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传统乐器 奖

奖(苗族传统乐器)【苗族传统乐器 奖】奖,又称掌栽,是苗族吹口气鸣乐器 。苗语“奖”意为箫 。汉族称直箫 。流行于贵州省 六盘水市和毕节地区 。
基本介绍中文名:奖
又称:掌栽
形制结构管身用当地出产的水竹製作,长短粗细不等,一般长80厘米~115厘米,竹节通透,上 端管径3.6厘米,下端管径2.4厘米,管身外部套以蛇皮 。上端管口置 入一个切有斜口的软木塞,管身内侧(木塞下方)开有一个方形发音孔,管身正面开有六个按 音孔(图) 。演奏方法演奏时,管身竖持,左手食、中、无名指按上方三孔,右手食、中、无名指按下方三孔 。口 含吹口,气流从木塞斜口与管壁间隙进入发音孔而发音 。音域c1—c3,达两个八 度 。常用打音、倚音、滑音、波音等技巧 。音色圆润、浑厚,表现力丰富 。常用于独奏、合 奏 或为民歌、舞蹈伴奏 。在伴奏舞蹈时,吹奖者往往还要担任领舞,边奏边舞,极富特色 。乐 曲有《跳花场》、《孤儿》、《太阳 》、《月亮》、《金郎铜女》等 。种类〔高音奖〕苗族吹口气鸣乐器 。流行于贵州省六盘水市苗族民间 。其形制和 演奏方法均与奖 基本相同 。管身长约40厘米、管径2.3厘米,上设六孔 。竖吹,音域比奖高 八度 。音色高亢嘹亮 。主要用于独奏或伴奏 。乐曲有《孤儿》、《太阳》、《月亮》等 。〔低音奖〕苗族吹口气鸣乐器 。流行于贵州省六盘水市苗族民间 。形制与奖 大致相同,惟开 孔的角度和按音方法有别 。管身长100厘米~125厘米、上端管径7厘米 。管身上开有六个按 音孔 ,但不在一条直线上 。第一、三两孔开在管身的左侧,第二、五两孔开在管身的右侧 ,第四、六两孔则开在管身的正面 。演奏时,採用坐姿,管身竖置 ,将管下端置于地面,手脚都用于按孔 。右手拇指、无名指按上两孔,左手拇指、无名指按 中间两孔,左脚拇指按第一孔,右脚拇指按第二孔 。音域B-a 。音色宽厚低沉 。主要用于独 奏,或与奖和高音奖合奏,俗称公母合奏 。乐曲有《宽心曲》、《找家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