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入作用


侵入作用

文章插图
侵入作用【侵入作用】侵入作用是指地下岩浆上升侵入并占据一定空间的作用 。根据岩浆侵入的环境和侵入作用方式,可以分为深成侵入作用和浅成侵入作用 。
基本介绍中文名:侵入作用
外文名:intrusion
学科:地质学
原因:岩浆沿地壳薄弱带上升
分类:深成侵入和浅成侵入
释义:地下岩浆上升侵入并占据一定空间
简介岩浆因具极高的温度和很大的内部压力,往往向地壳薄弱或构造活动地带上升,并在沿途不断熔化围岩或俘虏崩落的岩块,从而不断扩大其侵占的空间,冷凝后形成各种侵入岩体 。地下岩浆上升侵入并占据一定空间的作用,叫侵入作用 。根据岩浆侵入的环境和侵入作用方式,可以分为深成侵入作用和浅成侵入作用 。各种侵入作用所形成的岩体都具有一定的产状 。所谓产状是指岩体的形状、大小、与围岩的接触关係,以及形成时期所处的地质构造环境 。深成侵入作用及其岩体产状在地下相当深处的岩浆侵入活动,称深成侵入作用 。这种侵入是通过岩浆对围岩的熔化、排挤、俘虏碎块以及变质等方式而逐渐占据空间的 。其结果是形成深成岩体 。深成岩体处于压力大温度高的条件下,冷凝过程可以上百万年计,故往往形成结晶良好、颗粒粗大的岩石 。岩体一般规模很大 。其主要产状有岩基、岩株等 。(一)岩基出露面积很大,一般大于100km2,甚至可超过几万平方千米,向下延伸可达10—30km;多由花岗岩类岩石构成;其长轴方向常平行于褶皱山脉,构成褶皱山脉的核心;岩体切穿围岩层理,呈不谐和关係;围岩常有显着的变质现象;被挤碎的围岩碎块常常堕入岩体中,称为捕虏体 。我国各大山脉如天山、崑仑山、秦岭、祁连山、大兴安岭以及江南丘陵等都有不同时代的花岗岩岩基出露 。(二)岩株出露面积不超过100km2,平面形状多为浑圆形;主要由中、酸性岩石组成,与围岩呈不谐和关係 。岩株可能是独立的小岩体,或是岩基的分枝部分,也可能是岩基顶部的凸起部分 。如北京周口店的花岗闪长岩岩体就是较典型的岩株 。浅成侵入作用及其岩体产状在地壳浅处的岩浆侵入活动称浅成侵入作用 。这种侵入是岩浆在压力作用下沿着断层、裂隙或层理贯入的方式进行的 。其结果形成浅成岩体 。浅成岩的规模较小,冷却较快,所以常常形成结晶颗粒较细或大小不均的斑状结构 。其主要产状有岩盘、岩床、岩墙等 。(一)岩盘又称岩盖 。一般是由粘性较大的中、酸性岩浆顺岩层层理贯入,并将上覆岩层拱起而成的中间凸起、边部变薄的穹窿状岩体 。其规模不大,但直径亦可达数千米;围岩顶板多被剥蚀掉,底板多是平整的,岩体边缘与围岩岩层是平行的,呈谐和关係;围岩亦多有变质现象 。(二)岩床流动性较大的岩浆顺着岩层层理侵入形成的板状岩体称岩床 。它的特点是:主要是由基性岩构成 。岩床的规模大小不定,厚度从几厘米到几百米以上,延伸从几米到几百千米 。岩体与围岩的顶板和底板是平行的,围岩有时有轻微的变质现象 。(三)岩墙和岩脉岩浆沿着岩层裂隙或断层贯入所形成的板状岩体称岩墙 。它的特点是:1)岩墙产状一般较陡,规模有大有小:厚度从几厘米到几千米,长度从几十米到几百千米 。2)岩性比较複杂,基性到酸性的都有 。3)岩墙切断围岩,呈不谐和接触 。4)围岩可能有变质现象 。5)根据岩墙和围岩的抵抗风化能力,岩墙在地貌上常表现为凸出的山脊或凹入的沟谷 。岩墙有时沿着一系列裂隙侵入,形成大体平行的岩墙群,如在北京八达岭关沟中就可见到数目繁多的岩墙群 。有时候在火山口的周围还可形成环状或放射状岩墙群 。一个地方的岩墙有时是一次侵入而成的,有时是多次侵入形成,呈彼此互相穿插的关係 。此外,还有一种近似岩墙的岩体称为岩脉 。一般说,岩墙与围岩之间没有成因上的联繫,而岩脉则有成因上的密切关係 。例如,一个深成岩体当其主体部分凝固之后,而其内部还残留有未凝固的岩浆,这部分残余岩浆可以侵入到母岩中去形成岩脉 。如在花岗岩体中经常见到有贯入其中的伟晶岩脉或细晶岩脉,它们之间就有成因上甚至成分上的联繫 。比方一个岩浆体侵入石灰岩,二者就无任何成因上的关係,这就是典型的岩墙 。前面谈到火山爆发后,熔浆及一些火山碎屑常常把火山管道填充起来形成火山颈或称岩颈 。火山颈是介于喷出和浅成侵入的中间类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