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草书正气歌

于右任草书正气歌【于右任草书正气歌】于右任草书《正气歌》,于右任于1943年,以其晚年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草书写文天祥旷世名作《正气歌》全文,鸿篇巨製、一气呵成,文信国公壮怀激烈、肝胆照人的气节与精神发诸笔端 。于右任草书在近百年书坛堪称独步,其笔致如锦裹铁,行气沖和虚灵,一派儒雅蕴藉之风 。
基本介绍作品名称:于右任草书《正气歌》
创作年代:1943年
文学体裁:草书
作者:于右任
《正气歌》为南宋名臣、民族英雄文天祥(1236-1283)所作 。宋末帝赵昺祥兴元年(1278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兵败被俘 。次年被押解至元大都(今北京) 。文天祥在狱中三年,受尽各种威逼利诱,但始终坚贞不屈 。1281年夏,文天祥在狱中写下了与《过零丁洋》一样名垂千古的《正气歌》 。宋代理学发展精深,给士人的内心以深切影响 。道德的自觉赋予他们刚正不阿、正气凛然的性格 。他们所理解的充满宇宙的“气”不是自然之“气”,而是人的高尚的道德精神 。这也培养了他们成仁取义的宗教情感 。文天祥在国家危难之际,始终以这种气节支撑自己履践这种崇高的道德,在临终之时,置生死于度外,从内心扩充这种浩然正气,达到精神上的圆满境界 。《正气歌》作为他的述志之作,说理之中,充满情感,贯充信念,显得气势磅礴 。这首诗显示了人类精神的崇高与伟大,体现了人的尊严 。激励了后代无数的仁人志士,对铸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了很大作用,是一首不朽的诗篇 。它的审美价值和对书法史的影响都是20世纪无与伦比的,也是整个20世纪极少几位书法重镇之一 。特别是在开拓碑派书法上的成就,于右任居功至伟 。通篇字字奇险,绝无雷同 。笔力雄豪、劲健,沉厚圆融,以中锋浑朴之笔,合理运用折锋、断笔、破毫等多种笔法 。其布局结构匠心独运,溶章草、今草古今百家于一炉,时呈平稳拖长之形,时而作险绝之势,时而与主题紧相粘连,时而纵放宕出而迴环呼应,雄浑奇伟、潇洒脱俗、简洁质朴,给人以仪态万千之感,堪称于氏草书代表之作 。把于右任书法的“雅”、“大”、“自然”之美表现的淋漓尽致 。右老一生写《正气歌》、《满江红》颇多,这与其刚烈、正直的人格品质密不可分,观此八屏巨製不由感叹,胸无报国之志者焉能有如此笔墨欤 。

于右任草书正气歌

文章插图
于右任草书《正气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