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障碍探究:美国文化中的躁狂和抑郁


双相障碍探究:美国文化中的躁狂和抑郁

文章插图
双相障碍探究:美国文化中的躁狂和抑郁【双相障碍探究:美国文化中的躁狂和抑郁】《双相障碍探究:美国文化中的躁狂和抑郁》既严谨又引人入胜,它不仅是一个着名的人类学研究,还是她本人的自传 。她的独特之处在于超越了单纯地关注双相障碍患者如何应对自身疾病这个水平,站在了更高的角度审视这种疾病,这至少体现在她对当下社会把双相障碍看做一种特定生产力模型的质疑上 。
基本介绍书名:双相障碍探究:美国文化中的躁狂和抑郁
作者:马丁 (Emily Martin)
出版社: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页数:262页
开本:16
品牌: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外文名:Bipolar Expeditions:Mania and Depression in American Culture
译者:于欣
出版日期:2013年9月1日
语种:简体中文
ISBN:9787565906077
基本介绍内容简介《双相障碍探究:美国文化中的躁狂和抑郁》由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作者:(美国)马丁(Emily Martin) 译者:于欣 于欣,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临床精神病学研究室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任《中国心理卫生杂誌》主编、《中华精神科杂誌》常务副主编及多家英文杂誌编委,任国际精神分裂症研究会理事、亚洲神经精神药理学会主席、中国老年痴呆协会副主席、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首任会长;2004—2012年担任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 。他在老年期痴呆、老年期精神病和老年期抑郁症方面都有相应研究成果,同时在情感障碍和精神病早期干预方面也有比较深入的研究;获得科技部科技攻关项目、教育部“985”课题、科技部支撑计画、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院项目、“211”项目和“973”课题资助;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5本精神病学专着 。图书目录绪论美国的躁郁症 理性的与非理性的 大脑与基因 药物因素 躁郁症简史 文化中的躁郁症 研究方法 第一部分躁郁症经历 第一章人格和情绪 什幺是情绪? 情绪和动机 “我们”狂躁的吸引力 第二章“理性”与“非理性”的演绎 患者之理性——两个“账本” 医者之理性——封闭之环 双相表现之多重性 双相表现之断裂感 听听不同的声音 风格与躁狂表现 第三章管理躁狂和抑郁 第四章我来向你阐释躁郁症 我在洞中 我原以为快才是正常的 诊断是什幺? 是谁在躁狂? 什幺是双相障碍2b型? 我在倒着拼写的时候会很混乱 也许他是一个正常变异 我是一个20岁的大学生,GPA 3.75,我没疯 服从和理性 第五章诊断结果背后 DSM分类作为“命名原子” 支持小组的工作 实作性、意图及诊断 第六章药物的个性 精神病治疗药物市场行销 消费者的理性 与药物共存 第二部分躁狂资源 第七章情绪和动机的测量 情绪卫生 逃离情绪图表 从“温暖”到“炙热” 第八章躁狂再评估 社会性与一致性 现今的躁郁症与创造力 躁郁症与性别 躁郁症与种族 躁郁症作为一种“财富” 像“事物”一样的精神状态 在文化背景下理解躁狂与躁郁症 第九章疯狂的市场 个体与市场的联繫 学会以躁狂状态生活 市场中的躁狂症 市场中的情绪 疯狂的英雄们贯穿古今 躁狂的亲和力 失意的英雄们 边缘 结语双相障碍 再论种族与性别问题 最佳化心境 终结疯狂? 附录医学术语指南 注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