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经七书( 三 )


武经七书

文章插图
武经七书相关图书历史变迁宋神宗于熙宁五年(1072)六月 , 继宋仁宗之后重新开设“武学”(军事学校) 。为了适应教学和军事训练的需要 , 元丰三年(1080)四月 , 宋神宗诏命国子监司业朱服等人“校定《孙子》《吴子》《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靖问对》等书 , 镂版行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三) 。校定后的七部兵书共25卷 , 于元丰年间(1078~1085)刊行 , 统称《武经七书》 , 以之考选武举和教学 。中国的历代官员必须阅读《武经七书》的部分或全部 , 方可获得升迁 。多个世纪以来 , 学者们的各样注释及分析生成了多个选集 。
武经七书

文章插图
武经七书相关图书 发行图书基本信息拼音题名wu jing qi shu其它题名并列题名ISBN978-7-101-05761-4责任者骈宇骞 , 李解民 , 盛冬铃等译注出版者中华书局出版地北京出版时间2007中图分类号E892附注武学圣经 兵家宝鉴摘要《武经七书》是北宋朝廷在军事理论建设上的一个贡献 , 基本包括了北宋以前的我国古代军事着作的代表作 。它阐述了一系列军事战略思想和战术原则 , 凝聚了中国古代人们对战争的认识的精华 。不论在军事理论上 , 还是在战争实践中 , 它都对后世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章节目录:目录孙子兵法前言计篇第一作战篇第二谋攻篇第三形篇第四势篇第五虚实篇第六军争篇第七九变篇第八行军篇第九地形篇第十九地篇第十一火攻篇第十二用间篇第十三吴子兵法前言图国第一料敌第二治兵第三论将第四应变第五励士第六司马法前言仁本第一天子之义第二定爵第三严位第四用众第五尉缭子前言天官第一兵谈第二制谈第三战威第四攻权第五守权第六十二陵第七武议第八将理第九原官第十治本第十一战权第十二重刑令第十三伍制令第十四分塞令第十五束伍令第十六经卒令第十七勒卒令第十八 将令第十九踵军令第二十兵教上第二十一兵教下第二十二兵令上第二十三兵令下第二十四黄石公三略前言上略中略下略六韬前言文韬文师盈虚国务大礼明传六守守土守国上贤举贤赏罚兵道武韬发启文启文伐顺启三疑龙韬王翼论将选将立将将威励军阴符阴书军势奇兵五音兵征农器虎韬军用三阵疾战必出军略临境动静金鼓绝道略地火战垒虚豹韬林战突战敌强敌武鸟云山兵鸟云泽兵少众分险犬韬分兵武锋练士教战均兵武车士武骑士战车战骑战步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前言卷上卷中卷下重要影响《武经七书》北宋刊本已不可见 , 现存南宋孝宗或光宗时刻本 , 原为陆心源皕(音bì)宋楼藏书 , 后被日本岩崎氏买去 , 藏日本静嘉堂 。国内有《续古逸丛书》影宋本 。宋本《武经七书》校刊精审 , 明清以来翻刻传抄 , 多据为底本 , 成为独具特色的《武经七书》系统本 。《武经七书》问世之后 , 注家蜂起 , 存世之作 , 不下数十种 。宋朝施子美《施氏七书讲义》是现存最早的注本 , 对明清注家起了发凡启例的作用 。明朝建国 , 重视武学 , 太祖朱元璋提倡“军官子孙 , 讲读武书” , 促进了对《武经七书》的研究 。代表性的注本有刘寅《武经七书直解》、黄献臣《武经开宗》、张居正辑注《武经七书》、李贽《七书参同》、陈玖学《评注七子兵略》等 。其中《武经七书直解》因“注疏详明 , 引据切当” , 最为后人重视 。清朝沿袭宋明旧制 , 亦重《武经七书》 , 然注家大多限于彙辑前人旧说 , 少有新意 。影响较大的有朱墉《武经七书汇解》、丁洪章《武经七书全解》等 。《武经七书》集中了中国古代兵法的精华 , 被宋及后世确定为兵学经典 , 对中国军事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各种注本对人们学习和研究《武经七书》具有参考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