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脑立体定向MRI套用解剖图谱


中国人脑立体定向MRI套用解剖图谱

文章插图
中国人脑立体定向MRI套用解剖图谱【中国人脑立体定向MRI套用解剖图谱】《中国人脑立体定向MRI套用解剖图谱》是2009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林志国 。
基本介绍书名:中国人脑立体定向MRI套用解剖图谱
作者:林志国
ISBN: 9787532395590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版权资讯书 名: 中国人脑立体定向MRI套用解剖图谱作 者:林志国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间: 2009ISBN: 9787532395590开本: 16定价: 128.00 元内容简介本图谱为神经外科手术计画的制定及实现人脑立体定向相关靶点的精确定位提供解剖和功能参数,是第一本中国活体人脑立体定向MRI数位化、可视化解剖图谱 。该图谱适用医学院校学生、研究生、神经内外科医师、医学影像学医师、科研人员,特别是从事立体定向神经外科医师使用 。本图谱系套用120例健康中国自愿者人脑立体定向MR图像,在标準的立体定向空间内,製作成的标準的中国活体人脑立体定向MR解剖图谱,并对部分相关核团进行立体定向三维重建,描述了中国人脑立体定向颅内标誌点或线——前连合(AC)、后连合(PC)、连合问线(LI)、第三脑室宽度MR影像学特点、靶点坐标及体积,发现了另一条立体定向颅内标誌线——大脑内静脉(VCI),探讨其作为立体定向影像学基线的可行性;确定了中国人脑帕金森病、精神病、癫痫等脑功能疾病相关靶点——丘脑底核(STN)、苍白球内侧部(GPi)、丘脑腹中间内侧核(Vim)、内囊、杏仁核、扣带回、海马、胼胝体等立体定向MR影像学特点、靶点坐标及体积,分析了坐标、体积与性别、年龄关係;套用计算机技术,构建了STN、杏仁核、豆状核、尾状核、丘脑、脑室系统、第三脑室、壳核和黑质数位化可视化解剖图谱;根据术中相关电生理数据所确定的最佳有效靶点坐标,通过空间转换建立“Gpi最佳靶点机率功能图谱”;利用组织学和计算机技术实现Vim核团在MR影像资料上的可视化,构建了“立体定向Vim数位化、可视化图谱”;通过虚拟成像技术,利用一次任意扫描图像便可完成对任意方位解剖图像的观察,同时对MRI定位的準确性进行了研究 。作者简介林志国神经外科博士,立体定向功能神经外科博士后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四病房主任 。黑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农工民主党黑龙江省委副主任,黑龙江省政协常委 。1998年获第四届黑龙江省青年科技奖,2001年获黑龙江省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现任中国抗癫痫协会理事,中国功能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神经外科学会立体定向功能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神经科学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黑龙江省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抗癫痫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黑龙江省神经科学学会立体定向和功能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誌》和《立体定向和功能神经外科杂誌》编委,《中华神经外科杂誌》审稿专家 。近几年,先后在国家级杂誌发表论文46篇,专着3部 。共获国家卫生部、省政府、卫生厅和哈尔滨医科大学科技成果奖11项 。现承担国家自然基金课题、省“十五”攻关课题和省教委攻关课题各一项 。目录第一章中国活体人脑立体定向MRI图谱第一节材料与方法第二节人脑立体定向轴状位T1WI第三节人脑立体定向轴状位T2wI第四节人脑立体定向矢状位T1wI第五节人脑立体定向矢状位T2wI第六节人脑立体定向冠状位T1wI第七节人脑立体定向冠状位T2WI第二章中国活体人脑立体定向MRI三维重建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立体定向MRI三维重建图谱第三节MRI体数据的可视化——MRI虚拟成像第三章中国活体人脑立体定向MRI相关核团影像学特点、靶点坐标及体积第一节材料与方法第二节立体定向颅内标誌点或线MR影像学特点、靶点坐标及体积第三节帕金森病相关靶点MR影像学特点、靶点坐标及体积第四节精神疾病相关靶点MR影像学特点、靶点坐标及体积第五节癫痫相关靶点MR影像学特点、靶点坐标及体积第六节其他立体定向相关靶点MR影像学特点、靶点坐标及体积第四章中国人脑膜炎立体定向MRI数位化、可视化解剖图谱第一节丘脑底核和杏仁核MRI数位化、可视化图谱第二节丘脑腹中间内侧核MRI数位化、可视化图谱第三节豆状核MRI数位化、可视化图谱第四节尾状核MRI数位化、可视化图谱第五节丘脑MRI数位化、可视化图谱第六节脑室系统MRI数位化、可视化图谱第七节第三脑室MRI数位化、可视化图谱第八节壳核MRI数位化、可视化图谱第九节黑质MRI数位化、可视化图谱第五章中国人脑立体定向苍白球内侧部机率功能图谱第六章立体定向MRI靶点精确度的研究序言立体定向(stereotaxis)一词来源于希腊语stereo和taxis,前者意思为三维立体,后者指定向排序 。立体定向脑图谱是在立体定向空间内採集脑部信息所製作的脑图谱 。立体定向空间是指以人脑前连合(Ac)后缘中点至后连合(PC)前缘中点的连线(LI)中点为原点(O)所建立的三维坐标系 。由此可见,立体定向脑图谱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解剖、CT和MRI脑图谱,其最主要差别在于前者是在统一的标準下所製作的脑图谱,脑内结构在三维空间内有了统一的解剖标誌点,使套用此方法研製的不同种族、不同个体立体定向脑图谱可进行比较研究 。国内陈玉敏和姚家庆分别于1987年和1992年出版了立体定向尸脑图谱,但由于切片较厚(5mm),使部分较小核团坐标及体积的準确性受到一定影响 。2003年张绍祥等出版了第一本《中国数位化可视人体图谱》,但未在立体定向空间内进行製作 。2005年卢洪煊等在立体定向空间内对102具尸脑做2mm层厚的连续切片,对部分脑内神经核团进行了三维重建,该书实验数据较多,以文字叙述为主,图片较少,为我国立体定向图谱的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 。目前国内外学者参考最多的是1977年再版的《Schaltenbrand-Wahren(S-w)立体定向脑图谱》,由于图谱的标本来自西方人尸脑,标本组织切片方向未完全平行于AC-PC平面,且切片的间隔也不一致,使其临床套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1993年Talairach和Tournoux製作了立体定向皮质MRI尸脑图谱,但由于立体定向功能神经外科所需的靶点大多数位于基底节等中线区域,故也使其套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目前,立体定向功能神经外科最常用的解剖定位方法仍为MRI 。数位化人脑图谱是用某种特定的扫描装置将获取的数据经三维(3D)分割处理,加上解剖标识再辅以3D可视化的结果,但有关活体人脑立体定向MRI数位化脑图谱未见出版 。文摘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