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墓


杨贵妃墓

文章插图
杨贵妃墓【杨贵妃墓】杨贵妃墓位于鹹阳市兴平市马嵬办西500米处,距西安63公里 。墓呈半球形,冢高3米 ,整座墓冢都用青砖包砌,墓后有一座高约6米的杨贵妃大理石塑像 。历代文人曾留下了大量的关于唐明皇的爱情故事,使杨贵妃墓闻名于世,墓冢周围雕刻有历代文人骚客的题咏 。
基本介绍中文名:杨贵妃墓
外文名:不详
地点:鹹阳市兴平市马嵬办西500米处
级别: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陵墓设定杨贵妃墓是唐代第七个皇帝玄宗李隆基的宠妃杨玉环的墓葬,距今已有1200多年,位于西安以西63公里处的马嵬坡,它以其“古冢留香,诗碑放彩”的独特魅力而驰名海内外 。1956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成立文物保管所,1980年对外开放,2008年5月升格为博物馆,现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整个墓园依山而建,呈阶梯状,气势雄伟 。拾阶而上映入眼帘的是民国二十五年陕西省府主席邵力子所题的七个金色大字“唐杨氏贵妃之墓” 。园内仿唐献殿现作为“唐代妇女生活展”展室对外开放,通过唐代丧葬礼俗遗物展现了唐代女性生活的部分方面,共分“审美情趣”、“髮髻绰姿”、“面靥倩影”、“服饰新潮”、“出行常度”、“翰墨风流”、“乐舞春韵”、“农家浅露”等八部分 。杨贵妃墓原是一个土冢,相传墓上封土香气宜人,游女纷纷拾取,使得封土被大量带走,为保护墓葬而砌成现在这风格独特的青砖冢 。在墓葬的东西两侧为清代风格的碑廊,陈列着唐以后达官贵人,文人学士题写的珍贵诗词刻石三十八通,这些碑石中既有唐僖宗、李商隐、贾岛等唐代着名人物的作品,又有近代林则徐、赵长龄、于右任等的题咏,珍贵的碑刻,字型不同,风格各异,各抒其见,不一而足 。登上最后一层,高5.8米的贵妃插花汉白玉雕像耸立于中,含情脉脉,侧首西望,仿佛把历史的场景从千年前拉回到眼前 。仿唐二层太真阁、集30幅绘画为一体的长恨歌画廊、16米高的望都亭、观音殿等建筑错落有致,景景相接 。园区绿草掩映,古树参天,清静幽雅,漫步游园,使您尽情领略贵妃遗韵 。陵园缘起唐玄宗天宝十四年,爆发了导致大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 。次年,唐玄宗西逃至马嵬坡时,随驾护卫三军不发,请斩贵妃杨玉环 。唐玄宗无奈,只好赐贵妃自缢,演出了一幕震撼千古的悲剧 。据文献记载,唐肃宗至德二年唐王朝军队收复长安,玄宗回来,曾密令人将杨贵妃迁葬 。杨贵妃墓为一半坡上的小陵园,大门顶额横书“杨氏贵妃之墓”园内正面一座三间的仿古式献殿,过献殿即是墓冢,高3米,封土四周砌以青砖 。传说妇女用贵妃墓上的土搽脸,可去掉脸上的黑斑,使面部肌肉细腻白嫩 。因此,其墓土被称为“贵妃粉”,远近妇女争相以土搽脸,连外地游人也要带包墓土回去,于是墓堆越来越小,守墓人不断给墓堆添土,但不久又被人取光 。为了保护坟墓,只好用青砖将其包砌 。这样,人们就再也无法从墓上取土了 。墓前有一碑楼,上刻:“唐玄宗贵妃杨氏墓” 。游人至此读咏周围迴廊上的古人诗作,可以明史,可以抒怀,当别有一番情趣 。在贵妃墓后的半坡上,修了一亭,亭边用洁白的汉白玉雕了一尊高近3米的贵妃站像 。她表情凝重,目光向着坡下 。似乎在想着什幺 。杨贵妃墓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陵园布局杨贵妃陵园小巧玲珑,占地3000平方米,进门正面是一座三间仿古式献殿,穿越献殿就是墓冢,占地约一公亩,高约三米,墓家冢以青砖包砌 。在墓东、西、北三面有迴廊,镶嵌有大小不等的石碑,刻有历史名人的游记和题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