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肥料


新型肥料

文章插图
新型肥料【新型肥料】所谓新型肥料应该是有别于传统的、常规的肥料 , 我国科技部和商务部《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品目录》(2003)中有关新型肥料目录就包括複合型微生物接种剂;複合微生物肥料;植物促生菌剂;秸秆、垃圾腐熟剂;特殊功能微生物製剂;控、缓释新型肥料生物有机肥料有机複合肥植物稳态营养肥料等 。新型肥料与常肥料的区别关键在于一个“新”字 , 而一个事物的“新”与“旧”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 , 也就是说 , 现在的新型肥料 , 用不了多久可能也就成为常规肥料了 。而现在的常肥料也是由当年的新型肥料经多年套用而稳定下来的 。耕耘肥业是我国首家研发新型肥料的单位 。
基本介绍中文名:新型肥料
提出单位:我国科技部和商务部
提出年:2003
相关档案:《鼓励外商投资产品目录》
定义首先 , 无论是新型肥料还是常规肥料 , 其本质必须是肥料 , 离开肥料 , 则无从谈起所谓的“新”与“旧” 。限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1998年公布的土壤学名词 , 所谓肥料 , 是指“提供植物养分为主要功用和部分兼有改善土壤性质的物料” 。我国的国家标準《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术语》(GB/T6274-1997)中把肥料定义为“以提供植物养分为其主要功效的物料” 。根据以上术语 , 植物激素类(如蕓薹素、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和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属于肥料之列 , 声、光、电、磁等物理因素更不是肥料 , 如磁肥的名称是不正确的 。因此将诸如此类的物料称之为新型肥料是站不住脚的 。第二 , 新型肥料有别于常规肥料 , 必需突出一个“新”字 。对“新”字的理解 , 我认为应该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或其中的某个方面:(1)功能拓展或功效提高 , 如肥料除了提供养分作用以外还具有保水、抗寒、抗旱、杀虫、防病等其他功能 , 所谓的保水肥料、药肥等均属于此类 , 此外 , 採用包衣技术、添加抑制剂等方式生产的肥料 , 使其养分利用率明显提高 , 从而增加施肥效益的一类肥料也可归于此类 。(2)形态更新 , 是指肥料的形态出现了新的变化 , 如除了固体肥料外 , 根据不同使用目的而生产的液体肥料、气体肥料、膏状肥料等 , 通过形态的变化 , 改善肥料的使用效能 。(3)新型材料的套用 , 其中包括肥料原药、肥料添加剂、助剂等 , 使肥料品种呈现多样化、效能稳定化、易用化、高效化 。(4)运用方式的转变或更新 , 针对不同作物、不同栽培方式等特殊条件下的施肥特点而专门研製的肥料 , 儘管从肥料形态上、品种上没有过多的变化 , 但其侧重于解决某些生产中急需克服的问题 , 具有针对性 , 如沖施肥、叶面肥等 。(5)间接提供植物养分 , 某些物质本身并非植物必须的营养元素 , 但可以通过代谢或其他途径间接提供植物养分 , 如某些微生物接种剂、VA菌根真菌等 。第三 , 当前有些新型肥料仍处于前期预研阶段 , 技术还不成熟 , 距离产业化生产还有较大距离 , 套用效果也不稳定 , 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套用试验证明 , 因此距大规模推广和实际套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需要开展大量的工作 。但市场上鱼龙混杂 , 某些非法企业以新型肥料为名 , 炒作概念 , 误导消费者 。此外 , 也存在着对某些新型肥料品种的功效夸张宣传问题 , 影响农产正常购肥、用肥行为 。作为消费者应当仔细甄别 , 切忌一味求新、求异 , 忽视肥料的实际套用效果 , 对没有把握的新型肥料应多作谘询 , 在专家指导下科学使用 , 或者进行必要的肥效试验后进行推广套用 。第四 , 纵观欧美各国肥料使用现状 , 当前仍以常规肥料占绝大多数 。新型肥料只是在某些特殊作物、特殊土壤上或者在其他的具体条件下进行套用 。我国政府支持新型肥料的研究是极为必要的 , 是促进肥料品种多元化、提高施肥效益的重要手段 。从当前生产实践来看 , 肥料工作的重点还是应该放在提高科学施肥水平上 , 完善施肥技术、推广平衡施肥理念至关重要 , 常规肥料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是肥料套用的主流 。新型肥料的研製、生产与推广需要稳步发展 , 不能急于求成 。条件新型肥料必须适应市场需求 , 新近开发生产的产品 , 同时全部或部分符全下列条件:(1)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为作物提供必需的营养成分;(2)调节土壤酸硷度、改良土壤结构、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生物化学性质;(3)调节或改善作物的生长机制;(4)改善肥料品质和性质或能提高肥料的利用 。类别新型肥料做为新开发的产品 , 它的发展速度和前景相当广泛 。市场上存着多种新型肥料 , 但按其本身性质和功能可以分为一下几类:专用配方肥 通常称为配方肥 , 是在测土配方施肥工程实施过程中研製开发的新型肥料 。配方肥是复混肥料生产企业根据土肥技术推广部门针对不同作物需肥规律、土壤养分含量及供肥性能制定的专用配方进行生产的 , 可以有效调节和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 , 并有针对性地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 , 作物缺什幺元素补充什幺元素 , 需要多少补多少 , 将化肥用量控制在科学合理的範围内 , 实现了既能确保作物高产 , 又不会浪费肥料的目的 。商品有机肥 以畜禽粪便、秸秆和蘑菇渣等富含有机质的资源为主要原材料 , 採用工厂化方式生产的有机肥料 。与农家肥相比 , 养分含量较高 , 质量稳定 , 特别是在生产过程中杀灭了寄生虫卵等有害微生物及杂草籽等的杂物 , 可以大大减少病虫草害的传播 。施用有机肥料 , 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 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 同时对提升农产品品质有一定效果 。用于生产商品有机肥的原料主要有四类:一是鸡、牛、猪等禽畜的粪便;二是蘑菇等食用菌的菌渣;三是蚯蚓粪便;四是经脱水乾化处理的沼渣 。还有个别企业利用污泥或生活垃圾等为原料生产有机肥料 , 这类有机肥料存在着安全隐患 , 违反《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相关规定 , 不能给予登记 。水溶性肥料 是一种可以完全溶于水的多元複合肥料 , 能够迅速地溶解于水中 , 更容易被作物吸收 , 而且其吸收利用率相对较高 , 用于喷滴灌等设施农业 , 实现水肥一体化 , 达到省水省肥省工的效能 。常规水溶性肥料含有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全部营养元素 , 如氮磷钾及各种微量元素等 。施用时 , 可以根据作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需求特点来设计配方 , 避免不必要的浪费;由于肥效快 , 还可以随时根据作物长势对肥料配方做出调整 。微量元素肥料 硼、锌、钼、铁、锰、铜等营养元素 , 作物需要量很少 , 但却不可缺少 。当某种微量元素缺乏时 , 作物生长发育会受到明显的影响 , 产量降低 , 品质下降;过多使用会使作物中毒 , 轻则影响产量和品质 , 严重时甚至危及人畜健康 。微生物肥料 由一种或数种有益微生物活细胞製备而成的肥料 。主要有根瘤菌剂、固氮菌剂、磷细菌剂、抗生菌剂、複合菌剂等 。科学施用微生物肥料 , 对增加土壤肥力、增强作物抗性、提高作物品质具有很好的作用 。缓控释肥料 缓控释肥是一种通过各种调控机制使肥料养分最初释放延缓 , 延长植物对其有效养分吸收利用的有效期 , 使养分按照设定的释放率和释放期缓慢或控制释放的肥料 , 具有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使用量与施肥次数、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作物产品品质等优点 , 使用量较大时 , 也不会出现烧苗、徒长、倒伏等现象 。多维场能浓缩有机肥 多维场能浓缩有机肥由畜禽粪有效萃取物、多种元素有机複合物、植物皂苷有机活性剂、磁铁矿粉等成分科学配方混合 , 乾燥 , 粉碎过筛 , 再经过频率为10MHz高频电场处理製成 。这种有机肥张勇飞和赵冰等专家科研人员经过多年反覆试验研製成功的一种有机肥 。这种有机肥首次将多维场能原理引进肥料生产 , 增加了肥料组分的分子场能 , 它首先体现了高频电场和磁铁矿粉对多种元素複合物的磁化作用 , 从而提高作物对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吸收率;其次也体现了在植物皂苷有机活性剂以水溶状态将具有植物营养作用的肥料元素富集到作物的根系 , 便于植株的吸收利用;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有机农业的生产思想 。施用多维场能浓缩有机肥不但有效提高植物产量 , 同时还有效提高作物产品品质 。多维场能浓缩有机肥可作作物底肥、追肥和叶面喷施肥 。功效与趋势新型肥料的功效是: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为作物提供必需的营养成分、调节土壤酸硷度、改良土壤结构、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调节或改善作物的生长机制;改善肥料品质和性质或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新型肥料的发展趋势与农业发展趋势密切相关 , 随着人口的增长 , 人类对粮食和农产品需求量增多 , 只有加快新型肥料的发展速度 , 才能保证农业生产沿着高产、优质、低耗和高效的方向发展 。1、高效化 。随着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 对新型肥料的养分含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高浓度不仅有效地满足作物需要 , 而且还可省时 , 省工 , 提高工作效率 。2、複合化 。农业生产要求新型肥料要具有多种功效 , 来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 。含有微量元素的複合肥料 , 以及含有农药、激素、除草剂等新型肥料在市场上日趋增多 。3、长效化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 , 对肥料的效能和有效时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肥料要根据作物的不同需求来满足作物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