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A实践指南:套用整体架构


SOA实践指南:套用整体架构

文章插图
SOA实践指南:套用整体架构【SOA实践指南:套用整体架构】《SOA实践指南:套用整体架构》是一本构建企业架构的综合指南,为解决架构挑战提供了全面指导 。《SOA实践指南:套用整体架构》论述了如何平滑地集成业务流程设计和业务系统设计,如何演变现有架构以实现SOA目标并在转变期间维持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支撑,如何使用一个积极的企业架构小组给多个项目带来一致性和有远见的架构观,以及如何全方位地解决分散式系统设计问题 。《SOA实践指南:套用整体架构》适合企业架构师、项目架构师、系统分析师、企业管理人员、业务分析人员等参考 。
基本介绍书名:SOA实践指南:套用整体架构
作者:(美国)(PaulC.Brown)布朗
ISBN:9787111263340
类别:分析
定价:¥59.00 元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作者简介PaulC.Brown,TIBCO公司的首席软体架构师,该公司引领企业软体和服务的新潮流 。他的基于模型的工具架构成为了众多套用的基础,其範围从流程控制接口到NASA卫星任务规划 。凭藉其在企业级信息系统方面的广泛设计工作,Brown博士发展出了整体架构的概念 。他的第一本书(《SucceedingwithSOA:RealizingBusinessValueThroughTotalArchitecture》)引入了这一概念,而本书赠详细阐述了这一概念 。他获得了伦斯勒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 。编辑推荐《SOA实践指南:套用整体架构》内容包括:把面向服务架构(SOA)付诸实践在以项目为基础持续交付业务价值的同时,逐步把企业架构发展成SOA 。理解SOA和分散式系统的基础、主要的架构问题,以及解决它们的设计模式 。理解项目架构师和企业架构师角色的区别,以及他们该如何协作来创建SOA 。理解为何需要一个包含业务流程、人员、系统、数据和基础设施的全面整体架构 。理解实现健壮、安全、高性能和高可用性解决方案的策略和权衡 。理解将业务流程管理(BPM)和业务流程监视融入企业架构的方法 。无论你是在定义企业架构,还是在交付单个SOA项目,《SOA实践指南:套用整体架构》都能为你提供完成工作所需的务实建议 。在《SucceedingwithSOA》中,PaulBrown解释了要想满足企业目标,就必须把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作为整体架构的一部分一起设计 。在《SOA实践指南:套用整体架构》中,他从项目和企业两个层面指导读者经历一次成功设计和开发整体架构的过程 。利用自身丰富的经验,作者提供了创建服务和利用它们创建健壮,灵活的SOA解决方案的最佳实践 。目录译者序前言译者简介第一部分基础第1章SOA与企业1.1挑战1.2整体架构的概念1.3架构是目的明确的结构1.4持续变化1.5整体架构合成1.6让整体架构为企业所用1.7总体关键问题第2章架构基础2.1结构组织2.2功能组织2.3协作行为2.4整体架构2.5非功能需求2.6细化2.7架构师的角色2.8企业架构2.9总结2.10架构基础的关键问题2.11推荐阅读第3章服务基础3.1什幺是服务3.2服务接口3.3服务背后的基本原理3.4总结3.5服务基础的关键问题3.6推荐阅读第4章服务使用4.1服务互动模式4.2服务访问4.3访问控制4.4服务请求路由4.5服务组合4.6服务定位4.7服务的企业架构4.8总结4.9服务使用的关键问题4.10推荐阅读第5章SOA开发过程5.1SOA开发有什幺不同5.2整体开发过程5.3架构任务5.4上下文中的架构5.5整体架构合成5.6小心似是而非的流程!5.7管理风险:叠代架构5.8总结5.9开发过程的关键问题5.10推荐阅读第二部分业务流程视角第6章流程6.1触发器.输入与结果6.2关联流程6.3流程成熟度6.4连续流程6.5结构化流程6.6总结6.7流程的关键问题6.8推荐阅读第7章项目初始範围划定7.1收集业务流程清单7.2进行访谈7.3记录业务流程清单7.4业务流程等级评定7.5剩余工作组织7.6总结7.7範围划定的关键问题第8章需求的技巧8.1划分8.2流程描述8.3互动模式8.4需求反映设计8.5总结8.6需求的关键问题8.7推荐阅读第9章业务流程架构9.1结果9.2参与者及其角色9.3活动和场景9.4场景建模9.5互动建模9.6细节多细才够用9.7活动图使用指导方针9.8总结9.9业务流程架构的关键问题9.10推荐阅读第10章里程碑10.1基本流程里程碑10.2里程碑序列的变化10.3里程碑分组10.4辨认里程碑需要设计10.5利用里程碑减少流程间耦合10.6总结10.7里程碑的关键问题第11章流程约束11.1业务流程约束决定系统约束11.2性能约束 11.3高可用性和容错性11.4安全性11.5报告.监视和管理11.6异常处理11.7测试和接受11.8合规约束11.9总结11.10流程约束的关键问题11.11推荐阅读第12章关联流程12.1服务识别12.2触发事件12.3总结12.4关联流程的关键问题第13章领域建模13.1UML类符号13.2ATM例子的领域模型13.3领域模型的逆向工程13.4领域模型总结13.5领域模型的关键问题13.6推荐阅读第14章企业架构:流程与领域建模14.1流程与领域建模的职责14.2建立标準与最佳实践14.3流程与领域知识转移的管理14.4项目模型审查14.5维护业务流程和领域模型仓库14.6定义业务流程模式14.7定义公共数据模型表示法14.8总结14.9企业流程与领域建模关键的问题第三部分系统视角第15章系统架构纵览15.1架构分散式系统的挑战15.2学习CORBA的经验15.3有效地探索架构15.4总结15.5系统架构纵览的关键问题第16章顶层系统架构16.1结构粗加工16.2初始评估16.3通信和模组化16.4服务识别和性能16.5系统互动建模16.6部署建模16.7处理性能16.8早期架构评估16.9顶层系统架构的关键问题16.10推荐阅读第四部分通信第17章传输17.1传输技术17.2选择传输17.3讯息传递伺服器拓扑17.4能力17.5点对点互动模式17.6点对点中介17.7传输供给服务17.8总结17.9传输的关键问题17.10推荐阅读第18章适配器18.1基于API的适配器18.2基于资料库的适配器18.3结合API和资料库方法18.4基于档案的适配器18.5基于协定的适配器18.6记录适配器的使用18.7总结18.8适配器的关键问题第19章企业架构:通信19.1定义通信策略19.2互动标準19.3标準化适配器19.4总结19.5企业架构通信的关键问题第五部分数据和操作第20章数据挑战第21章讯息和操作21.1讯息语义和操作名字 21.2传输目的地和操作包21.3内容表示21.4内容转换21.5在内容转换中引用数据21.6总结21.7讯息和操作的关键问题第22章数据一致性:维护事实的唯一版本22.1维护数据一致性的方法22.2具有单记录系统的快取数据22.3通过分散式事务协调更新22.4到处编辑,以后调整22.5处理数据不一致22.6数据管理业务流程22.7总结22.8数据一致性的关键问题22.9推荐阅读第23章公共数据模型(CDM)23.1公共数据模型概述23.2CDM和领域模型的关係23.3多种CDM表示法的需要23.4规划CDM变更23.5何时使用公共数据模型23.6总结23.7公共数据模型的关键问题第24章标识符(唯一名称)24.1标识(唯一名称)管理中心24.2层次标识符24.3应对标识错误24.4标识符映射24.5总结24.6标识符的关键问题第25章结果验证25.1检查枚举值25.2验证的位置和时机25.3总结25.4数据验证的关键问题第26章企业架构:数据26.1命名模式26.2构架内容转换26.3记录系统26.4公共数据模型26.5标识符26.6数据质量管理26.7总结26.8企业架构数据的关键问题第六部分协调第27章协调与故障检测27.1活动执行管理模式(AEMP)涉及的互动27.2协调模式的风格27.3即发即弃协调模式27.4请求-应答模式27.5代理27.6具有确认功能的代理27.7总结27.8协调的关键问题第28章事务:协调两个或更多活动28.1分散式事务的两阶段提交28.2两阶段提交协定的局限性28.3补偿性事务28.4绕过补偿性事务的局限性28.5总结28.6事务的关键问题28.7推荐阅读第29章流程监视器和管理器29.1流程监视29.2最小化故障监视带来的影响29.3把流程管理器作为监视器29.4流程管理的局限性29.5总结29.6流程监视和管理的关键问题第30章故障检测和回响30.1选择协调模式改善故障检测30.2回响故障30.3总结30.4故障检测和恢复的关键问题第31章企业架构:协调31.1首选协调模式31.2故障记录 31.3故障报告31.4恢複流程31.5总结31.6企业协调的关键问题第七部分高可用性.容错性和负载分配第32章高可用性和容错性基础32.1容错策略32.2失效检测策略32.3管理故障转移32.4重定向客户端32.5总结32.6高可用性和容错性的关键问题第33章无状态和有状态故障转移33.1无状态和有状态组件33.2无状态故障转移33.3通过协调保存工作进展33.4有状态故障转移33.5存储複製33.6总结33.7故障转移的关键问题33.8推荐阅读第34章多组件故障转移34.1站点内故障转移和站点间故障转移34.2集群:站点内故障转移技术34.3使用异步複製协调端到端套用故障转移34.4使业务流程具有容错性34.5总结34.6多组件故障转移的关键问题第35章工作负载分配35.1工作分配策略35.2分配管理和工作完成35.3顺序问题35.4访问共享持久状态35.5地理分布的工作负载分配35.6总结35.7工作负载分配的关键问题第36章企业架构:容错性.高可用性和负载分配36.1业务流程分类36.2信息存储36.3单个组件和服务故障转移模式36.4容错性和高可用性服务的组合模式36.5容错性和高可用性业务流程的组合模式36.6总结36.7容错性.高可用性和负载分配的关键问题36.8推荐阅读第八部分完善架构第37章流程安全37.1安全信息分类37.2身份和认证37.3授权37.4加密37.5数字签名37.6其他安全相关需求37.7引用数据伺服器和性能37.8信任域37.9信道执行37.10区域执行和策略代理37.11多区域安全37.12总结37.13安全的关键问题37.14推荐阅读第38章流程监视38.1性能监视38.2监视流程状态38.3监管流程38.4监视的性能影响38.5总结38.6流程监视的关键问题第39章架构评估39.1易用性39.2性能39.3成本和进度的可行性39.4可观察性39.5演变能力 39.6应对压力情况的能力39.7总结39.8架构评估的关键问题39.9推荐阅读第40章测试40.1单元测试.测试用具和回归测试40.2集成测试和装配顺序40.3功能和系统测试的环境40.4性能测试40.5失效模式测试40.6总结40.7测试的关键问题第九部分高级主题第41章表示複杂流程41.1忽略通信细节41.2省略参与者活动细节41.3省略辅助参与者41.4抽象子流程41.5总结41.6複杂流程表示的关键问题第42章流程管理和工作流42.1流程管理42.2工作分配模式42.3启动工作流42.4使管理流程具有容错性42.5人类接口42.6关联流程42.7划分工作优先权42.8动态工作分配42.9动态结果和流程定义42.10总结42.11流程管理和工作流的关键问题42.12推荐阅读第43章企业架构小组43.1小组不完整比没有强——但是还不够好43.2发展最佳实践43.3知识转移43.4治理43.5随需求的演变而设计43.6总结43.7企业架构小组的关键问题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