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铃铛舞


彝族铃铛舞

文章插图
彝族铃铛舞【彝族铃铛舞】彝族铃铛舞,欲称跳脚,彝语称“恳合呗”,意为灵体告别舞,是彝族人民在祭祀场中演跳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 。此舞在赫章保留着完整形态,尤其以赫章珠市乡最为典型 。铃铛舞具有连歌载舞的,舞者先歌后舞,歌舞相间,舞蹈无音乐伴奏,靠鼓点及舞者摇响手中的铜铃声来统一动作,唢吶只作间隙的吹奏 。通过祭祀活动,跳“恳合呗”,唱祭祀礼仪之歌,以尽子孙之孝,祭奠逝者,安慰生者 。铃铛舞所表现的内容为彝族人民传统的生产生活场景,经过艺术化处理,内容健康,风格朴实 。由于彝族有婚嫁、丧葬皆歌舞的习俗,铃铛舞又具有广泛的民众性,因而得以世代相传,并保持着完好的原生状态 。原始的彝族铃铛舞仅限男性演跳,而现在由于观念更新,女子也加入其中,而且场景不限,节日、喜庆、农闲时都可以演跳 。
2008年6月7日,彝族铃铛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彝族铃铛舞
批准时间:2008年6月7日
非遗级别:第二批国家级
遗产类别:传统舞蹈
遗产编号:Ⅲ-69
申报地区:贵州省赫章县
历史沿革起源“铃铛舞”主要流传在乌蒙山区的彝族聚居区 。通过舞蹈表演的形式加上歌师的诉唱来祭奠死者,是彝族先民在祭祀教化活动时按伦理辈分和长次举行高歌创业公德的骑马战状舞蹈 。滇、夜郎、巴、蜀、黑、白六大侯国,皆为彝族古代先民第三十世君主笃米所分封 。六大侯国又自封有诸多君长列国 。因此,彝族先民经历着频繁的战争,彝族先民在护送阵亡将士时,为了抒发悲痛之情,在途中跳一种战状舞 。
彝族铃铛舞

文章插图
追溯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彝族先民笃尔帝分封六侯的时代 。乌蒙山区的彝族先民尚养良马,辔上骑鞍必配铜铃,世称良马圣地 。那时各个诸侯氏族部落全民皆兵,组建战马队伍,国王首领举行祭祀追悼先王时,部下都要组织120人的兵马队伍和数十人的歌舞队,在祭祀歌舞场上展示骑战风采,热腾整个通宵 。舞动中要摇响手中的马铃控制节奏,“铃铛舞”由此而得名 。有人说铃铛舞的铃声是彝族祖先在战乱中伤亡过大,领头人为安定人心,用马铃铛在手中有节奏的摇响,使后面的队伍相信伤亡人数不大,他们还有再战的能力 。而舞蹈过程中的背托动作则表现彝族先祖在逃亡过程中相互搀扶,艰难前进的过程 。从《铃铛舞》的道具与反映的内容看,有着战争场面描写的寓意,刻画有彝族传统的民族尚武的意识 。作为军事舞蹈,在古代,《铃铛舞》表现的是战斗的场面,舞者以红、白、黑、黄为装饰色而象徵四方将领,手持铃铛以示骑马,同时也用铃声来控制舞步 。祭祀歌舞制度因此普及到村村寨寨 。节庆、祭祖、祭丧场合均开展铃铛舞活动 。演变随后,这种战状舞演变为祭祀告别的舞蹈,成为安抚战死在战场上的战士的灵魂慰济死者的舞蹈 。彝族宗教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崇奉多神,主要是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 。自然崇拜中,最主要是对精灵和鬼魂的信仰 。所以彝族很注重死去人们灵魂的安抚,它用叙述的形式,从歌词上表现死者的生平事迹,同时也用叙述的方式给死者开出一条沿历史上老祖宗的迁徙路线去老祖宗的归宿地的路,好让死者一路上让开荆棘和毛虫的阻挠,顺利到达老祖宗的归宿地,摇响铃铛是通知孤魂野鬼别挡路,铃铛舞的肢体动作力度很大,伴唱的词曲悲壮感人,为的是表现死者亲属沉痛的心情 。而铃铛恰恰也成为祭祀中主要的道具 。在丧事中使用铜铃和马铃串,有与死者灵魂沟通之意 。在很多民族中,巫师也多用铃铛,如朝鲜族巫师用铜铃与神沟通,又如满足萨满行巫术时也系腰铃,这些都用铃声作为与神灵沟通的手段 。加上之前所说“铃铛舞”本来是战斗时鼓舞士气和悼念死者的舞蹈,所以其成为祭祀舞蹈合乎情理 。祭祀活动中,跳“恳合呗”,唱祭祀礼仪之歌,以尽子孙之孝,祭奠逝者,安慰生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