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雁泽演唱歌曲 在那遥远的地方


吴雁泽演唱歌曲 在那遥远的地方

文章插图
在那遥远的地方(吴雁泽演唱歌曲)【吴雁泽演唱歌曲 在那遥远的地方】《在那遥远的地方》是一首吴雁泽翻唱的歌曲 , 由王洛宾填词 , 哈萨克民歌作为曲调;该首歌曲发行于2003年06月21日 , 收录于专辑《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中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在那遥远的地方
所属专辑: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发行时间:2003年06月
填词:王洛宾
谱曲:哈萨克民歌
演唱者:吴雁泽
创作背景“在那遥远的地方 , 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她的帐房 , 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 。”“她那粉红的笑脸 , 好像红太阳 , 她那美丽动人的眼睛 , 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 。”“我愿抛弃了财产 , 跟她去放羊;每天看着她迷人的眼睛和那美丽金边的衣裳……”这首传唱近60年的歌曲 , 让几代中国人如痴如醉 。歌中那“遥远的地方”究竟在哪里?传说中的卓玛是否如歌中所唱的那样美丽?1941年春天 , 中国电影创始人之一的郑君里 , 率摄製组千里迢迢来到金银滩草原 , 拍摄一部影片《祖国万岁》 。当时 , 邀请了正在西宁教书的王洛宾参加 。摄製组在青海湖畔开机 。郑君里请当地同曲乎千户的女儿萨耶卓玛扮演影片中的牧羊女 , 王洛宾扮演萨耶卓玛的帮工 。王洛宾穿上了藏袍 , 跟着卓玛赶羊群 。拍摄的工作晨出夜归 , 王洛宾在电影世界里过了3天真正的牧羊人生活 。此时 , 卓玛正是情窦初开的17岁少女 。她头髮梳成了十多条小辫披在身后 , 两只大眼睛闪射着大胆而炽烈的光芒 。那时金银滩上有个说法:“草原上最美的花儿是格桑花 , 青海湖畔最美的姑娘是萨耶卓玛 。”由于剧情需要 , 导演安排王洛宾和卓玛同骑在一匹马上 。王洛宾起初很拘谨 , 坐在卓玛身后 , 两手紧紧抓着马鞍 。卓玛却对此毫不理会 , 忽然纵马狂奔 , 王洛宾一时不防 , 本能地抱住了卓玛的腰 。卓玛狂驰了很久 , 在那大草原上 , 这才把马缰交在王洛宾手中 , 靠在他的怀里 , 不再撒野 。黄昏牧归 , 卓玛将羊群轻轻点拨入栏 , 夕阳下的卓玛亭亭玉立 , 晚霞的余辉映照出卓玛的侧影……王洛宾痴痴地看着被晚霞浸染了全身的卓玛 。卓玛感觉到他的眼神 , 她转过身去 , 拴好羊栏 , 那张徘红的脸对着王洛宾——一个26岁的汉族青年 。卓玛眼中跳出了火苗 , 举起手中的牧鞭 , 轻轻打在王洛宾身上 , 然后返身走了 。王洛宾依旧木然地站在栅栏旁 , 痴痴地望着消失在夜幕中的卓玛 , 轻抚着被卓玛打过的地方 。这个俏皮、美丽又奔放的藏族姑娘 , 在他身上留下了永生难忘的一鞭 。王洛宾徘徊在卓玛父亲的帐房外 , 毡窗落了下来 , 将那千户长的女儿和这位汉族音乐家分隔在两个世界里 。第二天清晨 , 电影队离开了青海湖 , 要回到西宁去 。卓玛和她的父亲骑了马 , 一程又一程地送 , 直到在一个小坡上 , 方才停住了 。王洛宾骑在骆驼上 , 不住地回头张望 , 随着驼峰起伏 , 驼铃叮略 , 王洛宾心中的情感化为词曲 , 藉助哈萨克民族的曲调唱出了不朽之作《在那遥远的地方》:“在那遥远的地方 , 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她的帐房 , 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採风之行 , 结下深情厚谊 。第二年 , 王洛宾又从西宁来到了金银滩草原 。这一次他给同曲乎千户带来了石头眼镜、皮袍等礼物 。王洛宾这次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採风 , 收集、挖掘和整理民歌曲调 。当时 , 王洛宾和卓玛天不亮就骑着马出门 , 到了天黑的时候才匆匆赶回住所 。虽然夜已深了 , 但王洛宾仍借着昏暗的酥油灯整理蒐集来的曲谱 。有时候 , 卓玛还给王洛宾请来草原上的歌手 , 当面给他演唱各种民间曲调 。在农曆七月下旬 , 王洛宾还和卓玛赶到青海湖边观看了一年一度的祭海仪式 。在这个庄严隆重的祭海仪式上 , 各族牧民表演了他们精湛的歌舞 , 使王洛宾大开眼界 , 他的艺术层次也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在藏语中 , 萨耶有保佑之意 , 卓玛是仙女的意思 。不知道萨耶卓玛是否真是仙女 , 但在她的那一皮鞭下 , 王洛宾写出了《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传世之作 , 确实为他以后成为“西部歌王”打下了基础 。这次採风历时三个月 , 王洛宾和卓玛走遍了金银滩草原的各个角落 , 结下了深情厚谊 。採风结束了 , 王洛宾返回西宁 。何时能再次回到金银滩 , 同卓玛纵马驰骋 , 遨游草原 , 也就成为王洛宾深埋在心中的愿望 。歌曲歌词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了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她那粉红的笑脸好像红太阳她那活泼动人的眼睛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我愿抛弃了财产跟她去放羊每天看着她粉红的笑脸和那美丽金边的衣裳我愿做一只小羊跟在她身旁我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不断轻轻的打在我身上我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不断轻轻的打在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