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罗纪晚期食草性四足恐龙 剑龙


侏罗纪晚期食草性四足恐龙 剑龙

文章插图
剑龙(侏罗纪晚期食草性四足恐龙)剑龙为一种巨大的草食性恐龙,是一种生存在侏罗纪晚期的食草性动物,它的背上有一排巨大的骨质板,以及带有四根尖刺的危险尾巴来防御掠食者的攻击,大约7-9米长,2.35米至3.5米高,2至4吨重 。
【侏罗纪晚期食草性四足恐龙 剑龙】它们居住在平原上,并以群体游牧的方式和其它(如梁龙)等食草动物一同生活 。
基本介绍中文学名:剑龙
拉丁学名:Stegosaurus
别称:有屋顶蜥蜴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
纲:蜥形纲 Sauropsida
亚纲:双孔亚纲 Diapsida
目:鸟臀目 Ornithischia
亚目:装甲亚目 Thyreophora
科:剑龙科 Stegosauridae
属:剑龙属 Stegosaurus
种:装甲剑龙,狭脸剑龙,长刺剑龙等
亚种:沱江龙、肯龙
分布区域:亚洲和北美洲
域:真核生物域
最早出现化石:1876年
名字来源:στ?γο?-stegos-σα?ρο
食性:草食
身长:7-9米
出现时期:侏罗纪中期
繁盛-灭绝:侏罗纪晚期-白垩纪早期
存活时间:一亿多年
外形特徵概述剑龙长着个像鸟一样的尖喙,喙里没有牙齿,但嘴里的两侧有些小牙 。剑龙的背上有17块板状的骨头,在它尾巴的尖端还有着长刺 。这些刺有4英尺长 。剑龙的前腿比后腿短,前腿有五个脚趾,而后腿有三个脚趾 。剑龙走路时用4条腿 。它们可能是群居生活 。剑龙的脑袋非常小,所以不太聪明 。剑龙生活在侏罗纪晚期 。它最着名──也最受喜爱的──是大型、骨质的板片分布在背脊以及尾部四个钉状脊 。它的脑部与头颅非常的小 。它以四足行走,可能觅食较低的植物,因为它的臀部位非常高而肩部却非常的低平 。剑龙也是侏罗纪中数量众多的着名恐龙,外观上最大的特徵就是背部有一整排的三角形骨板及尾巴上的四枝尖刺,巨大的剑龙头部非常小,脑容量甚至比小狗还小,因此科学家认为它们是一种很笨的恐龙 。剑龙是典型的食草恐龙 。全长7米,如果算上骨板的高度,身高可达3.5 米 。整个身躯如同大象,但只有一个小得可怜的脑袋,大脑只有一个核桃般大小 。它的背上长着两排三角形的骨板,宛如一把把插着的尖刀 。剑龙是完全用四足行走的恐龙,大小与象差不多,前肢短,后肢较长,整个身体就像拱起的一座小山 。最初,科学家们估计这些骨板是像护盖一样平铺在恐龙身上的,后来,经过仔细的研究,最终确定骨板是竖立的 。当气温降低时,剑龙就会张开骨板,吸收阳光的热量,气温升高时,又会将骨板转一下,利用凉风散热 。
侏罗纪晚期食草性四足恐龙 剑龙

文章插图
剑龙属与人类的体型尺寸比较剑龙的头尾长大约是12公尺,高度则大约5公尺 。对人类来说,剑龙是相当庞大的动物 。但是在它们所生存的年代中,还有许多更为巨大的蜥脚类恐龙 。另外沿着弓起的背部脊线,有两道形状类似风筝的板状物平行排列;在尾部靠近末端的区域,则有两对尖刺向水平方向突起 。这些装甲,可以用来防御一些属于兽脚类的掠食者,例如异特龙与角鼻龙 。剑龙有4支脚,它们的后脚有3个脚趾,而前脚则有5个 。四肢皆由位于脚趾后方的脚掌支撑 。剑龙的后脚比前脚更长也更强壮,使姿态变得前低后高 。它们的尾部明显高于地面许多,而头部则相对地较为贴近地面,能够离地不超过1公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