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麻醉药


静脉麻醉药

文章插图
静脉麻醉药【静脉麻醉药】经静脉注射进入体内,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全身麻醉作用的药物,称为静脉麻醉药 (intravenous anesthetics)。其优点为诱导快,对呼吸道无刺激,无环境污染 。常用静脉麻醉药有: 硫喷妥纳,氯胺酮,依託咪酯,羟丁酸钠,普鲁泊福等
基本介绍书名:静脉麻醉药
作者:叶铁虎
ISBN:9787506289177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开本:16
概述静脉麻醉药为非挥发性全身麻醉药,主要由静脉注射给药 。与吸入麻醉药相比,其麻醉深度不易掌握,排出较慢 。一般仅适用于短时间、镇痛要求不高的小手术 。单独使用的範围不广,临床上常用于吸入性麻醉的诱导以及複合全身麻醉 。静脉麻醉药中以疏嗪妥钠为常用,氯胺酮、羟丁酸钠,依託咪酯也时有套用 。固醇类的阿法沙龙和阿法多龙因过敏反应发生率较高,已少用 。丙泮尼地的套用则正在总结经验中 。神经安定镇痛複合剂、依诺伐的套用则日趋广泛 。版权资讯
静脉麻醉药

文章插图
书 名静脉麻醉药作 者叶铁虎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08ISBN9787506289177开本16定价90.00 元内容简介静脉麻醉药在临床麻醉中的套用已有半个多世纪,为外科手术创造了良好条件 。在我国,20世纪上半叶,全身麻醉主要靠乙醚吸入麻醉,70年《静脉麻醉药》的目的是为广大麻醉和ICU医师提供静脉麻醉药的资料,便于临床套用,为选好、用好静脉麻醉与镇静、镇痛药物,并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发挥作用 。《静脉麻醉药》是“当代麻醉药理学丛书”的第二分册,《静脉麻醉药》共20章,较为系统地介绍了静脉麻醉药的发展历史、作用机制、各种静脉麻醉药的药理学知识、用药技术、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等方面的新知识和新进展 。目录第1章静脉麻醉药发展简史第2章静脉麻醉药理学基本原理第一节药物代谢动力学第二节药物效应动力学第3章静脉麻醉药的作用机制第一节离子通道生理学的基本概念第二节静脉全麻药的解剖靶位第三节静脉麻醉药对脑内离子通道的作用第四节静脉全麻药作用的脊髓机制第4章巴比妥类镇静催眠药第一节药理学基础第二节临床套用第三节硫喷妥钠第5章苯二氮革类镇静催眠药第一节理化性质、药代学和药效学第二节地西泮第三节咪达唑侖第四节劳拉西泮第五节其他苯二氮革类药物第六节氟马西尼第6章吩噻嗪类镇静催眠药第一节氯丙嗪第二节异丙嗪第三节乙醯丙嗪第四节硫利达嗪第五节奋乃静第六节三氟丙嗪第七节三氟拉嗪第7章丁醯苯类镇静催眠药第一节氟哌啶醇第二节氟哌利多第8章其他镇静催眠药第一节醇类第二节氨基甲酸酯类(丙二醇类)第三节醛类第四节环乙醚第五节哌啶二酮类第六节喹唑酮类第七节醯脲类第八节溴化物第九节其他第十节羟嗪第十一节多塞平第十二节作用于GABA受体複合物的非苯二氮类药物第9章硫喷妥钠第一节理化性质第二节药理作用第三节临床套用第10章氯胺酮第一节理化性质第二节药代学第三节药效学第四节临床套用第五节不同旋光性质氯胺酮的作用第六节不良反应与禁忌证第七节注意事项第八节药物相互作用第11章羟丁酸钠第一节理化性质和作用机制第二节药代学和药效学第三节临床套用笫12章依託咪酯第一节理化性质和作用机制第二节药代学第三节药效学第四节临床套用笫13章丙泊酚第一节药理学第二节临床套用第三节丙泊酚与靶控输注笫14章甾体静脉麻醉药第一节羟孕酮第二节安泰酮第三节明醇酮第四节其他甾体静脉麻醉药第15章静脉用阿片类镇痛药第一节阿片类药物的分类第二节阿片受体第三节阿片类药物的耐药和戒断现象第四节阿片受体纯激动药第五节阿片受体部分激动药第六节阿片受体激动一拮抗药第七节阿片受体纯拮抗药第16章静脉麻醉药相关过敏反应第一节超敏反应的机制第二节静脉麻醉药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第三节静脉麻醉药过敏反应的诊断第四节静脉麻醉药过敏反应的预防和治疗第五节围术期引起过敏反应的静脉麻醉药第17章静脉麻醉药物的相互作用第一节影响静脉麻醉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第二节静脉麻醉药物相互作用的特点第三节静脉麻醉药物相互作用的分析方法第四节常用静脉麻醉药间相互作用第五节静脉麻醉药物相互作用的临床意义第18章静脉麻醉药物的发展趋势第一节对静脉麻醉药的评价第二节对静脉麻醉的认识第三节手术及麻醉的发展第四节静脉麻醉技术的进展第19章静脉麻醉药的用药技术第一节静脉麻醉药的发展第二节静脉输注的药代动力学特点第三节静脉输注的药效学特点第四节全凭静脉麻醉第五节靶控输注第20章静脉麻醉药在动物实验中的套用 第一节巴比妥类第二节氨基甲酸乙酯第三节氯醛糖第四节氯胺酮第五节水合氯醛第六节甾体类静脉麻醉药第七节羟丁酸钠第八节依託咪酯第九节丙泊酚第十节阿片类药物第十一节α2受体激动剂第十二节麻醉合剂第十三节动物用药剂量附录中英文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