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学记》略记 看了脸红的世界之最

【著书者说】
作者:刘进宝(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
长期以来,敦煌很“热” 。自然而然,关注敦煌学的人也多 。然而,深究起来,何为敦煌学、其内涵与外延囊括什么,非长期研习的学者难以道明 。笔者以为,向读者普及敦煌、普及敦煌学,是吾辈学人在对敦煌做深入研究的同时,所肩负的任务之一 。实际上,社会各界对敦煌学普及读物的需求也客观存在 。如潘絜兹先生《敦煌的故事》,虽然只有5万多字,但自1956年出版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喜爱,发行量很大 。再如1988年第8期的《文史知识·敦煌学专号》,也是广受好评 。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敦煌更受关注 。当浙江古籍出版社策划“问学”丛书时,我便将一些知识性短文、学人介绍和学术论著的评介等编入了一个小册子——《敦煌学记》 。学记出版后,得到了读者喜爱,一年后又重印发行 。在此背景下笔者应邀撰文,对学记所涉内容略做介绍 。
敦煌飞天图片选自《中国传统色:敦煌里的色彩美学》郭浩等绘
敦,大也;煌,盛也
作为一本普及性知识读本,首先应提供准确有据的知识 。
笔者在书中完成的第一项任务,是溯源与廓清何为“敦煌” 。《敦煌在丝绸之路上的枢纽地位》一文指出,敦煌最早见于《史记》《汉书》记载,“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乌孙“昆莫父难兜靡本与大月氏俱在祁连、敦煌间”,“乌孙本与大月氏共在敦煌间”,“大月氏……本居敦煌、祁连间” 。东汉应劭对“敦煌”的解释是:“敦,大也;煌,盛也 。”将“敦煌”取义为大盛,这并非实指,而主要是说汉代敦煌的兴盛及其在中西交通中的重要地位 。到了唐代,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图志》中解释说:“敦,大也,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 。”这一解释认为这个地方对开发广大西域地区有重要作用,因此而得名 。可见,对同一个地名、同一件事,不同时代会根据当时情况做出不同解释 。
从敦煌的历史及其在中西交通史上的地位,笔者对敦煌作了这样的界定:“作为丝绸之路‘咽喉’的敦煌,是东西方贸易的中心和中转站,被称为‘华戎所交一都会’,而敦煌就是伴随着丝绸之路的兴盛而走向辉煌的 。不论丝绸之路分为几条道路,其走向如何变化,敦煌都是唯一不变的吐纳口,故而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汇的枢纽 。”
莫高窟窟区新华社发
书中《“五凉文化”孕育下的敦煌学》一文,则阐述了敦煌学的基础与背景 。所谓“五凉”,是指西晋末年北方各民族统治者相继建立的政权 。敦煌先后归属前凉张氏、前秦苻氏、后凉吕氏、西凉李氏和北凉沮渠氏这五个政权 。五凉文化,则是指这些政权创造的文化 。它们不仅继承了汉晋文化传统,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渐趋成熟 。敦煌的文化与艺术,正是在五凉文化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不仅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精髓,还吸收了古代印度文明、波斯文明、希腊文明的优秀成果,从而成为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 。
如大家所知,今天的敦煌,只是中国西北偏远一隅的一个小城市,规模既不能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大城市相比,也不能与伦敦、巴黎等国际都市并论 。但是,世界上却没有“北京学”“伦敦学” 。为什么敦煌会如此特殊,能形成一门以地名而命名的国际显学?
在汉唐长达千余年的时光里,中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政治重心则在西北 。而西北对外交往通道只有一个,就是“丝绸之路” 。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前后,在今甘肃河西走廊“列四郡、据两关”——设置武威、张掖、酒泉和敦煌“四郡”,并在敦煌西面建立玉门关和阳关 。敦煌是丝绸之路的“咽喉”,即不论丝绸之路分为几条道路,或作为网络状不断变化,从长安到敦煌可以有好几条道路,从敦煌进入西域后也有北道、中道和南道等,但敦煌,几乎是唯一不变的吐纳口 。因此,敦煌成为彼时东西方文明交汇的枢纽,也具有了以地名命名学科的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