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诏安县四都镇 四都镇


福建省诏安县四都镇 四都镇

文章插图
四都镇(福建省诏安县四都镇)【福建省诏安县四都镇 四都镇】四都镇位于诏安县东部沿海 。辖1个社区、20个行政村 。漳诏高速、324国道过境 。四都镇历史悠久,文化璀璨 。宋代的渐山七贤,宋末元初抗元义士张达,明朝上湖父子进士,民国上将张贞等均为一代贤达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四都镇
行政区类别:镇
所属地区:福建省诏安县
电话区号:0596
邮政区码:363502
人口:5.5万
方言:闽南语
气候条件: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车牌代码:闽E
乡镇概况四都镇位于诏安县东部,属沿海丘陵地带 。东部毗连梅洲乡,东南临诏安湾与东山县隔海相望,西接金星乡,北邻梅洲华侨农场,面积75.8平方公里,山地面积6万亩,耕地面积3万亩,浅海滩涂2.5万亩 。2007年全镇人口5.5万人,辖20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 。年平均气温21.2℃,年无霜期350天以上,年降雨量1446㎡,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
福建省诏安县四都镇 四都镇

文章插图
四都镇是县粮食、水果、海产品、海盐产区 。粮食主产水稻、甘薯;水果以香蕉、荔枝、桃、李、龙眼等为主,年产值1.5亿元 。海产品以滩涂养殖为主,是泥蚶、红虫寻(青蟹)对虾等养殖主要地区,年产值1.2亿元 。淡水养殖和禽、畜饲养亦为主要产业,特别是灰鹅、杂交鸭,年可产百万羽 。国道324线自东至西通过全境,是东山、诏安二县跨海大桥接通口,闽粤高速公路出口处 。各村通水泥公路,形成网路,交通方便 。镇所在地四都圩,是县最大的农贸物品集散地 。小型加工业等乡镇企业年产值2.26亿元,2007年全镇社会总产值18亿元 。是省级园林式乡镇,漳州市卫星城镇 。基础设施较完善,水、电、交通配套,镇区域南边沿国道324线西侧,建有“金都工业园区”,有利于商贸企业和工业的开发 。镇内有设施较齐全的完全中学和乡镇医院各1所,有较浓厚的文化底蕴,各村普遍有国小校,书画艺术、曲艺、潮剧、器乐等文化氛围浓郁,有宋代“渐山书院”遗址,田美碧莲寺,后港樟公寺等佛教寺院可供旅游 。行政区划1984年置四都镇 。1997年,面积129.8平方千米,2000年,梅洲、梅溪、梅东、梅西、梅南、梅北、梅山7个村划归梅洲乡管辖 。四都镇现有21个行政村及社区,分别是四都社区、外埕村、马城村、城楼村、奇材村、后港村、港口村、林头村、西张村、山后村、盐仓村、林土乾村、石溪村、上湖村、西峤村、东峤村、田美村、东梧村、西梧村、东葛头村、四都墟 。交通概况四都镇区位优势突出,交通发达,货流通畅,国道324线和东山第二通道贯穿全境,为诏安县、东山岛跨海大桥的接通口,也是闽粤高速公路的出口处,距东山港码头12公里,厦门港码头110公里,汕头三百门码头40公里 。全镇已形成"二横二纵"四通八达的交通网路 。四都镇依山面海,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素有"十里花园百里湖"之称 。经济建设四都素有"水果之乡"美誉,荔枝、龙眼、香蕉、双华李、六月桃等久负盛名 。全镇水果种植面积达3万亩,年产量1.5万吨,产值1.5亿元 。水果生产以优质见长,后港青壳荔枝驰名中外,为国宴佳品,素有"落地不沾沙"的特点 。双华李披霜带雾,香脆可口,粒粒均匀,深受青眯 。随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入,四都镇水果品种逐渐朝名、优、特、高产、高效益方向发展 。"旱钟六号"枇杷、"石峡"和"储良"龙眼、印度枣、台湾金苹枣、木瓜、竹笋等一批优质水果逐步朝着规模化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