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草叶鏽病


禾草叶鏽病

文章插图
禾草叶鏽病【禾草叶鏽病】禾草叶鏽病是一种病症,发生部位是叶部 。
基本介绍中文名:禾草叶鏽病
发生部位:叶部
病原菌:隐匿柄鏽菌
发生规律:适温为15-25℃
病名禾草叶鏽病病症主要发生于叶部,其他地上部分受害较少 。夏孢子堆较小,近圆形,赤褐色,粉末状,排列不整齐,通常不穿透叶背 。冬孢子堆多生于叶背或叶鞘上,黑色,近圆形,不突破皮,扁平 。病原菌为担子菌亚门,柄锈属的隐匿柄鏽菌(puccinia recondita Rob·et Desm.) 。夏孢子单胞,球形、宽椭圆形,淡黄色,壁有细刺,有4-8个分散的芽孔,大小为13-34微米×16-32微米 。冬孢子棒状,顶部圆形或平直,隔处稍缢缩,孢壁粟褐色,下部色较淡,大小为10-24微米×26-65微米 。柄短,无色 。转主寄主为唐松草属(Thalictrum)、小乌头(Isopyrum fumaxioides) 。国外报导,飞燕草属(Dephinium)、银莲花属(Anemone)、类叶升麻属(Acteae)、和毒毛莨(Rannunculus virosa)也是其转主寄主 。寄主範围鹅观草属、剪股颖属、披硷草属、早熟禾属、羊茅属、看麦娘属、雀麦属、甜茅属、黑麦属、山羊草属(Aegilops)、赖草属、燕麦属、单蕊草属、鸭茅属、偃麦草属、绒毛草属、细坦麦属、小麦属等多种禾本科属作物与禾草均受此病为害 。发生规律夏孢子萌发和侵入适温为15-25℃ 。萌发时相对湿度为100%且需要有液态水膜 。同时也必须有充足的光照,才能正常生长和发育 。分布与危害叶鏽病分布遍及各国 。国内各省区常见的叶鏽病侵染多种禾本科种属 。而以剪股颖、早熟禾、羊茅、多年生黑麦草、冰草和披硷草最常发生 。防治方法1. 使用抗病类型 。根据本地情况,选育或引进抗病的种属、品种等,这是最可行和经济的防治方法 。不同基因型禾草往往对 某些鏽病的抗性有显着差异 。由国外或外地引入的抗病材料,应先试种,视其在当地表现,再决定是否大面积种植 。目前,我国禾草抗锈育种工作尚待开展 。2.科学施肥 。根据当地土壤分析结果,进行配方施肥,务求土壤中磷、钾元素有足够水平,不宜过施速效氮肥 。3.合理排灌 。播种细緻平整土地;不在低洼易涝处建立草地和草坪;及时排涝,防止植株表面经常存在液态水 。不在傍晚灌溉,儘可能在清早及上午灌水,以便入夜时禾草地上部分已乾燥 。这些措施目的是减少孢子在液态水膜中萌发和侵染的机率 。4.草地卫生 。发病较重草地应适当提早刈割,以减少菌源,并且不宜留种 。刈草时儘可能降低刈茬高度,减少病原菌残留量 。5.药物防治 。对草坪及科研等地块,可适时喷药防治,发病期内每7-10天施药一次,可选用以下药物:萎锈灵、氧化萎锈灵、防线酮、粉锈宁、福美双、代森锌、百菌清、吡锈灵、叶锈敌、麦锈灵、甲基托布津等 。刈草后喷药效果显着提高 。用药量及浓度应认真参考所购药品的说明书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