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下辖镇 高城镇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下辖镇 高城镇

文章插图
高城镇(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下辖镇)【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下辖镇 高城镇】高城镇,地名,较常见,在中国叫高城镇的有:山东省高青县高城镇;湖北省随县高城镇;四川省理塘县高城镇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高城镇
行政区类别:镇
所属地区:山东省高青县东南
电话区号:0533
邮政区码:256300
面积:126.46平方公里
人口:42550人(2017年)
车牌代码:鲁C
耕地面积:5593公顷
基本概况高城镇在西汉时为被阳侯治所 。南北朝孝武帝刘骏侨置渤海郡,被阳城为郡之治所 。北朝齐时为长乐县治 。公元607年(隋大业二年)为高苑县治所,直到民国 。1453年(明景泰四年),始筑高苑城池,设四门,有护城河 。明嘉靖年间,为加强城防,在城墙上修雉堞,并开建小南门 。1757年(清乾隆二十二年),重修四门 。后城池渐废 。名胜古蹟有衮龙桥、龙探井(扳倒井)、大王村古冢、鲁仲连墓、狄城遗址、被阳城遗址等 。名人有秦末义士田横,西汉御史大夫儿宽,抗日烈士马勛臣,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副主任张承先,国画家乍启典,作家邵勇胜等 。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下辖镇 高城镇

文章插图
1948年,高城镇为高青县九区、十区的一部分 。1956年3月,为齐东县高城乡、丁夏乡、李官乡和东刘乡的一部分 。1958年,为高城人民公社,同年秋划归博兴县 。1961年,为高青县高城区 。1971年,复为高城人民公社 。1978年,高城人民公社下设河西、大王、高城、五里、闫马、丁夏、李官7个管区,辖77个生产大队,68个自然村,总人口3.8万人 。1984年6月,撤销高城人民公社,建立高城镇,丁庄乡析出 。1987年2月,行政区划调整,丁庄乡复併入高城镇 。2004年,全镇下设河西、大王、高城、五里、闫马、丁夏、李官7个管区,辖68个自然村,77个行政村,40534人,耕地5593公顷 。基础设施1978年,社队企业非常薄弱,主要有铁木厂、缝纫组、水泥管厂、硫酸厂、食品站、窑厂、建筑队等企业 。1984年,原社办企业改为镇办企业 。1990年,建成镇保鲜厂;1995年,建立淄博田园食品公司;1998年,镇办企业全部改制为个体民营企业 。2000年,在镇西南部建立高青港澳台工业园,成为全县重点工业园区 。2002年,全镇有个体私营工业企业16家,个体工商户1200多家,从业人员1500多人 。至2004年底,全镇有工业企业32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1家,从业人员2500人 。经营範围涉及印染、纺织、造纸、酿造、化工、建筑、农产品加工等26项、80多个品种 。有草编、农机等各类专业村17个 。工业总产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4.84亿元和0.56亿元 。民营企业主要有淄博联怡染整有限公司、淄博联昱纺织有限公司、淄博龙大畜禽有限公司、淄博瑞源橡胶有限公司、淄博龙威化工有限公司、淄博金岭建工有限公司等 。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下辖镇 高城镇

文章插图
高城镇1978年,高城公社驻地聚落呈椭圆形,主街东西走向,占地80公顷,设西关、北关、南县合、北县合、北门里、和平街、东关、东门里8个行政村 。有3纵2横5条大街,皆土筑,房屋多为砖石基、土墙,居住人口3860人 。1979年,公社驻地至蔡旺张田路段罩以沥青路面 。1982年,公社机关整体搬迁至高城西北,办公区为砖石结构平房 。1985年,花博路高城至丁庄路段罩以沥青路面 。1992年,镇政府办公大楼建成投入使用 。1994年西关至花博路建成商贸一条街,高城集从城内迁出 。镇政府驻地内道路全部硬化,邮电支局、信用社、农行办事处、建行、派出所先后建起办公楼,居民投资沿花博路建起商住两用楼 。1998年,按小城镇标準在蔡旺规划高城新区 。以张田路和花博路交汇处为中心进行沿街开发 。至2004年,新区开发面积达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600人,有商住两用楼房56座,农曆四、九有集 。高城二中、镇卫生院蔡旺分院、镇信用社、交警队高城中队、高城工商所、地税高城分局、国税高城分局等坐落在新区内 。1978年,高中1所,有国中7所,国小68所,在校学生6200多人,教职工423人 。有医院1所,医护人员38名 。1986年,实现中国小六配套 。2001年建成市级教育强镇 。2004年,高城镇有初级中学2所,国小7所,幼稚园10所,在校学生3998人,教师283人 。高青县职业中专座落在高城东关 。医院1所,村卫生室77所,医护人员103名 。敬老院1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