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人文化遗址

资阳人文化遗址【资阳人文化遗址】1951年在资阳黄鳝溪发现人头骨化石1件、骨椎1件和大量共生的化石动物群 。头骨大部完整,系1个50岁以上的女性头骨 。据专家分析,这具头骨具有明显的蒙古利亚人种的特徵和某些原始性 。古人类学家吴汝康认定“资阳人”系旧石器晚期的早期新人类型,“资阳人”远比“北京人”进步,但比“山顶洞人”原始,其生活年代距今大约在数万年至10余万年之间 。
基本介绍中文名:资阳人文化遗址
时间:1951年
地区:资阳
生产工具:天然石块略加打制
历史在“资阳人”出土地点附近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都採集到了打制石器,仅在蒙溪河支流鲤鱼桥河口东岸的发掘中,出土打制石器就有20件,都属于旧石器晚大约25000年 。资阳人用天然石块略加打制,作为他们的生产工具,用以狩猎和採集活动 。事件在铜梁县城西张二塘、汉源县富林镇、成都羊子山土台基址下层、重庆九龙坡马王场、攀枝花市仁和区回龙湾等地都先后出土了大批打制石器 。这一情况表明,旧石器时代晚期已有人类生活在四川广大地区 。而且,据专家们研究,四川地区旧石器晚期文化按其文化特点的异同,初步可以分为4个区域性文化,即:大渡河流域的富林文化、岷江流域的成都羊子山土台基址下层文化、沱江流域溪河沿岸的鲤鱼桥文化和沱江流域的铜梁文化 。可以说,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四川地区就已初步形成了若干区域性文化中心,相应地产生了活动範围、经济生活以及文化传统都不尽相同的人类群体 。为了获得食物和抵御猛兽,求得生存,他们必须结成群体,共同劳动,共同生活,这种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就是原始群 。而这些原始群的遗址和文物的发现,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四川地区的原始时期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