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城遗址


老司城遗址

文章插图
老司城遗址【老司城遗址】湖南永顺土司城遗址一般指本词条
老司城遗址,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城东20余公里处的灵溪镇老司城村 。本名福石城,1724年司城迁至颗砂乡,为区别新老两座司城,福石城又名老司城,是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至清雍正六年(1724年)永顺彭氏土司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
老司城分内罗城、外罗城,有纵横交错的八街十巷,人户稠密,市店兴隆,史书有“城内三千户,城外八百家”,“五溪之巨镇,万里之边城”的记载 。
老司城是土司制度的物化载体,是中国古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的活标本,于2001年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0年09月老司城遗址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录 。2015年07月04日,永顺老司城遗址与湖北恩施唐崖土司城遗址、贵州遵义海龙屯土司遗址联合代表的“中国土司遗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16年05月01日,老司城遗址作为风景区正式对外开放 。2016年12月,老司城景区又列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
景区自恢复运营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对全国医务工作者(含港澳台地区)实行免费参观游览政策,凭医师证或护士证和身份证办理免票即可 。
基本介绍中文名:老司城遗址
级别批次 :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所在地区:永顺县灵溪镇老司城村
批准文号 :国发[2012]63号
批准单位 :国务院
编号:43-1-1-0007
时代:南宋-清
地理位置 :永顺县城东20余公里处
类别:古遗址
门票:158元/人
历史沿革五代后梁开平四年(公元910年),南楚王马殷接纳彭瑊进入南楚,并让彭瑊担任溪州刺史 。彭氏在溪州以恩惠凝聚人心,受到溪州人民的拥戴,而成为了溪州之地的世袭土司 。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彭福石宠(彭福石沖)担任土司后,时常感到司治(土司治所)下溪州(今古丈县会溪坪)受到辰州势力的约束,于是将司治迁到了灵溪的福石郡,并在此筑城,即今老司城 。关于司治的变迁有另一种记载:在迁往老司城之前,即公元971年时,第四世土司彭允林将司治迁往龙潭城(在今永顺县麻岔乡) 。元代,原来的溪州被分割为永顺安抚司、葛蛮安抚司(辖南渭州)、思州安抚司(辖麦着、会溪、施溶三感化州和驴迟峒、腊惹峒) 。永顺彭氏土司实际所辖的空间变得极为有限 。明代,永顺土司对老司城进行了重建 。遗址现存的大部分建筑都为明代所建 。清雍正二年(1724年),永顺土司彭肇槐将司治迁到灵溪河上游的颗砂乡,称为新司城 。清雍正六年(1728年),永顺土司彭肇槐自动献土,带着子孙离开湖南湘西,回江西祖籍地方立户,延续了818年的永顺土司政权宣告结束 。从此,老司城逐渐冷落萧条 。1995年至2012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湘西自治州文物工作队、永顺县文物局,先后5次对老司城及外围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 。2010年,永顺县政府出台“老司城保护与利用工程”项目,预计2015年完工,拟将老司城遗址建设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 。2015年09月29日,老司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式开园 。2016年05月01日,老司城遗址作为风景区正式对外开放 。布局分布综述老司城遗址总面积25平方千米,城区面积25万平方米,地表上保留了体积庞大的城墙和建筑 。老司城选择在一个偏僻贫瘠的山区,主要出于军事上的目的 。自然环境构成了坚固的防御,环绕着城址,又有一系列险峻的军事关隘和防御设施 。城址包括宫殿区、衙署区、街巷区、墓葬区、宗教区、苑墅区等几个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