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遣兴

西江月·遣兴【西江月·遣兴】《西江月·遣兴》是宋代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 。此词借醉酒表达自己对现实社会和自身处境的不满,抒发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伤感和愤慨,表现出词人的耿介、旷达的性格 。上片写闲居中的饮酒读书生活,下片描写酔中情态 。全词语言明白如话,文字生动活泼,表现手法新颖奇崛,体现了作者晚年清丽淡雅的词风 。
基本介绍作品名称:西江月·遣兴
作品别名:西江月·醉里且贪欢笑
创作年代:南宋
作品出处:《全宋词》
文学体裁:词
作者:辛弃疾
作品原文西江月⑴·遣兴⑵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⑶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⑷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⑸ 。只疑鬆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⑹!注释译文词句注释⑴西江月: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 。又名“白苹香”“步虚词”“晚香时候”“玉炉三涧雪”“江月令” 。双调五十字,平仄两协,上下片字句作法相同 。⑵遣兴:遣发意兴,抒写意兴 。⑶那:同“哪” 。⑷“近来”二句:语本《孟子·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⑸我醉何如:我醉成什幺样子 。⑹“以手”句:化用《汉书·龚胜传》:“博士夏侯常见胜应禄不和,起至胜前谓曰:‘宜如奏所言 。’胜以手推常曰:‘去!’”白话译文喝醉酒我暂且尽情欢笑,哪有工夫整日发愁?近来我才觉得古人的书本,信了它们一点用也没有 。昨晚我在松树旁醉倒,问松“我醉到什幺程度?”我疑心松枝摆动要把我扶救,连忙用手一推说:“去!”创作背景此词当作于庆元年间(1195年—1201年2月5日)辛弃疾闲居瓢泉期间 。此时南宋朝廷只图享乐,不思恢复,现实昏暗,是非颠倒 。词人忧心如焚,一肚子不合时宜,又不便明言,于是创作此词以发泄胸中愤懑 。作品鉴赏整体赏析此词上片词人说忙着喝酒,醉里贪欢 。可是用了一个“且”字,就从字里行间流露出这“欢笑”比“痛哭”还要悲哀:词人是无法排解内心的苦闷和忧愁,姑且想借酒醉后的笑闹来忘却忧愁 。这样,把词人内心的极度忧愁深刻地反映了出来,比用山高水长来形容愁显得更深切,更形象,更可信 。接着两句进一步抒写愤激的情绪 。孟子曾说过书上的话不能完全相信 。而词人却说,最近领悟到古人书中的话都是不可信的,如果相信了它,自己便是全错了 。表面上好像是否定一切古书 。其实这只是词人发泄对现实的不满情绪而故意说的偏激话,是针对南宋朝廷中颠倒是非的状况而说的 。辛弃疾主张抗战,反对投降,要求统一祖国,反对分裂,这些本来都是古书中说的正义事业和至理名言,可是被南宋朝廷中的当权派说得全无是处,这恰恰说明古书上的道理现在都行不通了 。词人借醉后狂言,很清醒地从反面指出了南宋统治者完全违背了古圣贤的教训 。下片则完全是描绘一次醉态 。先交代一句:时间发生在“昨夜”,地点是在“松边” 。这次醉后竟与松树对话,问松树自己醉得如何,这是醉态之一 。以松树为友,可见知音极少 。自己醉后摇晃,却以为松树摆动;明明是自己扶着松树站起来,却说松树要扶他,这是醉态之二 。最后是用手推开松树,命令它走开 。表现独立不倚的倔强性格,这是醉态之三 。这些醉态写得非常逼真,可谓惟妙惟肖 。但这不拘形迹的醉态,实际上也都是表现对当时现实的一种反抗 。下片仅仅二十五字,构成了剧本的片段:有对话,有动作,有神情,又有性格的刻画,内容之丰富乃小令中少见 。“以手推松曰去”乃用散文句法入词,是辛弃疾豪放诗风的特色之一 。此词题目曰“遣兴”,也说明这是抒写情怀,词中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情绪 。全词语言明白如话,文字生动活泼,表现手法新颖奇崛,体现了辛弃疾晚年清丽淡雅的词风 。名家点评近代词学家胡云翼《宋词选》:作者说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意思不是菲薄古人,否定一切古书的意义,而是针对当时政治上没有是非和古人至理名言被抛弃的现状,发出的激愤之辞 。词中写醉态、狂态,都是对政治现实不满的一种表示 。现代词学家夏承焘《唐宋词欣赏》:这首词题目是“遣兴”,从词的字面看,好像是抒写悠闲的心情,但骨子里却透露出他那不满现实的思想感情和倔强的生活态度 。现代词学家吴则虞《辛弃疾词选集》:下片写醉态,无意求新,而能戛戛独造 。此词实写一“愁”字,纯从反面写 。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曾任耿京军的掌书记,不久投归南宋 。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江西提点刑狱,湖南、湖北转运使,湖南、江西安抚使等职 。四十二岁遭谗落职,退居江西信州,长达二十年之久,其间一度起为福建提点刑狱、福建安抚使 。六十四岁再起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不久罢归 。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均未被採纳 。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感情 。有《稼轩长短句》以及今人辑本《辛稼轩诗文钞存》 。词存六百二十九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