录第1章绪论1.1电子科学技术发展概述1.1.1电子管时代1.1.2电晶体时代1.1.3积体电路时代1.1.4SoC时代1.2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1.3“模拟电子线路”课程的特点和学习方法1.3.1“模拟电子线路”课程的特点1.3.2“模拟电子线路”课程的学习方法第2章晶体二极体及其基本套用电路2.1半导体物理基础知识2.1.1半导体的共价键结构2.1.2本徵半导体2.1.3杂质半导体2.1.4半导体的导电机理2.2PN结2.2.1PN结的形成2.2.2PN结的伏安特性2.2.3PN结的击穿特性2.2.4PN结的温度特性2.2.5PN结的电容特性2.3晶体二极体2.3.1二极体的结构、符号2.3.2二极体的伏安特性2.3.3二极体的主要参数2.3.4几种特殊的二极体2.3.5二极体的模型2.4二极体的基本套用电路2.4.1整流电路2.4.2稳压电路2.4.3限幅电路2.4.4开关电路※2.5PN结的套用实例——太阳能系统【小结】【习题】【Multisim仿真习题】第3章双极结型电晶体及其基本放大电路3.1双极结型电晶体3.1.1BJT的分类、结构及符号3.1.2BJT的电流分配与放大作用3.1.3BJT的伏安特性曲线3.1.4BJT的主要参数3.1.5BJT的模型3.2放大电路概述3.2.1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3.2.2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3.3基本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3.3.1基本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3.3.2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3.3.3基本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3.3.4基本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功率分析3.4放大电路的图解分析方法3.4.1静态分析方法3.4.2动态分析方法3.4.3静态工作点与放大电路非线性失真的关係3.5放大电路的等效电路分析方法3.5.1静态分析方法3.5.2动态分析方法3.6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3.6.1温度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3.6.2分压式偏置Q点稳定电路3.7BJT放大电路的三种基本组态3.7.1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射极输出器3.7.2共基极放大电路3.7.3三种基本BJT放大电路的比较3.8多级放大电路3.8.1多级放大电路的级间耦合方式3.8.2多级放大电路的分析3.8.3常用组合放大电路※3.9BJT放大电路的套用实例【小结】【习题】【Multisim仿真习题】第4章场效应电晶体及其基本放大电路4.1场效应电晶体4.1.1结型场效应管4.1.2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4.1.3FET的主要参数4.1.4各种类型FET的符号及特性比较4.1.5放大状态下FET的模型4.1.6FET与BJT的比较4.2FET放大电路4.2.1FET的直流偏置电路4.2.2三种基本的FET放大电路4.2.3FET放大电路与BJT放大电路的比较※ 4.2.4FET放大电路的套用实例——前置放大器【小结】【习题】【Multisim仿真习题】第5章放大电路的频率回响5.1频率回响概述5.1.1频率回响的基本概念5.1.2频率回响的分析5.2BJT放大电路的高频回响5.2.1BJT的频率参数5.2.2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高频回响5.2.3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高频回响5.2.4共基极放大电路的高频回响※5.3BJT放大电路的低频回响5.4FET放大电路的频率回响5.4.1FET的高频小信号等效模型5.4.2FET放大电路的高频回响※5.4.3FET放大电路的低频回响5.5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回响5.5.1多级放大电路的上限截止频率5.5.2多级放大电路的下限截止频率5.6宽频放大电路的实现思想※5.7放大电路的瞬态回响5.7.1上升时间5.7.2平顶降落【小结】【习题】【Multisim仿真习题】第6章低频功率放大电路6.1功率放大电路概述6.1.1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和主要研究问题6.1.2功率放大电路的分类6.2甲类功率放大电路6.3乙类功率放大电路6.3.1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6.3.2电路性能分析6.3.3功率BJT的选择6.4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6.4.1甲乙类双电源功率放大电路6.4.2甲乙类单电源功率放大电路6.5桥式功率放大电路※6.6集成功率放大电路6.6.1BJT集成功率放大器LM3866.6.2BiMOS集成功率放大器SHM1150Ⅱ6.6.3集成功率放大器的套用实例6.7功率器件6.7.1功率BJT※6.7.2功率MOSFET※6.7.3功率模组【小结】【习题】【Multisim仿真习题】第7章集成运算放大器7.1集成运放概述7.1.1集成运放的组成7.1.2集成运放的结构特点7.2电流源电路7.2.1BJT电流源电路7.2.2FET电流源电路7.2.3电流源电路用作有源负载7.3差分放大电路7.3.1差分放大电路的组成7.3.2差分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7.3.3有源负载差分放大电路7.3.4差分放大电路的传输特性7.3.5FET差分放大电路7.3.6差分放大电路的失调及其温漂7.4集成运算放大器7.4.1BJT集成运放——μA7417.4.2FET集成运放——MC145737.4.3混合型集成运放——LF3567.4.4集成运放的主要参数※7.5电流模运算放大器7.5.1电流模电路基础7.5.2电流模运算放大器※7.6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套用实例【小结】【习题】【Multisim仿真习题】第8章负反馈及其稳定性8.1反馈的基本概念及反馈放大电路的一般框图8.1.1反馈的基本概念8.1.2反馈放大电路的一般框图8.2反馈的分类及判别方法8.3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一般表达式及四种基本组态8.3.1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一般表达式8.3.2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组态8.4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8.4.1负反馈对放大电路增益稳定性的影响8.4.2负反馈对放大电路非线性失真的改善8.4.3负反馈对放大电路内部噪声与干扰的抑制8.4.4负反馈对放大电路通频带的影响8.4.5负反馈对放大电路输入、输出电阻的影响8.5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近似估算8.6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性8.6.1负反馈放大电路稳定工作的条件8.6.2稳定裕量8.6.3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性分析8.6.4相位补偿技术※8.7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套用实例——25瓦四通道混频器/放大器【小结】【习题】【Multisim仿真习题】第9章信号的运算和处理电路9.1集成运放套用电路的分析方法9.1.1集成运放的电压传输特性及理想运放的性能指标9.1.2集成运放套用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9.2基本运算电路9.2.1比例运算电路9.2.2加、减运算电路9.2.3积分和微分运算电路9.2.4对数和指数运算电路9.2.5乘法和除法运算电路※9.2.6模拟乘法器9.3实际运算放大器运算电路的误差分析9.3.1Aod和Rid为有限值时对反相比例运算电路运算误差的影响9.3.2Aod和KCMR为有限值时对同相比例运算电路运算误差的影响9.3.3失调参数及其温漂对比例运算电路运算误差的影响9.4精密整流电路9.4.1精密半波整流电路9.4.2精密全波整流电路——绝对值电路9.5有源滤波电路9.5.1一阶有源滤波电路9.5.2二阶有源滤波电路9.5.3带通滤波电路9.5.4带阻滤波电路9.5.5全通滤波电路※9.5.6开关电容滤波电路9.6电压比较器9.6.1单限电压比较器9.6.2滞回电压比较器9.6.3视窗电压比较器9.7特殊用途放大器9.7.1仪表放大器9.7.2隔离放大器9.7.3互导运算放大器※9.8信号运算和处理电路的套用实例9.8.1比较器的套用: 模/数(A/D)转换器9.8.2数/模(D/A)转换器9.8.3射频识别系统中的滤波器9.8.4特殊放大器的套用——电动机控制系统【小结】【习题】【Multisim仿真习题】第10章信号的产生电路10.1正弦波振荡电路概述10.1.1产生正弦波振荡的条件10.1.2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及分类10.1.3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分析方法10.2RC正弦波振荡电路10.2.1RC文氏桥振荡电路10.2.2RC移相式振荡电路※10.2.3文氏桥振荡器的套用实例10.3LC正弦波振荡电路10.3.1LC并联谐振迴路的频率特性10.3.2LC选频放大电路10.3.3变压器反馈式LC振荡电路10.3.4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10.3.5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10.4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电路10.4.1石英晶体的特点和等效电路10.4.2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电路10.5非正弦波信号产生电路10.5.1方波产生电路10.5.2三角波产生电路10.5.3锯齿波产生电路※10.6ICL8038函式发生器10.6.1电路结构10.6.2工作原理10.6.3引脚排列及性能特点10.6.4常用接法【小结】【习题】【Multisim仿真习题】第11章直流稳压电源11.1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11.2滤波电路11.2.1电容滤波电路11.2.2其他形式的滤波电路11.3线性稳压电路11.3.1稳压电路的性能指标11.3.2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11.3.3三端集成稳压电路※11.3.4三端集成稳压器的套用实例※11.4开关稳压电路11.4.1开关稳压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11.4.2串联型开关稳压电路11.4.3并联型开关稳压电路【小结】【习题】【Multisim仿真习题】※第12章在系统可程式模拟器件及其开发平台12.1引言12.2主要ispPAC器件的特性及套用12.2.1ispPAC1012.2.2ispPAC2012.2.3ispPAC3012.2.4ispPAC80/8112.3PACDesigner软体及开发实例12.3.1PACDesigner的基本用法12.3.2设计实例【小结】【习题】附录A电路仿真软体附录B部分习题参考答案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