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


甘肃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

文章插图
甘肃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甘肃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甘肃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建立于1985年,20年来,依靠学院各级领导的支持以及全体教职工的勤奋努力,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和临床实力,有一批享誉海内外的针灸界资深教授于教学临床一线执教指导 。
基本介绍中文名:甘肃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
创办时间:1985年
知名校友:不详
系主任:何天有
系副主任:方晓丽
党总支书记:马全伟
师资力量全系现有专兼职教师23人,其中副教授以上12人,现有硕士生导师7人,一批年轻的硕士新秀正在崛起 。已形成一支业务水平过硬,职称比例适当,年龄梯队合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专业设定针灸推拿系专业设定包括针灸专业硕士,针灸推拿专业,医学美容等专业方向 。20年来,共培养针灸推拿专科生450余人,医学美容专科生96人,针灸推拿本科生830余人,针灸推拿硕士研究生51人,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研率达30%左右,在35名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中,已有近20人考取博士研究生 。教学成果本学科教师近几年在公开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其中国家级的14篇,省级的62篇,出版或参加医学着作15部,完成科研课题24项,其中获厅局级以上奖9项,转让后被採用的科研成果6项,获教学成果奖5项 。承担着各级科研课题8项 。针灸是中医走向世界的排头兵 。针灸推拿系是甘肃中医学院国际合作和对外交流的重要视窗 。近二十年来,针灸推拿系专家学者被多次应邀前往日本、新加坡、美国及东南亚各国开展教学、医疗等学术交流,取得了圆满成功 。培养瑞典、挪威、荷兰、美国、日本等国外留学生30余人 。教学特色为了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需要,培养具有中国文化底蕴和现代科学知识结构的外向型、複合型人才,针灸推拿系开展了全面的教学改革,在课程设定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构想与实践,在全国範围内已具备了针灸推拿系教学优势和特色 。基础教学方面,通过教材建设和引入直观化,形象化教学手段,强化了基本理论的学习和掌握 。临床教学方面,通过教学医院的完善和规範化,创造条件让学生早临床,多临床,提高临床技能 。现任领导党总支书记 ,系副主任:马全伟系副主任:方晓丽系主任:何天有专业培养针灸推拿学专业培养目标具有中医药基础理论知识,针灸推拿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能进行中医临床病症的辨证论治和针灸推拿科常见疾病的诊治;具有专业外语笔译能力;能顺利阅读古典医籍;具有现代医学知识;具有能主动获取知识,及时了解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前沿动态的能力;能在各级中医院、中医科研机构及综合性医院作为学术骨干后备力量从事中医针灸推拿医疗和科学研究工作 。主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诊断学 人体解剖学中医内科学 针灸治疗学 针灸医籍选生理学 经络学 腧穴学 刺灸学 实验针灸学气功学 推拿学 急诊医学 专业英语(开设40余门课程)毕业生适用方向各级各类医院各级医药教学单位中医药科研机构各级各类康复保健机构医学美容专业介绍培养目标具有中医药基础理论知识,医学美容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对美容临床常见病通过辨证论治,採取各种手段(以中医药为主)进行治疗;具有专业书写病历能力;具有现代医学知识;具有能主动获取知识,及时了解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前沿动态的能力;能在各级医院、美容院以及各种美容服务行业从事美容医疗、保健等工作、并能作为学术骨干后备力量从事医学美容科学研究工作 。主要课程中医学基础 中药与方剂学 针灸学 美容化妆学美容化妆品学 美容皮肤科学 美容药物学美容外科学 中医美容学基础 中医美容套用技术医学美容套用技术 医学美容艺术基础 美容管理(开设30余门课程)毕业生适用方向各级各类医院各级美容机构各级各类康复保健机构刺法灸法学刺法灸法学是以各种针灸技术的操作方法、临床套用及作用原理为主要内容的针灸分支学科,是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内容主要包括针法、灸法,以及在此基础发展起来的各种腧穴特种治疗技术等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临床各种针灸技术的操作方法,熟悉和了解古今各种针灸技术方法的作用原理和临床套用情况 。根据这些技术方法在刺激方法、治疗作用和主治範围上的特点,根据病症性质、证候类型、腧穴部位、患者体质及治疗要求等具体情况,灵活地运用于临床 。一、基本情况1985年,我校设立针灸推拿专业,开设了本课程 。在针灸推拿系主任、针灸教研室主任郑魁山教授的带领下,针灸教研室教师根据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统编教材《针法灸法学》制定了教学大纲,建起了针灸教学实验室 。在同类学校的教研活动中,不论是教师配备,还是师资教学和学术水平,我校都处在领先地位 。。教研室共有教师7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2人,助教2人 。获硕士学位4人,全部任授课教师,高职称教师上课率达到100% 。本学年课程组共承担授课任务158学时 。教研室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 。二、 教学水平(一) 教学改革针灸基础教研室根据课程特点设有明确的教学改革计画、得力的改革措施及改革总结,并建立相关课程建设计画,做到有记录、有实效,执行状况良好,能满足《刺法灸法学》教学需要 。针灸基础教研室能够每两周进行一次教研活动,依据活动计画,总结教学成果,研讨教学经验,并做到每次都有活动记录,效果明显 。教研室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改革,定期建立并修订教学大纲并根据大纲编写规範、系统、完整和高水平的教案,使用自编教材和教学辅导材料,改变单一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使用模型、挂图、CAI课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后期临床教学中进行理论知识的强化 。形成一套直观、生动、形象化、易于掌握的理论、实践体系 。(二)教学研究1.研究课题、成果与论文: 发表教学论文1篇 。有效地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2.己鉴定学术成果:5项 。研究项目成果己套用临床,为广大患者服务 。己发表国家级学术论文12篇、己发表省部级学术论文17篇 。三、 教材建设使用教育部的规划教材,教材名称:《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刺法灸法学》(六版及新世纪教材) 。自编教材;教材名称:《传统刺法学》四、课程特色刺法灸法学是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灸推拿专业的主干课,为介于经络学、腧穴学与针灸治疗学之间的桥樑 。它集合古今刺法灸法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为一书,是针灸推拿专业的基础课,也是一门重要的临床技能课,有很强的实用性 。多年的临床教学实践使我们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我们认识到必须以理论结合实践为中心思想来进行课程建设 。把本学科理论和技术的新进展融入理论和实践教学中 。本课程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操作的训练,学生能较好的运用各种针法、灸法、拔罐等针灸操作技术,为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并且在操作实践中深化了理论,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上得到全面发展 。针灸基础教研室全体教师通过定期的教学研究活动,总结经验,採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启发学生,通过临床示教,学生们相互间实践练习,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有了形象的概念,深刻了认识 。CAI课件的套用更加深了学生的对本课程的掌握 。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结合使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定期的临床实践也强化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 。理论结合实践是我教研室课程建设指导思想,同时,也是针灸学教学改革的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