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跳墙的由来

随着我国历史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美食文化也在不断向前发展 。由于我国是一个历史大国,所以我们国家的美食也是多种多样的 。佛跳墙就是我国的一种美食,相信很多人都吃过佛跳墙,那么大家知道佛跳墙是怎么来的吗?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吧!
佛跳墙的来源
佛跳墙原名福寿全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福州官钱局一官员宴请福建布政使周莲,他为巴结周莲,令内眷亲自主厨,用绍兴酒坛装鸡、鸭、羊肉、猪肚、鸽蛋及海产品等10多种原、辅料,煨制而成,取名福寿全 。周莲尝后,赞不绝口 。
后来,衙厨郑春发学成烹制此菜方法后加以改进,到郑春发开设“聚春园”菜馆时,即以此菜轰动榕城 。
有一次,一批文人墨客来尝此菜,当福寿全上席启坛时,荤香四溢,其中一秀才心醉神迷,触发诗兴,当即漫声吟道:“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 。从此即改名为佛跳墙 。
1965年和1980年,分别在广州南园和香港,以烹制佛跳墙为主的福州菜引起轰动,在世界各地掀起了佛跳墙热 。各地华侨开设的餐馆,多用自称正宗的佛跳墙菜,招徕顾客 。
佛跳墙的典故
传说是因为福建风俗 。新媳妇出嫁后的第三天,要亲自下厨露一手茶饭手艺,侍奉公婆,博取赏识 。传说一位富家女,娇生惯养,不习厨事,出嫁前夕愁苦不已 。她母亲便把家里的山珍海味都拿出来做成各式菜肴,一一用荷叶包好,告诉她如何烹煮 。
【佛跳墙的由来】谁知这位小姐竟把烧制方法忘光,情急之间就把所有的菜一股脑儿倒进一个绍酒坛子里,盖上荷叶,撂在灶头 。第二天浓香飘出,合家连赞好菜,这就是“十八个菜一锅煮”的“佛跳墙”的来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