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遗产


工业遗产

文章插图
工业遗产【工业遗产】工业遗产具体指:“凡为工业活动所造建筑与结构、此类建筑与结构中所含工艺和工具以及这类建筑与结构所处城镇与景观、以及其所有其他物质和非物质表现,均具备至关重要的意义……工业遗产包括具有历史、技术、社会、建筑或科学价值的工业文化遗蹟,包括建筑和机械,厂房,生产作坊和工厂矿场以及加工提炼遗址,仓库货栈,生产、转换和使用的场所,交通运输及其基础设施以及用于住所、宗教崇拜或教育等和工业相关的社会活动场所 。”(根据《下塔吉尔宪章》中阐述的工业遗产定义)工业遗产保护的兴起 。
2018年1月,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一批)名单发布 。
基本介绍中文名:工业遗产
外文名:Industrial heritage
作用:纪念、教育、文化或象徵
包括範围:有特殊意义的工业遗蹟
价值:文化,社会,经济价值
词语概念《下塔吉尔宪章》中阐述的工业遗产定义反映了国际社会关于工业遗产的基本概念:“凡为工业活动所造建筑与结构、此类建筑与结构中所含工艺和工具及这类建筑与结构所处城镇与景观,以及其所有其他物质和非物质表现,均具备至关重要的意义”;“工业遗产包括具有历史、技术、社会、建筑或科学价值的工业文化遗蹟,包括建筑和机械,厂房,生产作坊和工厂,矿场以及加工提炼遗址,仓库货栈,生产、转移和使用的场所,交通运输及其基础设施,以及用于居住、宗教崇拜或教育等和工业相关的社会活动场所” 。由此可见,工业遗产无论在时间、範围还是内容方面都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 。包含内容在内容方面,狭义的工业遗产主要包括作坊、车间、仓库、码头、管理办公用房以及界石等不可移动文物;工具、器具、机械、设备、办公用具、生活用品等可移动文物;契约契约、商号商标、产品样品、手稿手札、招牌字号、票证簿册、照片拓片、图书资料、音像製品等涉及企业历史的记录档案 。广义的工业遗产还包括工艺流程、生产技能和与其相关的文化表现形式,以及存在于人们记忆、口传和习惯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因此,工业遗产是在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留存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和 。近年来,工业遗产的概念在继续扩大,其中“工业景观”的提出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实施广泛的工业景观调查和保护计画 。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主席伯格伦(L. Bergeron)教授指出:工业遗产不仅由生产场所构成,而且包括工人的住宅、使用的交通系统及其社会生活遗址等等 。但即便各个因素都具有价值,它们的真正价值也只能凸显于它们被置于一个整体景观的框架中;同时在此基础上,我们能够研究其中各因素之间的联繫 。整体景观的概念对于理解工业遗产至关重要 。”价值历史价值工业遗产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它们见证了工业活动对历史和今天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工业遗产是人类所创造并需要长久保存和广泛交流的文明成果,是人类文化遗产中与其他内容相比毫不逊色的组成部分 。忽视或者丢弃这一宝贵遗产,就抹去了城市一部分最重要的记忆,使城市出现一段历史空白 。而更好地保护工业遗产,发掘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将使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更加充实 。同时,这些深刻变革的物质证据对人们认识工业活动的产生和发展,研究某类工业活动的起步和过程具有普遍的价值 。科技价值工业遗产具有重要科技价值 。它们见证了科学技术对于工业发展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工业遗产在生产基地的选址规划、建筑物和构造物的施工建设、机械设备的调试安装、生产工具的改进、工艺流程的设计和产品製造的更新等方面具有科技价值 。保护好不同发展阶段具有突出价值的工业遗产,才能给后人留下相对完整的工业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轨迹,提高对科技发展史的研究水平 。而保护某种特定的製作工艺或具有开创意义的範例,则更具有特别的意义 。艺术价值工业遗产具有重要艺术价值 。它们见证了工业景观所形成的无法替代的城市特色 。认定和保存有多重价值和个性特点的工业遗产,对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维护城市历史风貌、改变“千城一面”的城市面孔、保持生机勃勃的地方特色,具有特殊意义 。工业遗产虽然不能像一般艺术作品一样进行观赏,但是,城市的差别性关键在于文化的差别性,工业遗产的特殊形象成为众多城市识别的鲜明标誌,作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无时不在提醒人们城市曾经的辉煌和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城市居民留下更多的嚮往 。一些国家和地区充分认识到工业遗产的这一重要价值,将其作为一种文化资源,走出了与满足社会文化需求相结合进行工业遗产保护的路子 。文化价值今天,国际社会正在不断地鼓励多样化地理解文化遗产的概念和评价文化遗产价值的重要性 。人们开始认识到,应将工业遗产视作普遍意义上的文化遗产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保护工业遗产就是保持人类文化的传承,培植社会文化的根基,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经济价值工业遗产具有重要经济价值 。它们见证了工业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带动作用 。工业的形成与发展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可以避免资源浪费,防止城市改造中因大拆大建而把具有多重价值的工业遗产变为建筑垃圾,有助于减少环境的负担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同时,保护工业遗产能够在城市衰退地区的经济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保持地区活力的延续性,给社区居民提供长期稳定的就业机会 。通过对城市中的工业遗产重新进行梳理、归类,在合理利用中为城市积澱丰富的历史底蕴,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保留工业遗产的物质形态,弘扬工业遗产的文化精神,既能为后世留下曾经承托经济发展、社会成就和工程科技的历史形象记录,也能为城市经济未来发展带来许多思考和启迪,更能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 。社会价值工业遗产具有重要社会价值 。它们见证了人类巨大变革时期社会的日常生活 。工业活动在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取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工业遗产记录了普通劳动民众难以忘怀的人生,成为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基础,构成不可忽视的社会影响 。工业遗产中蕴含着务实创新、兼容并蓄,励精图治、锐意进取,精益求精、注重诚信等工业生产中铸就的特有品质,为社会添注一种永不衰竭的精神气质 。因此,工业遗产不仅承载着真实和相对完整的工业化时代的历史信息,帮助人们追述以工业为标誌的近现代社会历史,帮助未来世代更好地理解这一时期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而且,保护工业遗产是对民族历史完整性和人类社会创造力的尊重,是对传统产业工人历史贡献的纪念和其崇高精神的传承 。同时,工业遗产对于长期工作于此的众多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及其家庭来说更具有特殊的情感价值,对它们加以妥善保护将给予工业社区的居民们以心理上的稳定感 。存在问题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农业社会时代那些历史悠久的文化遗存作为文化遗产悉心加以保护,而对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保护则重视不够,特别是其中的工业遗产更少得到人们的认同和保护,其价值尚未得到广泛认可 。目前世界各地的工业遗产正面临着毁坏和遗弃以及掠夺式开发导致的严重威胁 。在我国,随着城市化步伐的逐步加快,对工业遗产在拆与保、遗弃与利用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碰撞 。儘管近年来一部分工业遗产开始被列入保护之列,但是受法律保护的工业遗产项目仅占应纳入保护内容中的很小一部分,也就是在最近才开始在少数城市启动了工业遗产的普查认定和保护规划制定,而大部分城市,特别是一些传统工业城市,尚未将工业遗产保护纳入文化遗产保护範畴,缺乏对工业遗产的总体评价 。我们看到由于大量传统工业先后遭遇行业衰退和逆工业化过程,房地产开发随之跟进,为了有限的商业利益,不惜将一些经历战争磨难和文化浩劫而倖存下来的优秀工业遗产遗弃或拆毁 。现在人们开始注意保护数千年、数百年前祖先创造的历史遗存,而往往忽略几十年前在我们父辈或者我们自己手中创造的文化遗存,忽视保护历史的延续性 。正像我们曾经不文明地对待文物古蹟和历史文化街区一样,今天又正在迅速毁掉工业社会时代留下的文化遗产,使一些作为人类智慧结晶的工业遗产岌岌可危 。另一方面,现代工业遗产正面临着技术不断更新或更替所带来的冲击 。与其他古蹟遗址不同的是,不断延续的工业活动迫使此类工业遗产与不断向前发展的生产方式相适应,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开发套用和产品迅速地更新换代也使工业遗产更为脆弱,极易受到损害 。证明工业发展深刻变革的物证材料对人类而言具有广泛的价值,我们必须认识到保护这类技术和产品迅速更新换代的生产领域的工业遗产的重要性 。因此,在城市更新和产业发展过程中,如何对待工业遗产已经成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课题 。保护探索目前,国际社会对于工业遗产保护逐渐形成良好氛围,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保护工业遗产,在制定保护规划的基础上,通过合理利用使工业遗产的重要性得以最大限度的保存和再现,增强公众对工业遗产的认识 。在推动地区产业转型,积极整治环境,重塑地区竞争力和吸引力,带动经济社会复甦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 。套用一些城市对于已经失去原有功能的工厂、码头等遗址,没有採取简单粗暴地全部推倒重建的办法,而是通过合理利用,不断为社会提供综合效益 。如美国旧金山的原朱古力工厂、奥地利维也纳的原煤气工厂等,今日均成为市民和来访者们喜爱的游乐和购物中心 。近年来,由于製造业经济大量向金融、物流、中介、研发等方向转型,所以许多适宜的厂房、仓库被利用为办公用房,展现出工业遗产与其他古代文化遗产相比具有更加广泛的利用空间 。一些艺术家工作室、时装设计室、艺术画廊、工艺品店、律师事务所、牙医诊所、商业推广公司、旅游公司、中介谘询机构、产品研发机构、小型展销场所等也都在工业建筑中找到了理想空间 。同时人们对于这些工业建筑的文化信息和传统风貌格外珍爱,适度地改造往往仅限于室内,如增加隔热保温措施、进行内部水电改造、添加卫生设施、房间结构加固及装修等,而对于工业建筑的外观和格局及室外环境儘可能保持原貌,以提醒人们这些工业建筑和设施不同寻常的历史和不可替代的价值 。理论在工业遗产保护理论上一些国家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澳大利亚所制定的《巴拉宪章》为文物建筑寻找“改造性再利用”(Adaptive Reuse)的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在工业遗产保护项目上加以推广 。“‘改造性再利用’关键在于为某一建筑遗产找到恰当的用途,这些用途使该场所的重要性得以最大限度地保存和再现,对重要结构的改变降低到最低限度并且使这种改变可以得到复原” 。由此看来,《巴拉宪章》所定义的“改造性再利用”指的是对某一场所进行调整使其容纳新的功能,这种做法因没有从实质上削弱场所的文化意义而受到鼓励推广 。与世界很多国家一样,我国各地也遗留下不少工业遗产 。如何评估这笔珍贵遗产并妥善保护、永续利用,已成为文化遗产保护又一个极为紧迫的问题 。同时人们也高兴地看到,许多具有远见卓识的地方政府,在大力推进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重视工业遗产保护,取得了令人称道的业绩 。洛阳遗产工业遗产街”是指“一五”期间,前苏联在洛援建重点工程时建造的厂房和生活区等,主要包括一拖、中铝洛铜等企业的厂房以及涧西区2号街坊、10号街坊、11号街坊等苏式建筑 。2010年10月,第三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活动启动,涧西工业遗产街被洛阳市文物部门列为洛阳市的申报对象 。2011年4月,经专家评审团评议,涧西工业遗产街从全国400多条街道中脱颖而出,入选15强,进入公众投票环节 。5月底,最终入选的10条街道名单揭晓,涧西工业遗产街名列其中 。在三届评选活动中评选出的30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涧西工业遗产街是唯一入选的工业遗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