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条《现代汉语》必备知识点 中国之最拼音( 三 )


50、语音相同而意义之间没有联系的词叫同音词 。
51、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叫同义词 。
52、反义词是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 。如:生—死 动—静 有—无 分散—集中 通俗—高雅 节约—浪费 。
53、外来词也叫借词,指的是从外族语言里借来的词,如“幽默”、“浪漫”、“模特儿”等 。
54、有些词汇只在某几个或某个方言词使用,这样的词汇叫方言词,如闽南话、客家话使用的词汇 。
55、成语是一种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意义具有稳定性,结构具有凝固性 。大多数成语由四个字组成,如:废寝忘食、愚公移山、亡羊补牢、一干二净 。
56、惯用语是指人们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 。惯用语的主要特征是简明生动、通俗有趣 。如:走后门、天晓得、巴不得、三七二十一 。(详见《现代汉语简答7》)
57、歇后语是一种口头用语,由两个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象谜面,后一部分象谜底,后一部分常常不说出来,让人猜想它的含义 。如:大海里捞针----无处寻,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
58、谚语是人们总结生活经验的句子,表示丰富的含义,谚语的结构整齐,常用对比组成句式,如: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冬天雪盖三床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
59、表示人、地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 。如:孔子、老师、中国、乡村、飞机、桌子、小麦、西瓜等 。
60、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叫动词,如:说、发生、爱、走、读、考虑、耕种、支援等 。
62、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叫数词 。基数词表示数目的多少,如“一、二、三、四”;序数词表示次序前后,通常由基数加“第”构成,如“第二、第三” 。
63、量词又叫单位词,表示计算单位;物量词,表示人与事物的单位,如个、只、双、副等;动量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如次、趟、遍、顿等 。
64、数词和量词常常连用,构成数量词 。表示事物单位的数量词,常用在名词前边,如“一本书、一双鞋、一副眼镜”;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数量词常用在动词后边,如“走一趟、来一下、吃一顿、去一次” 。
65、有指示、代替作用的词叫代词 。可以分为以下三小类:①代替人或物名称的词叫人称代词,第一人称代词单数用“我”,复数用“我们”;第二人称单数用“你”,敬称用“您”,复数用“你们”;第三人称单数用“他”、“她”或“它”,复数用“他们” 。②表示疑问的叫疑问代词,如“谁”、“哪” 。③指人或事物的叫指示代词,如“这个”、“那个”、“此处”、“彼处”等 。
66、副词常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动作行为的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常用的副词有:很、非常、都、已经、忽然、到底、简直等 。
67、象声词是摹拟自然界声音的词,如: 河水 哗哗地流着;蜜蜂 嗡嗡地叫着 。
68、叹词是表示感叹或呼唤、应答的词,如“唉、啊、哎呀、哼”等 。
69、连词是连接词、短语、分句和句子的词,如“和、而且、不但、或者” 。
70、结构助词主要有“的”、“地”、“得”,“的、地”表示两个部分的修饰、限定关系,“得”表示补充关系,如:灿烂的阳光;慢慢地说;高兴得跳了起来 。(详见《“的地得”用法详解》篇)
71、动态助词主要有“着”、“了”、“过”,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 。“着”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中,“了”表示动作行为的实现,“过”表示曾经发生过 。如:他走着(正在走);他走了(已经离开这里);他来过(表示曾经来过这里) 。(相关阅读:《“着了过”的用法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