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宇静


蒋宇静

文章插图
蒋宇静【蒋宇静】蒋宇静,男,1962年11月出生,江苏靖江人,博士(日本九州大学),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兼职教授,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 。现为山东科技大学安全技术及工程学科泰山学者特聘教授 。教育部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 。主要从事矿山安全工程、地层环境力学及其在岩土工程和资源环境工程中的套用 。近五年承担科研经费超过2800万元,获得科研奖励五项,发表论文130篇(其中近三年被SCI收录10余篇),着作4部,获授权专利 5 项 。
1982年6月毕业于山东矿业学院採矿工程专业,现担任山东科技大学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实验室主任 。
基本介绍中文名:蒋宇静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日期:1962年11月
职业:研究员 
性别:男
学历:博士
个人简介蒋宇静,男,1962年11月出生,博士(日本九州大学),研究员,现为山东科技大学安全技术及工程学科泰山学者特聘教授 。教育部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 。1981年至1985年获山东矿业学院採矿工程专业本科和硕士学位;1993年获日本国立九州大学研究生院土木工程专业博士学位;1993年至1999年任日本国立九州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副教授;1999年至2007年 日本国立长崎大学副教授、博导;2007年至2008年任日本国立长崎大学教授、博导、城市结构研究中心副主任;2008年任日本国立长崎大学 教授、博导、工学部土木工程系主任;2008年至今受聘于山东科技大学“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同年作为学术带头人获得教育部创新团队支持计画资助 。是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同济大学,山东大学的兼职教授 。兼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mechanics and Geoengineer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等科学刊物的编委 。2000年获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海外杰出青年基金,“光纤传导技术及其在边坡稳定监测中的套用”获2002年日本科学技术者联盟产学技术开发最优秀论文奖,“能源与电力系统地下结构施工力学与最佳化设计方法”获2007年日本电力土木技术协会优秀论文奖,“大规模地下结构最佳化设计技术”获2007年日本岩石力学学会技术发明奖,2008年获山东省泰山学者岗位特聘教授,2008年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画"创新团队项目带头人 。2011年入选第五批“千人计画”,是山东省省属院校首次有人员入选国家“千人计画” 。主要研究方向为地下工程灾害防控理论与技术,现为山东科技大学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实验室建设负责人 。针对我国地下工程建设的现状,带领团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先后完成和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在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包括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画在内的省部级项目3项;出版相关学术着作10部,主编教材2部,授权专利30余项,在国内外刊物及会议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检索200余篇 。山东大学、同济大学等重点大学兼职教授,兼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 。2014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2015年获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 。研究领域主要从事矿山安全工程、地层环境力学及其在岩土工程和资源环境工程中的套用 。在总结现代岩土工程研究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针对人类生存环境控制的要求,开拓了地层环境与相关工程结构稳定性控制紧密结合的新兴学科体系──地层环境力学 。为推进矿山安全工程技术、地层环境控制研究,发展岩土工程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 。包括开拓了“地层环境力学”的新体系;推进了工程围岩安全(特别是软岩)非线性力学特徵和稳定性控制的研究;成功地研究和开发了相关的先端试验装备,受到国际工程安全界、岩土工程界的重视;成功地开发了地层环境综合分析监测系统 。科研成果先后获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教育参赞奖、日本文部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获得者、日本国立长崎大学校长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海外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ABI(American Biographical Institute)授予Man of the Year称号、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国际交流贡献表彰等,是教育部“煤炭深部矿压与突水动力灾害机理与防治”创新团队带头人 。近五年承担科研经费超过2800万元,获得科研奖励五项,发表论文130篇(其中近三年被SCI收录10余篇),着作4部,获授权专利 5 项 。主持完成的《深部工程岩体损伤破坏机理与支护理论》被宋振骐、张楚汉、何满潮共同推荐为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候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