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 三 )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

文章插图
“关岭县立初级中学”花江老校址时间(年)学校数(所)学生数(人)教师数(人)1956106126561965479161331988307(1347个班)4025017211998257(1293个班)4728319972005119(1183个班)4504721372016年,全县各级各类学校178所(含社会办学),在校学生51054人;教职工4092人,专任教师3469人:其中国小专任教师1554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158人(含高中),幼稚园专任教师745人 。幼稚园70所,其中民办56所,公办14所,在园人数13094人,幼儿教师745人,全县国小87所(含教学点),在校小学生人数31364人,国小适龄儿童入学率95.21%;普通中学18所,国中毛入学率93.22%,在校学生13972人,高中在校学生5551人 。医疗卫生2016年,全县拥有卫生机构183个,其中县直医疗卫生机构4个(县医院、县疾控中心、县卫生监督所、计妇中心)、乡(镇)级卫生院14个,村卫生室147个,个体诊所10个,民营医院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4个,县医院和卫生院床位数1115张,卫生技术人员1007人 。全县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展顺利,年末全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个人筹集资金2306万元,参合农民256187人,参合率达98.04% 。截止2016年12月31日,补偿金额总计8642万元 。文化关岭境内具有悠久的文学创作和艺术创作历史 。文学创作有诗歌、民间文学 。诗歌创作于明清两代,并最为兴盛,至今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民间文学创作以少数民族民间叙事诗歌为主,解放后创作了大量的民间叙事诗 。1958年,境内民间诗歌创作达到高潮 。是年,各地俱乐部、宣传队创作的诗歌有26000余首 。民间文艺丰富多彩,誉满海内外 。艺术创作有清代的书法、解放前的音乐、解放后《声无哀乐论》等音乐学术论文的发表、摄影、美术、雕刻 。有主要为苗族、布依族的织棉、蜡染、桃花、银饰等民间传统工艺美术;有主要流行于苗族、布依族地区和村寨的铜鼓、芦笙、唢吶、勒尤、姊妹萧、四弦胡、牛角二胡、月琴、木叶等民族乐器;有流行于或流传于民族间的木鼓舞、芦笙舞、花棍舞、踩堂舞、玩龙舞、狮子舞、地戏、歌剧、话剧等精彩的民间舞蹈 。有神秘难解的“红岩天书”、“花江壁现群”、“花江铁索桥及石刻群”三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顶云司城垣、双泉寺、关索古驿道、御书楼、培凤阁、灞陵桥、灵龟寺无梁殿、周西成衣冠墓,妙明洞、大佛洞、观音洞、关索洞石刻等1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6年,全县有文化馆1个 。有电视卫星收转系统58538座,全县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6.7% 。文化广播事业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了人民民众的生活,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 。邮电2016年,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142218万元,增长12.41% 。全县行动电话用户达218652户,增长6.66%,年末网际网路用户达43321户,增长69.31% 。社会保障2016年,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全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200元,比上年增加1214元 。全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0846人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资金7787881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52755人次,发放最低保障金25720384元;全年发放救灾款674万元,发放救济粮113吨,解决受灾地区贫困人口的生活困难 。年内参加养老保险职工人数为15102人 。城镇失业登记累计331人,控制在4.1%以内 。环境保护2016年,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县城区域规划面积达到50.1平方公理,城镇化率达到40.1%(含白水镇),整髒治乱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加强,县城面貌明显改观 。城区空气品质优良率达100% 。生态建设2016年,全县累计治理水土流失133平方公里 。森林面积65223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48.0%(预计数) 。安全生产2016年,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全年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51起,比上年增加21起 。死亡1人,比上年减少9人,同比下降90.0%,受伤86人,比上年增加71人,增加473.3% 。直接经济损失137.8万元,比上年增加109.8万元 。交通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过境沪昆高速公路、关兴高等级公路、水黄高等级公路、320国道、214省道纵横交错,已形成以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为骨架,国道、省道和县乡公路为枝干,通村公路为网叶的四通八达的公路网路体系 。2013年,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公路里程达1469千米,其中高速公路里程190千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