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四大名果


莆田四大名果

文章插图
莆田四大名果【莆田四大名果】莆田市位于东海之滨、台湾海峡西岸,因其独特的地理、气候资源,极宜种植龙眼等亚热带珍贵果树,其中龙眼、枇杷、荔枝、蜜柚是莆田四大名果,历来驰名海内外,尤以龙眼为佳,素有“兴化桂元甲 天下”之美誉 。
基本介绍中文名:莆田四大名果
涵义:龙眼、枇杷、荔枝、柚
地区:莆田
类型:水果
气候:炎热
名果介绍莆田市独特的地理、气候资源,非常适宜种植龙眼等亚热带珍贵果树 。在这些热带水果中,龙眼、枇杷、荔枝、蜜柚是莆田市传统的四大名果,历来驰名海内外,尤其以龙眼最着名,素有“兴化桂元甲天下”的美誉 。荔枝“荔城无处不荔枝”——这是郭沫若对莆田的第一感觉 。自唐代起,莆田就开始栽培荔枝 。莆田荔枝以品种多、果粒大、果色艳红、果肉乳白色、汁多、清沁爽口、香气浓郁,质量优而名扬海内外,主要品种有“陈紫”、“宋家香”、“状元红”等 。一谈名果荔枝:荔枝为百果之王 。唐代已开始栽植荔枝,至蔡襄致力荔枝栽种推广,在家乡枫亭蕉溪村亲自动手种植荔枝,并着手选写《荔枝谱》,深入莆阳田间果园,拜果农为师,广泛蒐集素材,认真考察,详细记录,终于写出世界第一部果树栽培学专着—《荔枝谱》 。列出荔枝32个品种,大部分种植于莆阳 。即陈紫、宋家香、状元香、黑叶、白浪等 。荔枝色、香、味俱全,招引着名人文士 。唐朝诗人白居易讚美:“瓤肉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明代文学家曹学亻全《荔枝歌》云:“海内如推百果王,鲜食荔枝终第一 。”北宋文学家苏东坡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宋徽宗的《宣和殿荔枝》歌:“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子丹 。玉液乍凝仙掌露,绛苞初结水晶丸 。”20世纪60年代郭沫若来莆时,写七律《途次莆田》,盛讚莆田无处不荔枝 。荔枝春开花结果,花香引密蜂,暑夏果成熟 。陈紫实果圆大,壳薄润滑,肉厚明亮,色泽鲜紫,气香清远,膜呈桃花红,核似丁香母(即焦核) 。荔枝果汁甜蜜,含有大量葡萄糖、蔗糖、蛋白质、多种维生素 。食能止渴,生精益血,通神益智,健气止痛 。果壳能治痘疮,又解荔枝热 。果核能治脾痛不止,妇人血气、疝气、阴肾肿痛 。荔枝花和皮根能治喉鼻肿痛 。果还能加工成荔枝干、荔枝罐头、荔枝果汁、荔枝蜜饯、荔枝酒,可以入药 。荔枝对于体虚弱、或病后津液不良者、或胃寒痛者,可作为一种辅助治疗的食品 。但是荔枝果含有叶酸、柠檬酸,又性甘温,虚火旺者不宜多食 。若吃太多,会出现口腔溃疡、黏膜发炎、流鼻血,甚至腹泻、胃部不适 。特别是糖尿病者或便秘老人不要吃为宜 。龙眼二谈名果龙眼:莆阳龙眼栽培于汉朝 。古有民间传说:莆田地处沿海,海中有条恶龙,时有兴风作浪登入伤害人物与作物 。那时,有个名字叫桂圆的小伙子,英勇善战,一心一意想为民除害,而自告奋勇要与恶龙搏斗 。有一天,恶龙又登入,桂圆机智地跃骑在龙脖子上,挥剑钻刺龙眼,恶龙两眼落地,恶龙巨痛,刚摔尾滚动,桂圆连忙奋刀斩掉龙头 。恶龙死了,民众欢呼雀跃,拥抱一团,突然定晴一看,地上的龙眼已萌发成树还结着龙眼形状的果子,摘下一尝,味道清甜,人们就把果子称为“龙眼” 。明朝文学家宋钰白《桂圆诗》云:“圆若骊珠,赤如金丸,肉似玻璃,核如黑漆,补精益髓,蠲渴扶肌,美颜色润肌肤,种种功效不可枚乘 。”又作诗讚美:“外衮黄金色,中怀白玉肤 。臂破皆走盘,颗颗夜光珠 。”龙眼果皮薄,褐色或青黄 。果肉白色柔软多汁、味甜,营养价值连城 。不仅可以鲜吃、药用,还能焙乾成龙眼乾,后来桂圆去世,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龙眼乾称为桂圆 。又把龙眼加工成龙眼膏、龙眼罐头、龙眼饮料、桂圆酒 。李时珍《本草纲目》载:龙眼果实能治“五脏邪气,安志厌食,除蛊毒,去三虫 。久服强魂聪明,轻身不老,通神明,开胃益脾,补虚长智 。”核可“主治狐臭,用六枚,同胡椒二七枚研末,遇汗出即擦之 。”龙眼为百果之珍 。在每年春天开花,花味香,是蜜蜂采蜜的好资源 。花谢结果,秋果成熟可食,古方言“立秋抽抽,白露熬后(意果成熟大胆吃) 。”经发展栽培,品种多,有乌龙饼、土名山、顺风本、立冬本等,还有大量嫁接优良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