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司马金龙墓石雕柱础


北魏司马金龙墓石雕柱础

文章插图
北魏司马金龙墓石雕柱础【北魏司马金龙墓石雕柱础】此展品为北魏太和八年文物 。座边长32厘米,通高16.5厘米 。此物上圆下方覆盆式,础面以柱孔为中心雕刻双层莲花纹,雕刻四条首尾相逐的巨龙 。方形底座四面浅浮雕环状缠枝忍冬纹,内雕伎乐童子 。方形底座四角上面各圆雕一伎乐童子,分别作击鼓、吹筚篥、弹琵琶、舞蹈之姿,堪称为一件颇具时代特色的艺术珍品 。现收藏于大同市博物馆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北魏司马金龙墓石雕柱础
馆藏地点:大同市御东新区太和路
所属年代:魏晋南北朝
所属博物馆:大同市博物馆
所属地区:山西大同
基本信息年代:北魏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尺寸:座边长32厘米,通高16.5厘米收藏:大同市博物馆文物介绍柱座通高16.5厘米,底座方32厘米,柱孔直径7厘米,1965年大同市石家寨北魏太和八年(484)司马金龙夫妇墓出土 。司马金龙墓共出土柱座四件,出土时置于棺床前,用于插屏风或帐幔 。柱础均为鼓状覆盆形,方形底座,顶部有圆形插孔,底座及柱础表面浮雕精美的纹饰,纹饰两两各异,其中两件插孔外浮雕饱满的双莲瓣,腹部雕四条首尾相衔,身姿遒劲,穿梭在汹涌波涛中的蟠龙 。底座四壁浅浮雕波状缠枝忍冬纹和姿态各异的伎乐天人,纹饰灵动华丽,刻工娴熟精湛,堪为时代之杰作 。另两件柱础顶部圆形插孔外浮雕的双莲瓣,腹部浮雕的四条首尾相衔、于汹涌波涛中穿梭的蟠龙,底座四壁浅浮雕的波状缠枝忍冬纹和姿态各异的伎乐天人与前两件相同,但不同的是这两件柱础在底座四角还各圆雕有四个姿态各异,栩栩如生的乐人,四人或击鼓,或弹五弦琵琶,或吹筚篥,或翩然起舞,线条流畅,表情生动 。整体造型精緻华丽,体现了北魏豪迈磅礴的时代特色 。这件柱础因雕刻精美别致被收录在中国雕塑图典中,为国家一级文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