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湖新区


镜湖新区

文章插图
镜湖新区【镜湖新区】镜湖新区于2002年12月正式挂牌成立,地处绍兴北部平原,南靠越城,西接柯桥、东连袍江,位于三大片区的中心地带,其功能定位为绍兴中心城市的核心和生态绿心,现为绍兴市市级行政中心所在地 。镜湖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为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新区管委会负责履行规划区内的开发建设和与开发建设紧密相关的管理职能 。
2013年11月初,市委先后下发绍市委发〔2013〕72号和绍市委办〔2013〕88号档案,明确“镜湖新区管委会以开发建设为主责”、“灵芝镇、东浦镇改由越城区管理,辖区内的社会管理职责也由越城区负责履行”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镜湖新区
外文名称:jinghu new district
电话区号:0575
邮政区码:312000
地理位置:浙江省绍兴市北部
面积:59.4平方公里
人口:约25万人
着名景点:镜湖
车牌代码:浙D
水域面积:16.8平方公里
基本概况镜湖新区于2002年12月正式挂牌成立,地处绍兴北部平原,南靠越城,西接柯桥、东连袍江,位于三大片区的中心地带,其功能定位为绍兴中心城市的核心和生态绿心,现为绍兴市市级行政中心所在地 。镜湖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为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新区管委会负责履行规划区内的开发建设和与开发建设紧密相关的管理职能 。镜湖新区是江南水乡的经典之地,境内河道密布,湖泊众多,向有“水乡泽国”的美誉,是绍虞平原上水网最为稠密的地域,现有水域面积16.8平方公里,占辖区总面积的22.1%,犭央犭茶湖为绍兴市最大的天然淡水湖 。镜湖湿地为省内首个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地处镜湖新区的中心区域,总面积15.6平方公里,被誉为绍兴大城市的“生命之肾”和“天然氧吧” 。镜湖人文积澱深厚,名胜古蹟众多,以酒文化、桥文化、名人文化、山水文化、农耕文化、古镇文化等名闻遐迩 。国家级文保单位避塘始建于明崇祯15年,全长3.5公里,是古代重要的交通水利设施,基本保持了清代原貌,被称为“水上奇观”;千年古镇东浦,是闻名于世的绍兴黄酒的发祥地,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和辛亥革命先烈徐锡麟的故乡 。建区十余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新区切实加大开发建设力度,特别是近几年来,城市重大功能性设施项目得到加速集聚,完成出让经营性土地3900多亩,约14平方公里区域的开发建设初具规模,一个现代城市的核心区块正在形成之中 。一是主干路网框架逐步形成 。已先后建成区内主次干道路20余条62.8公里,通过纵向的解放大道、大越路、后墅路和越西北路等,横向的于越路、群贤中路、洋江西路、凤林西路、二环北路等的新建、改造或延伸,使得越城、袍江、柯桥三大片区通过镜湖新区,在空间上连线更加紧密 。二是生态环境保护扎实推进 。扎实推进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加快 15.6平方公里保护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水环境综合整治、防护林及万亩绿地建设等工作,完成了梅东湿地林改造、梅山适南亭和梅园、十里荷塘等项目建设;群贤路绿化景观建设进展顺利;镜湖湿地儿童乐园、犭央犭茶湖入口公园、梅山西入口公园已进场施工;梅山及周边景观提升正在规划编制;青甸湖植物景观工程年底前完成前期準备 。2011年五月份镜湖新区管委会由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绿化模範单位”,全省共有8家单位获得这一荣誉称号,也是我市唯一一家单位 。三是拆迁安置任务较好完成 。完成了190万平方米房屋拆迁,涉及整体拆迁村庄15个,建成13个安置小区约136万平方米,灵北、蚌潭、湖东3个小区计19万平方米即将竣工;新动建4只拆迁安置小区计97万平方米 。通过集中式解困房和公寓式解困房建设、宅基地整理安置、城中村改造安置余房安置等形式,已经解决了1500户左右村民的住房困难 。四是重点功能区块初具雏形 。综合配套服务区的大滩区块已经基本建成;曲屯区块的数码城项目正在抓紧建设,商贸综合体土地已经落地;外滩区块包括企业总部和一批房产项目形象基本显现;5平方公里中心区块已经成为开发建设的攻坚重点,科技、文化和奥体“三中心”主体形象已经显现,融集聚区、13幢企业总部大楼、高端酒店、大型旅游综合体和城市综合体已经落户 。环湖生态休闲区的城市湿地公园、渔猎公园、梅园已全面建成 。高铁科教区的科教园和高铁站均已基本建成 。现代服务业发展区凤林路两侧的商务办公项目和五金机电城正在建设之中 。历史背景世纪之初,还是古城北郊一片沼泽、田野和村庄交错的镜湖,纳入了绍兴大城市建设的整体规划 。2000年完成编制的《绍兴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了“三大组团,绿色空间”的城市结构形态,首次提出“镜湖绿心”的概念 。2002 年 10 月 30 日,绍兴市人大常委会第 37 次会议审议通过《绍兴大城市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提出精心规划建设“城市绿心”与市“行政中心”;将犭央 犭茶 湖改名镜湖;并首次正式将镜湖新区功能定位为“生态功能调节区、城市休闲娱乐区、水上旅游观光区和行政管理中心区” 。2002 年 12 月 26 日,新区正式挂牌成立,根据绍市委发〔2002〕56 号档案《关于加快镜湖新区 ( 城市绿心 ) 开发建设的若干意见》正式确立了镜湖新区的功能定位、行政区划和机构设定等,镜湖核心区块的开发建设拉开序幕 。2003 年 7 月 15 日,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绍兴市镜湖新区空间发展规划》,标誌着绍兴建设百万人口、现代化生态型大城市的“绿心”——镜湖新区的空间发展形态正式确定,镜湖新区进入实质性开发建设阶段 。2003年10月,镜湖新区以建设总投资14.3亿元的“五路十桥”工程和总投资9.4亿元的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为标誌,掀起了第一轮开发建设的高潮,2005年5月20日,国家建设部批准设立绍兴市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2006年4月30日“五路十桥”工程竣工通车、镜湖湿地公园正式开园 。2008年修编的《绍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明确镜湖新区作为城市“绿心”,规划定位为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生态示範新区,融合越城、柯桥、袍江的综合性城市新区 。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加快实施“城市北进”战略和“三片融合、中心崛起”的城市发展思路,并要求镜湖核心区块建设“三年初出形象、部分建成,五年基本形成” 。2009年以来,随着高铁站、科教园以及奥体、科技、文化“三中心”等一系列省市重大项目落户镜湖和市委市政府正式入驻新区,掀起了开发建设的第二轮高潮 。2012年以后,大型城市综合体、商贸综合体、越商总部基地、金融集聚区和国际高端酒店等重大商贸项目先后落地,新区进入开发建设新高潮,并逐步向形象显现期过渡,一座现代化的生态新城正在从蓝图变为现实 。2013年11月初,市委先后下发绍市委发〔2013〕72号和绍市委办〔2013〕88号档案,明确“镜湖新区管委会以开发建设为主责”、“灵芝镇、东浦镇改由越城区管理,辖区内的社会管理职责也由越城区负责履行” 。新区区域绍兴市委市政府定位的镜湖核心区块(规划区)东至绍三线,西至绍齐公路,南至萧甬铁路,北至柯袍线,规划总用地59.4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用地32.2平方公里,至规划末期2020年人口约25万人 。规划建设目标是建成绍兴市的行政管理中心区,生态功能调节区,休闲旅游观光区,使镜湖新区核心崛起,三大片区融合发展;新区功能定位为绍兴中心城市的核心、生态绿心 。镜湖核心区块主要按综合配套服务区(14平方公里)、环湖生态休闲区(22平方公里)、高铁科教区(6平方公里)、现代服务业发展区(8平方公里)、东浦古镇保护区(3平方公里)和居住综合区(6平方公里)六大功能区进行开发建设 。镜湖新区新区职能履行规划区内的开发建设和与开发建设紧密相关的管理职能,主要包括:规划工作,土地开发及出让,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安置小区建造,招商引资,项目审(核)批,许可权内的建设项目招投标,建设行业管理及工程质量监督,房地产管理,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与管理,市政设施及公园绿化维养管理等 。内设机构一、办公室承办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日常党务和行政事务工作;负责新区政务信息、对外宣传、档案管理、机关后勤等工作 。二、政治处负责新区党工委的日常事务;新区干部职工的教育、选拔、录用、调动等工作;新区党建工作;指导两镇党建工作 。三、监察分局(纪工委)监督检查驻在部门党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政勤政情况 。组织协调辖区内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抓好党纪政纪教育 。受理民众对党员干部和行政监察对象的检举、控告及处分对象的申诉,查处违法违纪案件 。推进机关政务公开和行政效能建设,部署指导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工作 。四、机关党委(机关纪委)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範作用 。对机关党员进行管理监督,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配合干部人事部门对机关党员干部进行考核和民主评议 。领导机关工会、共青团、妇委会等民众组织,支持这些组织依照各自章程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 。五、经济发展局直接行使市发计委、市外经贸局、市经贸委、市水利局、市农业局和市林业局授权在新区的管理职权 。负责镜湖经济的综合管理和服务、项目的立项申报审批、经济统计、安全生产、农业、防汛、科学技术、招商引资等工作;协助管理环境保护、技术监督、食品安全等工作 。六、建设局直接行使市建设局、市建管局在新区的管理职权 。负责新区市政工程、市容环境、公用事业、园林绿化、核发建筑施工许可证、建筑质量管理、建设工程招投标执法监督等工作 。七、房屋徵收办公室负责新区拆迁工作和安置房的交房分配工作 。八、总工会负责指导新区工会工作,组织实施好机关工会工作,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机关文化 。九、投资合作局牵头做好落地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的相关协调工作;负责做好建设项目完成后的综合验收、考评工作;投资服务投诉的受理和处理 。直属单位直属单位负责人§ 绍兴市镜湖新区渔政站-§ 绍兴市镜湖新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陈永杰§ 绍兴市镜湖新区水政监察大队徐国峰§ 绍兴市镜湖新区房地产管理所胡淑香§ 绍兴市镜湖新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处濮永清§ 绍兴市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处章哲雄§ 绍兴市城北新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劳兴方§ 绍兴市镜湖新农村建设有限公司徐仁云§ 绍兴市镜湖园林市政有限公司童 华垂直单位一、市规划局镜湖新区规划分局 二、市国土资源局镜湖分局——自然资源得天独厚 。山水资源尤为丰富 。境内山水资源丰富,田园风光秀丽,河道密布,湖泊众多,向以“水乡泽国”享誉海内外,是绍虞平原上水网最为稠密的地域,现有水域面积1206.31公顷,占辖区总面积的22.1%(规划后达1508.2公顷,占28.2% 。),而且水形态丰富多样,有江、河、湖、渎、溇、湾等 。山体面积74.12公顷 。而其中尤以一湖、三山和荷叶地风貌成为开发建设不可多得的资源依託 。“一湖”即镜湖,原名犭央犭茶湖,现湖面面积2.23平方公里(据市志记录北湖原有面积4.29平方公里,1969年围湖造田后面积逐年减少),为绍兴市最大的天然淡水湖,规划拓浚后,湖面将超过西湖,达8平方公里;与其遥相呼应的南湖,现状水域面积0.91平方公里,拓浚后将达1.44平方公里,南北两湖规划定位为“北大南秀,北动南静” 。“三山”即位于新区东北部的梅山、美女山和凤凰山,一脉相连,形态隽美 。湿地条件弥足珍贵 。湿地被称之为地球的“肾”,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和环境调节功能 。在新区的中心,保留有完整的水乡荷叶地风貌,局部区域还保留着比较完整的原生态湿地系统 。新区湿地规划区面积约8.3平方公里,经过生态修复,镜湖湿地可以建成具有沼泽、荒岛、野水生植物和各种湿生植物群落、乔木灌木、鸟类和其他野生动物、湿地经济作物、观光生态农业示範区等多样化的自然湿地生态景观 。——人文资源积澱深厚 。新区堪称绍兴水乡、酒乡、桥乡、名士之乡的一个缩影 。其中,东浦古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形态保存基本完好,“小桥、流水、人家”,216 座形态各异的桥樑、 36 条水色澄清的河流、徐锡麟故居、 犭央 犭茶 湖避塘、东浦老街等等,可谓古镇风貌,酒乡风情,名人故居 。而历史上有名的梅山,早在越国时期,越王勾践就在山上建有斋戒之台;至唐代,在山西侧建有永觉寺,历代有巫山之穴、梅子真泉、适南亭、尚书墓、茶坞等名胜古蹟 。——经济基础较为坚实 。近年来,新区工业已经形成以纺织业为龙头,羽绒製品、家具製造两翼齐飞,箱包、服装鞋帽、塑胶製品、通信电子同步发展的经济格局 。纺织业一业独大,规模以上企业 65 家,占全区工业经济总量的 57 %左右 。羽绒製品和家具製造业位列其后,各占工业经济总量的 10 %左右,其中,新区工业企业中“喜临门”、“冠友”已获省名牌产品称号,“喜临门”床垫同时获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产品质量免检证书” 。“梦星”、“越大”获省着名商标 。服装鞋帽、箱包製造、塑胶製品和通信电子四行业作为新区工业的“第三梯队”,各占新区工业经济总量的 3 — 5 % 。2004 年,全区实现产值 69 亿元,完成产品销售收入 67 亿元,实现税金 2 亿元,当年计提折旧 1.8 亿元,实现利润总额 3 亿元,完成工业性投资 7.5 亿元,在建工业项目 45 只,其中市重点项目 4 只,完成进出口总额 16815 万美元,其中自营出口 14368 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 384 万美元,新增自营进出口企业 21 家,新区自营进出口企业累计达到 99 家 。2003 年,顺应新区开发建设需要,区内冠友、大荣织造、承天电器、中原纺织等 8 家规模以上企业已迁离新区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近几年来,新区在计生、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精神文明等方面也获得了长足发展 。2004 年,东浦镇计生协会被中国计画生育协会评为全国协会工作先进单位,南村村被省委、省政府正式命名为省级文明村,该村 老年活动中心被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命名为省级先进老年活动中心 。目前,全区共有国小 19 所、中学 3 所、成人技校 1 所,其中,徐锡麟中学为“省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级示範学校”和“市级文明单位” 。各类医疗机构 16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 个,其中,东浦卫生院为省级文明卫生院、市级文明单位和世界卫生组织爱婴医院 。已初步建立社会保障网路,新区被征地农民 2 万余人,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的目标; 6.99 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面达 90.88 %;“三无人员”集中供养比例达 96.5 % 。——机构设定和运行机制逐步健全完善 。一是完善了工作机构 。新区成立之初,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下设了“一室四局”,即党工委 ( 管委会 ) 办公室、经济发展局、规划建设局、社会事业局、国土资源分局 。根据新区工作的实际需要,市编委对新区内设机构作了相应的调整,把内设规划建设局分设为规划局和建设局,设定了拆迁办公室、招投标办公室、城中村改造办公室、信访办公室、监察室、统计分局、财务办公室、生态环境管理办公室、综合治理办公室和安全生产监督办公室等挂牌机构,建立了劳动和社会保障处、质监分站、水政监察大队、渔政站和房管所等 5 个事业单位 。二是健全了工作制度 。为规範征地拆迁和开发建设等工作,先后制定出台了《镜湖新区徵用土地办法》、《镜湖新区住宅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实施细则》、《镜湖新区非住宅房屋拆迁补偿政策意见》、《镜湖新区拆迁房屋产权认定办法》和《镜湖新区 工程预决算审核管理(试行)办法 》等一系列配套政策 。同时,为确保新区上下有序高效运作,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结合新区实际,研究制定了会议决策、党风廉政、人事管理、干部任用、理论学习、民主评议、岗位考核、纪律规章、财务管理、信访工作等一整套内部政策档案和管理规章制度 。三是建立了“封闭运作,滚动开发”的建设模式 。新区成立之初,市委、市政府明确了新区封闭运作的财政体制 。实施开发建设两年多来,新区已筹集并用于市政基础设施、安置小区建设及征地、拆迁、环境整治等资金 18.09 亿元 。2004 年,按照国家巨观调控要求,新区及时对开发建设实施了适应性调整,对在建工程“有保有压”,适当调整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计画,确保安置房建设和重点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2005 年,新区计画到位资金 11.5 亿元;计画投入建设、拆迁、征地等资金 11.7 亿元 。建成后的镜湖新区,有人形象地把她比喻为绍兴大城市的绿“心”、绿“肺”、绿“肾”、“天然氧吧”,将成为绍兴大城市的生态调节中心、休闲旅游中心和行政管理中心,对实现“一个城市三个组团”,提升绍兴区域中心城市的品牌,增强城市竞争力,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组团 + 绿心”的城市 开发建设模式,将在当今城市化浪潮中走出一条崭新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