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落採矿法


崩落採矿法

文章插图
崩落採矿法【崩落採矿法】崩落採矿法是一种回採过程中,不分矿房矿柱,随回採工作面推进,以强制或自然崩落的围岩充填採空区,以实现采场地压管理的採矿法 。沿矿体边界挖有环形运输巷道;在矿体的上盘或下盘开挖切割巷道形成切割空间,在堑沟中向上凿钻扇形炮孔进行爆破,后退回採,其特徵在于运输巷道和堑沟巷道,通过切割槽连通环形运输巷道和装矿巷道,简化了采场结构,实现了一巷道多种用途,减少了採掘工作量,降低了採矿成本,和科学管理地压的一种新方法 。
基本介绍中文名:崩落採矿法
外文名:stope caving method
优点:实现了一巷道多种用途
分类:壁式崩落法、分层崩落法
出现时间:19世纪90年代
学科:採矿工程
概述带假顶低分段的分段崩落採矿法于19世纪90年代首先用于美国 。分层崩落採矿法使用得更早 。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使用崩落採矿法,1990年主要地下有色金属矿山用崩落採矿法采出的矿石占37.8% 。1991年大型地下铁矿用崩落採矿法采出的矿石占98.46% 。崩落採矿法的发展趋势是:分层崩落採矿法将有一部分被下向分层充填採矿法等代替,简化有底柱分段崩落採矿法和阶段崩落採矿法的结构,增大无底柱分段崩落採矿法的分段高度和回採进路间距,目的是提高开採作业的机械化水平和减小采準工作量 。方法类别崩落採矿法分为单层崩落採矿法、分层崩落採矿法、分段崩落採矿法和阶段崩落採矿法 。在单层崩落採矿法和分层崩落採矿法中,围岩滞后崩落或被假顶隔离,崩落岩石不覆盖崩下矿石;在分段崩落採矿法和阶段崩落採矿法中,崩落的矿石直接被崩落岩石覆盖或侧面包围,放矿时二者同时向放矿口运动,随意放矿会引起崩落岩石提前大量混入矿石中 。壁式崩落法适用于开採顶板不够稳固,厚度不大的缓倾斜层状矿床 。它的特点是一次开採矿体全厚 。根据工作面的布置形式,壁式崩落法分为:长壁崩落法、短壁崩落法和进路崩落法 。分层崩落法将矿块在垂直方向划分为小于3m的分层,自上而下逐层回採 。回採工作在假顶保护下进行 。本法的缺点是:木材消耗量大,工序複杂,劳动生产率低,成本高,通风条件差;优点是贫化率低(约3~5%),回收率高(可达90~95%) 。过去曾广泛套用,现在已逐步由其他高效採矿方法取代,套用比例很小 。阶段崩落法特点是在阶段全高上藉助凿岩爆破或重力崩落矿石,并在崩落覆盖岩层下通过矿块的底部结构放出矿石 。阶段崩落法分阶段强制崩落法和阶段自然崩落法 。崩落採矿法特点(1) 崩落法不再把矿块划分为矿房和矿柱,而是以整个矿块作为一个回採单元,按一定的回採顺序,连续进行单步骤回採 。(2) 在回採过程中,围岩要自然或强制崩落,矿石是在复盖岩石的直接接触下放矿 。因此,这种採矿方法对放矿进行科学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3) 崩落法的开採是在一个阶段内从上而下进行的 。与空场採矿法不同 。崩落採矿法能实现单步骤连续回採,消除回採矿柱时安全条件差、损失与贫化大的弊端一但其首要前提条件是地表允许陷落,而且由于放矿是在覆盖岩石下进行的,总体损失与贫化率较高,因此,一般适应于价值不高的矿体或低品位矿体的回採 。适用条件一般地讲,崩落法对矿体赋存条件,矿岩的物理力学性质等都具有比较广泛的适应範围 。理想的适用条件是——上盘围岩能呈块状自然崩落,矿石中等以上稳固的急倾斜原矿体 。地表允许塌落是使用这种方法的必要前提 。由于这种方法在开採时矿石损失贫化大,因而它不用于开採高价、高品位的矿床 。根据需要对无底柱分段崩落採矿方法做详细的讲述 。崩落採矿法是以崩落围岩来实现地压管理的採矿方法 。即在回採单元中,与崩落矿石的同时或稍后,强制(或自然)崩落围岩,用以填充採空区,来控制和管理地压 。本法在回採过程中,不再将回採单元划分为矿房、矿柱, 而是连续进行的单步骤回採,不但没有回採矿柱的任务,也无需另行处理採空区 。这类採矿法具有生产效率高、作业安全、使用灵活等优点,故在生产实践中,使用也较广泛 。使用本法的前提条件,是地表允许陷落 。对矿体的赋存条件、矿石和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等方面,由于採矿方法的方案多,故其适应範围比较广泛 。崩落区管理对矿体围岩崩落引起的山崩和地表塌陷区汇水的管理 。在陡峭高山区,围岩崩落容易引起山崩 。山崩时滚石将破坏建筑物和堵塞河流等 。为了避免可能发生的灾害,需要系统观测有关部位的岩石的应力和应变,以及地形变化,并对灾害及时预报和採取防治措施 。对于汇水面积大、降水量大和地表黄土层厚的矿山,地表水和它所携带的黄泥将从塌陷区流入井下面引起灾害,应採取防水、排水、剥离黄土和向塌陷区回填废石等措施 。回填废石时,需将废石表面压实,并使废石表面有一个能使水流走的斜坡 。崩落岩石层对于单层崩落採矿法,崩落岩石层厚度应等于被崩落岩石层厚度加上矿体厚度,即被崩落的整体岩石层在崩落时碎胀所形成的厚度应等于矿体厚度 。只有这样,崩落的岩石层才能支撑到上面岩层,从而减轻回採工作空间中支柱所承受的顶板压力 。对于分层崩落採矿法,为了保护假顶不被冒落的大块覆盖岩石冲击破坏,一般应留8~10m厚的崩落岩石层 。当围岩崩落未达到地表时,为防止围岩大量崩落所产生的空气冲击波造成事故,对于分层崩落採矿法、分段崩落採矿法和阶段崩落採矿法,崩落岩石层厚度不宜小于20m 。在向崩落岩石挤压爆破矿石的条件下,为了不使矿石崩到崩落岩石层上面,崩落岩石层厚度不应小于被挤压爆破矿石层的高度 。崩落岩石层的形成方法有:(1)自然崩落採空区围岩 。(2)以切割槽或空场为补偿空间进行中深孔爆破或深孔爆破 。(3)在由露天开採转入地下开採时,用深孔或硐室爆破边坡上的岩石或向空场中充填废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