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教育学院人文学院


浙江教育学院人文学院

文章插图
浙江教育学院人文学院【浙江教育学院人文学院】浙江教育学院人文学院成立于1997年,由原来的社科部(政法系)、中文系、历史系、外语系等组合而成 。据有关资料显示:学院下设中国语言文学、政治与历史两个系,开设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本科专业和文秘、文化事业管理高职专业,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478人,成人本专科学生300余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39人,其中专任教师36人 。专任教师中教授9人,副教授17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5人;博士11人(含博士后4人),在读博士5人 。高级职称占全体教师总数的73%,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超过90%以上 。
基本介绍中文名:浙江教育学院人文学院
成立:于1997年
全日制:本专科学生478人
成人:本专科学生300余人
学院简介
浙江教育学院人文学院

文章插图
浙江教育学院人文学院网站截图学院学科特色鲜明 。汉语言文字学为省级A类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为院级重点学科,语言与文化研究所被评为校级创新团队 。德育研究所是该校德育教学与研究的主阵地,社科部于2008年顺利通过了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评估 。据有关资料显示:2005年来,学院教师共主持国家级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21项,厅级课题21项,发表论文230多篇,出版着作15部、教材10多部 。科研成果获国家级奖1项、省部级奖3项,厅级奖6项 。学院紧紧围绕学校的发展定位与发展战略,不断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为社会输送既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又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语言优势的複合型人才 。学科专业学院学科优势明显,汉语言文字学在省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早在2000年,该学科就被批准为省级重点扶植学科,2005年被批准为省级重点学科,是该校建设时间长、学科基础深厚、梯队整齐、学术力量较强的一个人文基础学科 。依託该学科,学院成立了语言与文化研究所,并于2008年被评为校级创新团队 。今年,中国古代文学又被学校批准为院级重点学科 。学院重视专业课程建设,下设有汉语言文学(师範)、对外汉语(非师範)本科专业,文秘和文化事业管理高职专科专业;拥有《现代汉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3门校级精品课程,5门院级精品课程,5门院级重点课程;8项校级教改项目 。在学校特色发展的战略思想指引下,学院在现有的办学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将组建中西文化研究所,拟建涉外高级文秘、涉外文化事业管理和人文教育等本科专业 。师资队伍学院师资力量较强 。据有关资料显示:有专任教师36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7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5人,博士11人(含博士后4人),在读博士5人 。师资队伍学缘结构合理,教师分别毕业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师範大学、华中师範大学等国内着名学府 。年龄结构最佳化,35岁以下的教师占32.71%,36-45岁占40.63% 。特别是省级重点学科汉语言文字学,学科梯队完整,学科组现有教授5人,兼职教授1人,副教授3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8人 。这支队伍拥有良好的师德风範,教学、科研实力较强 。教师中有7位教授分别在中国逻辑学会、中国世界近代史学会等学术研究团体担任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等职务 。3人进入“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4人获省青年教师奖励资助项目,5人入选学校高层次人才梯队第三梯队,3人入选校高层次人才梯队第四梯队;1人被评为校级“教坛新秀”,8人次获校优秀教学奖二三等奖,1人获校级“师德标兵”荣誉,5人次获学校“三育人”先进个人 。学术研究学院历来重视学术研究,把加强科研实力作为学科专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与保证 。学院积极培育创新团队,成立汉语言与文化研究所、德育研究所,利用团队优势拓宽思路,增强科研实力 。汉语言与文化研究所已经形成了语言学与套用语言学、语言逻辑、方言学、汉语史、语文教学研究等五个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并在省内学术界拥有一定的影响力 。学院学术团队较强,科研成果颇丰 。2005年以来,教师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21项,厅级项目21项 。公开出版专着15部,出版教材20多部,在《古汉语研究》、《文史》、《语言文字套用》、《世界历史》等国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3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70多篇,并有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複印资料全文转载,还有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转摘 。科研成果获国家级奖1项、省部级奖3项,厅局级奖6项 。学生培养学院坚持以育人为根本,坚持“以文育人,以文化人”,在成人学历教育、继续教育、普通本专科教育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培养培训了一大批学有专长的人才 。1984年以来,中文、政教、历史专业已培养成人专升本学生万余人,先后完成省级跨世纪语文、历史、政治教师培训,语文特级教师、省级语文学科带头人等培训班的培训任务,在全省中国小的语文、政治、历史、思想品德等课程教学与改革中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毕业的学生中有特级教师、大学教授等30余人 。1994年开始与浙江师範大学联合招收全日制普通本科生,已培养学生540名 。这当中已有多人获得省、市、区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教坛新秀、名师等荣誉称号,约有10%的学生考上研究生、公务员或在高校任职 。他们在各自工作岗位上表现突出 。如96政教班钭利珍同学荣获省高校“教坛新秀”、94中文班叶朝阳同学现为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党委副书记 。与此同时,学院还为社会输送了文秘、文化事业管理高职专科生750多名,高职学生也广受用人单位的好评,近三年来学院就业率均达 95% 以上,2009年毕业生签约率达到了93% 。特色学科省高校A类重点学科——汉语言文字学汉语言文字学是在原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普通语言学、语文教学四个二级学科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 。1997年以现代汉语为主体的“现代汉语语言学”被遴选为首批校级重点学科,同年被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授予“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2000年被批准为省级重点扶植学科,2005年被批准为省级重点学科 。该学科属该校建设时间长、学科基础深厚、梯队较为整齐、学术力量较强的一个人文基础学科 。据有关资料显示:学科组有教授5人,兼职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3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8人 。主持国家级、省级科研、教研项目12项,获国家、省部级优秀成果奖等14项,出版专着、教材等30多部,在《语言研究》、《古汉语研究》、《语文研究》、《修辞学习》、《语言文字套用》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30余篇 。曾成功举办三次全国性学术研讨会:2003年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套用学术研讨会、2007年语言与认知学术研讨会、2009年中国逻辑学会语言逻辑和符号学学术年会,在语言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学科组成员积极参加国际会议、访问、进修,与国内知名学者交流频繁,有稳定的合作渠道 。在长期的建设发展中,该学科已经形成了语言学与套用语言学、语言逻辑、方言学、汉语史、语文教学五个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