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本目禾本科植物 狗尾草


禾本目禾本科植物 狗尾草

文章插图
狗尾草(禾本目禾本科植物)【禾本目禾本科植物 狗尾草】狗尾草(学名:Setaria viridis (L.) Beauv.) , 一年生 。根为须状 , 高大植株具支持根 。秆直立或基部膝曲 。叶鞘鬆弛 , 无毛或疏具柔毛或疣毛;叶舌极短;叶片扁平 , 长三角状狭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 。圆锥花序紧密呈圆柱状或基部稍疏离;小穗2-5个簇生于主轴上或更多的小穗着生在短小枝上 , 椭圆形 , 先端钝;第二颖几与小穗等长 , 椭圆形;第一外稃与小穗第长 , 先端钝 , 其内稃短小狭窄;第二外稃椭圆形 , 顶端钝 , 具细点状皱纹 , 边缘内卷 , 狭窄;鳞被楔形 , 顶端微凹;花柱基分离;叶上下表皮脉间均为微波纹或无波纹的、壁较薄的长细胞 。颖果灰白色 。花果期5-10月 。
产中国各地;生于荒野、道旁 , 为旱地作物常见的一种杂草 。原产欧亚大陆的温带和暖温带地区 , 现广布于全世界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 。其秆、叶可作饲料 , 也可入药 , 治痈瘀、面癣;全草加水煮沸20分钟后 , 滤出液可喷杀菜虫;小穗可提炼糠醛 。
(概述图片来源:)
基本介绍中文学名:狗尾草
拉丁学名:Setaria viridis (L.) Beauv.
别称:毛毛狗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亚科:黍亚科
族:黍族
属:狗尾草属
种:狗尾草
命名者及年代:(L.) Beauv. , 1817
形态特徵一年生 。根为须状 , 高大植株具支持根 。秆直立或基部膝曲 , 高10-100厘米 , 基部径达3-7毫米 。叶鞘鬆弛 , 无毛或疏具柔毛或疣毛 , 边缘具较长的密绵毛状纤毛;叶舌极短 , 缘有长1-2毫米的纤毛;叶片扁平 , 长三角状狭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 , 先端长渐尖或渐尖 , 基部钝圆形 , 几呈截状或渐窄 , 长4-30厘米 , 宽2-18毫米 , 通常无毛或疏被疣毛 , 边缘粗糙 。圆锥花序紧密呈圆柱状或基部稍疏离 , 直立或稍弯垂 , 主轴被较长柔毛 , 长2-15厘米 , 宽4-13毫米(除刚毛外) , 刚毛长4-12毫米 , 粗糙或微粗糙 , 直或稍扭曲 , 通常绿色或褐黄到紫红或紫色;小穗2-5个簇生于主轴上或更多的小穗着生在短小枝上 , 椭圆形 , 先端钝 , 长2-2.5毫米 , 铅绿色;第一颖卵形、宽卵形 , 长约为小穗的1/3 , 先端钝或稍尖 , 具3脉;第二颖几与小穗等长 , 椭圆形 , 具5-7脉;第一外稃与小穗第长 , 具5-7脉 , 先端钝 , 其内稃短小狭窄;第二外稃椭圆形 , 顶端钝 , 具细点状皱纹 , 边缘内卷 , 狭窄;鳞被楔形 , 顶端微凹;花柱基分离;叶上下表皮脉间均为微波纹或无波纹的、壁较薄的长细胞 。染色体2n=18(Avdulov, Krishnaswamy, Tateoka):颖果灰白色 。花果期5-10月 。主要亚种
禾本目禾本科植物 狗尾草

文章插图
巨大狗尾草巨大狗尾草(拟)(亚种)Setaria viridis(L.) Beauv. subsp.pycnocoma(Steud. ) Tzvel.与原亚种的主要区别为植株粗壮高大 , 约60-90厘米 , 基部数节具不定根 , 基部茎约7毫米 。叶鞘较松 , 上部不太包秆 , 无毛 。产中国多省区;生于海拔2700米以下的山坡、路边、灌木林 。欧洲、亚洲中部、西伯利亚、乌苏里和日本也有分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