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四大家


说文四大家

文章插图
说文四大家【说文四大家】说文四大家指的是清代研究许慎《说文解字》的四位大家:段玉裁、桂馥、王筠和朱骏声 。其主要着作分别为: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句读》、《说文释例》,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
基本介绍本名:段玉裁 桂馥 朱骏声 王筠
别称:说书四大家
所处时代:清朝
出生地:中国
主要作品:《说文解字注》《说文解字义证》《说文通训定声》《说文句读》
段玉裁人物介绍段玉裁(1735~1815),字若膺,号懋堂,亦作茂堂 。江苏常州金坛人 。室名经韵楼、二十一经堂 。乾隆25年(1760年)举人,屡任黔、蜀知县 。师事戴震,戴、段二氏年辈相若,均以朴学鸣于时,尤精六书,作《说文解字注》30卷,费时31年 。卒年八十一 。治学成就段玉裁生于雍正十三年,卒于嘉庆二十年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中乡试,入都会试,屡不中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吏部铨授贵州玉屏县知县,后又为四川富顺、南溪和巫山知县 。经10年,称疾告归乡里 。58岁时移居苏州阊门外之枝园 。段玉裁在京时,得师事戴震,并结识了钱大昕、邵晋涵(1743~1796) 、姚鼐(1731~1815)等学者 。返里后,又得与刘台拱、汪中(1744~1794)、金榜(1735~1801)等人相交 。55岁时,二次入都,得识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商讨音韵、训诂,颇为契合 。乾嘉时代汉学昌盛,段、王两家在音韵学、训诂学方面的贡献极大 。段玉裁博览群书,着述宏富,由经学以治国小 。在国小範围内,又从音韵以治文字训诂 。根基充实,深得体要 。所着有《六书音均表》、《诗经国小》、《古文尚书撰异》、《周礼汉读考》、《仪礼汉读考》、《汲古阁说文订》、 《 说文解字注 》及《经韵楼集》等书 。《六书音均表》在顾炎武《音学五书》和江永 (1681~1762) 《古韵标準》的基础上剖析加密,分古韵为17部,在古韵学上是一部划时代的着作 。说文解字注《说文解字注》积段玉裁30余年的功力写成,体大思精,为前所未有 。他先为《说文解字读》,每字之下博引群书,详注出处,晚年才删去繁文,简约成《说文解字注》 。嘉庆二十年(1815)五月全书刻成,风行一时,大为学者所称讚,《说文》之学也由此而盛 。《说文》段注的主要特点是:①比勘二 徐(徐铉、徐锴)本,刊正传写和刻本的谬误 。②阐明许书着作的体例 。③引证经传古籍,解释许说,推求许说所本 。④在许慎训解之外,说明字义的引申和变迁;指出字有古今,义也有古今 。⑤阐发音与义之间的关係,根据谐声声符说明音义相通之理 。《说文解字注》是徐锴《说文系传》以后的首部《说文》注释书,在清代数以百计的《说文解字》研究大军之中,段氏之作能够一枝独秀,的确有其过人之处 。这部划时代的巨着耗费了段氏毕生的心血,创见颇多,在学界影响深远,反响巨大,王念孙评价为“盖千七百年来无此作矣” 。《说文解字注》也有不足之处:过分自信,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对《说文》作任意改动 。过分相信许慎的说解,拘泥于小篆形体而强作解释 。对《说文解字注》的微瑕,清代不少学者都注意到了,并且以专着的形式予以订正 。这类代表性的着作有冯桂芬的《说文解栏位注考正》、徐承庆的《说文段注匡谬》、徐灏的《说文解字注笺》、钮树玉的《段氏说文注订》、王绍兰的《说文解栏位注订补》等 。桂馥人物介绍桂馥,清(一七三六至一八0五)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综表作一七三三至一八0二,艺林年监作一七三六至一八0六,今依清代碑传文通检 。字冬卉,一字未谷,号雩门,别号肃然山外史,晚称老苔,一号渎井,又自刻印曰凟井复民,山东曲阜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