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节


年节

文章插图
年节年节,即是今所称的“春节”,又称新春、新岁、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其起源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 。古老乾支纪元曆法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原始信仰与祭祀文化是年节形成的重要因素 。新春贺岁围绕祭祝祈年为中心,以除旧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丰年等活动形式展开,喜庆气氛浓郁,内容丰富多彩,凝聚着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精华 。
【年节】中国古代民间早有过新年的风俗,古时新年曾专指乾支历的“立春” 。节气立春时,阴阳转化,阳和起蛰,品物皆春,意味着新的一个轮迴已开启,新的一年之始 。后由于曆法变动,新年通常指阴曆正月初一,称为阴曆年 。我国过年历史悠久,在传承发展中已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习俗,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如办年货、扫尘、贴年红、团年饭、守岁、压岁钱、拜岁、拜年、舞龙舞狮、拜神祭祖、烧炮竹、烧烟花、掼春盛、年例、祈福、逛庙会、上灯酒、赏花灯等习俗 。
基本介绍中文名:年节
外文名:New Year Festival
拼音:nián jié
注音:ㄋㄧㄢˊ ㄐㄧㄝ ˊ
狭义节期:农曆正月初一
广义节期:农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
基本含义“年”古称“岁”,古人对岁首很重视,立春要拜祭春神、太岁,敬天法祖,由此产生了辞旧布新、迎春祈福等一系列祭祝祈年文化活动 。年节是指节期设在岁首的节日,现代的年节指阴曆正月初一,今称春节 。“年岁”的概念,来自上古曆法,《盘古王表》与《三命通会》等古籍均有载:“天皇氏始制乾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 。天皇时代以“岁”来表示“年” 。岁以六十甲子(乾支纪年法)为运转周期,循环往复,永无止境 。“岁”即“摄提”(原始乾支),又名为“岁星”、“太岁” 。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 。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上古原始信仰、祭祀以及天象、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 。古老传统节日多数形成于古人择吉日祭祀,以谢天地神灵、祖先恩德的活动 。上古乾支曆法的制定为节日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原始信仰与祭祀文化是年节形成的重要因素 。春节由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 。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也 。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还是可以从后世的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蹟;如岭南部分地区沿承有在岁首拜岁的习俗,新年期间隆重盛大的拜神祭祖节仪活动,由此可见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的蛛丝马迹 。早期的节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则蕴含着礼乐文明的深邃丰厚文化内涵 。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澱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
年节

文章插图
文化元素按照旧习俗,从年尾十二月廿三/廿四的祭灶日(扫尘日)开始,直至正月十五元宵节夜或正月十九止,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称为“过年”,即现在所说的“春节期间”;如果从预备“年货”开始计算,大约从年尾十二月十五六便进入年关大忙 。年节是中国人的第一大节,海外华人,甚至欣赏中华文化的一些外国人,也都十分重视它 。这里的“第一”之谓,既因为它在一年的时间序列中排在最前面,更因为它规模最大、人们最看重 。中国年节文化中,有欢乐成分,翻检年节的传统,有许多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元素,值得复兴和发扬 。然而现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年味变少,很多传统礼节、传统活动变得越来越简单,甚至缺失 。那幺在今天的社会条件下,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些传统节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