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是什么意思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写道——“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白露这个节气,那你知道白露是什么意思吗?接下来就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白露是什么意思
白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当太阳到达黄经一百六十五度时为白露节气 。白露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 。露水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 。所以,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 。
这时,人们就会明显地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过,而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了 。昼夜温差可达十多度 。阳气是在夏至达到顶点,物极必反,阴气也在此时兴起 。到了白露,阴气逐渐加重,清晨的露水随之日益加厚,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所以就称之为白露 。
其实,气象学表明,节气至此,由于天气逐渐转凉,白昼阳光尚热,然太阳一归山,气温便很快下降,至夜间空气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滴,非常密集地附着在花草树木的绿色茎叶或花瓣上,呈白色 。
尤其是经早晨的太阳光照射,看上去更加晶莹剔透、洁白无瑕,煞是惹人喜爱,因而得“白露”美名 。
白露的气候特征
鸿雁来
鸿大雁小,自北而来南也,不谓南乡,非其居耳 。
玄鸟归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玄鸟解见春分(春分初候,玄鸟至;燕来也),此时自北而往南迁也,燕乃南方之鸟,故曰归 。
【白露是什么意思】群鸟养羞
三兽以上为群,群者,众也,《礼记》注曰:“羞者,所羹之食 。”养羞者,藏之以备冬月之养也 。羞”是“馐”的本字 。
古代“羞”、“馐”通用 。养羞是汉语词汇,指储藏食物 。《逸周书·时训》:“白露之日鸿雁来,又五日玄鸟归,又五日羣鸟养羞 。”朱右曾校释:“养羞者,蓄食以备冬,如藏珍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