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玻璃


平板玻璃

文章插图
平板玻璃平板玻璃也称白片玻璃或净片玻璃 。其化学成分一般属于钠钙硅酸盐玻璃,组成範围是:SiO270~73%(重量,下同);Al2O30~3%;CaO6~12%;MgO0~4%;Na2O+K2O12~16% 。它具有透光、透明、保温、隔声,耐磨、耐气候变化等性能 。平板玻璃主要物理性能指标:折射率约1.52;透光度85%以上(厚2毫米的玻璃,有色和带涂层者除外);软化温度650~700°C;热导率0.81~0.93瓦/(米·开);膨胀係数9~10×10-6/开;比重约2.5;抗弯强度16~60兆帕 。
【平板玻璃】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平板玻璃和特种玻璃製造在3类致癌物清单中 。
基本介绍中文名:平板玻璃
外文名:plate glass
别称:白片玻璃或净片玻璃
透明度:透射比85%以上
套用:建筑装修工程
化学成分:钠钙硅酸盐
折射率:约1.52
透光度:85%以上
传统成型方法:手工成型、机械成型
特性:隔声保温;热稳定性差,急冷急热
化学组成生产工艺方法SiO2Al2O3Fe2O3CaOMgONa2OK2OSO3垂直引上法72.0~73.00.5~2.3<0.16.5~8.03.0~4.214.5~15.5<0.3平拉法72.00.6<0.18.0~104.213.0<0.3压延法70.8~72.50.94~1.1<0.18.0~10.53.34~4.213.60.6<0.3浮法72.0~72.21.3~1.5<0.18.2~8.92.9~4.013.4~14.6<0.3分类按厚度可分为薄玻璃、厚玻璃、特厚玻璃;按表面状态可分为普通平板玻璃、压花玻璃、磨光玻璃、浮法玻璃等 。平板玻璃还可以通过着色、表面处理、複合等工艺製成具有不同色彩和各种特殊性能的製品,如吸热玻璃、热反射玻璃、选择吸收玻璃、中空玻璃、钢化玻璃、夹层玻璃、夹丝网玻璃、颜色玻璃等(见新型建筑玻璃、安全玻璃) 。普通平板玻璃:即窗玻璃,一般指用有槽垂直引上、平拉、无槽垂直引上及旭法等工艺生产的平板玻璃 。根据国家标準<<平板玻璃>>(GB11614-2009)的规定,净片玻璃按其公称厚度,可分未2、3、5、6、8、10、12、15、19、22、25毫米共十二种规格 。用于一般建筑、厂房、仓库等,也可用它加工成毛玻璃、彩色釉面玻璃等,厚度在5毫米以上的可以作为生产磨光玻璃的毛坯 。常见地平板有磨光玻璃和浮法玻璃是用普通平板玻璃经双面磨光、抛光或採用浮法工艺生产的玻璃 。一般用于民用建筑、商店、饭店、办公大楼、机场、车站等建筑物的门窗、橱窗及制镜等,也可用于加工製造钢化、夹层等安全玻璃 。
平板玻璃

文章插图
平板玻璃特性平板玻璃具有良好的透视,透光性能好(3mm和5mm厚的无色透明平板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分别为88%和86%),对太阳中近红热射线的透过率较高,但对可见光设定室内墙顶地面和家具、织物而反射产生的远红外长波热射线却有效阻挡,故可产生明显的“暖房效应” 。无色透明平板玻璃对太阳光中紫外线的透过率较低 。平板玻璃具有隔声和一定的保温性能,其抗拉强度远小于抗压强度,是典型的脆性材料 。平板玻璃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通常情况下,对酸、硷、盐及化学试剂及气体有较强的抵抗能力,但长期遭受侵蚀介质的作用也能导致质变和破坏,如玻璃的风化和发霉都会导致外观的破坏和透光能力的降低 。平板玻璃热稳性较差,急冷急热,易发生爆裂 。等级按照国家标準GB11614-2009,平板玻璃根据其外观质量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三个等级 。特点平板的玻璃由于生产的厚度是5mm左右,是一种比较薄的玻璃,其平整度以及厚度相差比较多的,这种平板的玻璃主要套用于普通居民家的玻璃门窗的使用,是一种居用建筑玻璃,经过一定的喷砂、雕磨,再加上一定的腐蚀处理以后,就可以把这种玻璃製作成为屏风、黑板、隔断堵等使用,对于质量比较好的玻璃也可以做为某种深加工的产品来进行使用,比如原片玻璃 。传统製作传统成型方法:平板玻璃的主要成型方法有手工成型和机械成型两种 。手工成型主要有吹泡法、冕法、吹筒法等 。这些方法由于生产效率低,玻璃表面质量差,已逐步被淘汰,只有在生产艺术玻璃时採用 。机械成型主要有压延、有槽垂直引上、对辊(也称旭法)、无槽垂直引上、平拉和浮法等 。压延法是将熔窑中的玻璃液经压延辊辊压成型、退火而製成,主要用于製造夹丝(网)玻璃和压花玻璃 。有槽垂直引上法、对辊法、无槽垂直引上法等工艺基本相似,是使玻璃液分别通过槽子砖或辊子、或採用引砖固定板根,靠引上机的石棉辊子将玻璃带向上拉引,经退火、冷却、连续地生产平板玻璃 。平拉法是将玻璃垂直引上后,藉助转向辊使玻璃带转为水平方向 。这些方法在70年代以前是通用的平板玻璃生产工艺 。新式製作浮法是将玻璃液漂浮在金属液面上製得平板玻璃的一种新方法,是英国皮尔金顿公司于1959年研究成功的新工艺 。它是将玻璃液从池窑连续地流入并漂浮在有还原性气体保护的金属锡液面上,依靠玻璃的表面张力、重力及机械拉引力的综合作用,拉製成不同厚度的玻璃带,经退火、冷却而製成平板玻璃(也称浮法玻璃) 。由于这种玻璃在成型时,上表面在自由空间形成火抛表面,下表面与焙融的锡液接触,因而表面平滑,厚度均匀,不产生光畸变,其质量不亚于磨光玻璃 。这种生产方法具有成型操作简易、质量优良、产量高、易于实现自动化等优点,80年代已被广泛採用 。如果在锡槽内高温玻璃带表面上,设定铜铅等合金作阳极,以锡液作阴极,通以直流电后,可使铜等金属离子迁移到玻璃上表面而着色,称作“电浮法” 。也可以在锡槽出口与退火窑中间,设热喷涂装置而直接生产表面着色的颜色玻璃、热反射玻璃等 。用途不同厚度地平板玻璃其用途也有所差异:(1)3-4mm玻璃 。在称呼玻璃的厚度时,毫米(mm)俗称为“厘” 。我们平时所说的3厘玻璃,就是指厚度3mm的玻璃 。这种规格的玻璃主要用于画框表面 。(2)5-6mm玻璃 。主要用于外墙窗户、门扇等小面积透光造型中 。(3)7-9mm玻璃 。主要用于室内屏风等较大面积但又有框架保护的造型之中 。(4)9-10mm玻璃 。可用于室内大面积隔断、栏桿等装修项目 。(5)11-12mm玻璃 。可用于地弹簧玻璃门和一些活动和人流较大的隔断之中 。(6)15mm以上 。一般市面上销售较少,往往需要订货,主要用于较大面积的地弹簧玻璃门外墙整块玻璃墙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