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万国公报》1874年,经过改刊,林乐知将《教会新报》改为《万国公报》,其办报宗旨虽仍以教务为主,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是对晚清社会政治的关注和对中国各阶层民众及官吏、知识分子的有目的地施加影响 。林乐知十分自信地称《万国公报》:“既可邀王公巨卿之赏识,并可以入名门闺秀之清鑒,且可以助大商富贾之利益,更可以佐各匠农工之取资,益人实非浅鲜,岂徒《新报》云尔哉!”沈毓桂在1889年《万国公报》复刊号上曾发表了《兴复万国公报序》,讲林乐知主编此报“首登中西互有裨益之事,廓政本也 。略评各国琐事,誌异闻也 。其他至理名言,兼收博取,端学术也 。算学格致,各撷其精蕴,测其源流,形而上之道与形而下之器,皆在所不当遗也 。”台湾京华书局在影印《万国公报》时概括其内容称:“至其内容宗旨,虽仍然不脱传播基督教义,沟通教会讯息,然亦负担起推广西学之责,于西洋科学知识,史事人物,国家现势,均有涉及 。其最足以歆动中国朝野士大夫之报导,则为中日甲午战争之际所刊载之中东战纪 。《万国公报》遂引起朝野官绅之广泛注意,一时视为新知识之重要来源 。凡关民族自立,主权完整,政治改革,莫不有其更新之启发 。嗣后变法维新运动,很显着受其鼓吹之影响 。而其时学会林立,各地纷纷创办报刊,却又是形式上之重大摹拟 。”这一概述,大体把握住了《万国公报》的脉搏,也充分反映出林乐知在19世纪80年代后传教策略的根本变化,即以关心时事、传播知识、更新中国文化、培植人才,以促进基督教在中国发展 。林乐知的文化活动,特别是他主办的《万国公报》一旦和晚清的社会热点以及广大民众的视角有所联繫,就有了广阔的市场 。《万国公报》在甲午战争之后由原来发行几千份猛增到了1万8千多份,成为晚清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 。《万国公报》之所以对晚清的中国人有较大的吸引力,一是在于其大量介绍和评论中国的时政;二是及时传播西方的新思想、新知识 。晚清的一些重大事件,如中日甲午战争、戍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清末新政、孙中山反清革命等,在《万国公报》上都有较详细的报导和各种评论 。甲午战争时期,该报及时报导了中日的战况、世界各国的态度、清廷对外交涉和日本的外交,吸引了关心国家命运的晚清臣民 。林乐知还以“美国进士”的名义写了多种评论,如《中美关係略论》、《广学兴国说》等,虽带有明显的干涉中国内政的倾向和殖民主义的说教,但也有某种参考价值 。他后来将在《万国公报》发表的这些文章辑为《中东战纪本末》,一时成为畅销书 。戍戌变法时期,《万国公报》对改革颇有兴趣,有关光绪帝和康梁维新派的报导很多,也对维新派支持甚力,还发表了大量传教士对变法的建议和评论 。义和团运动发生后,《万国公报》站到了对立面,大加攻击,还发表了《山东义和拳匪论》、《京津拳匪乱事纪要》,暴露了传教士对义和团排外和反帝的仇视,但也保留下了一些难得的史料 。对清末的新政和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万国公报》也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议论颇多 。《万国公报》在介绍欧美的新知、新学方面用力更多 。凡西方的物理、化学、数学、天文、地理、生物、医学、製造、铁路、轮舟、邮政、农业、渔业、开矿等新的理论、新的技术,林乐知都加以译介,并配之以图,给晚清的中国民众以一种新鲜感 。欧美的一些近代科学家,如牛顿、达尔文、哥白尼等,《万国公报》亦刊出了他们的传记 。从普及自然科学知识来说,《万国公报》是功德无量的 。西方新的社会科学知识,该报也有选择地进行传播,如西方的经济学、货币理论、市场学、对外贸易、管理科学、教育制度、法学、图书馆学、政治学、议会知识等,都有这样那样的介绍和评价 。欧洲刚刚兴起的社会党的活动和社会主义学说,《万国公报》也作了报导 。该报第121期~123期连续介绍了欧洲的“安民新学”(即社会主义),并叙述了其基本主张 。可以讲,晚清中国人最早是通过《万国公报》了解社会主义的 。《万国公报》实际上变成了晚清传播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的视窗,许多寻求新知、立志变革的中国青年,从《万国公报》得到了启迪 。康有为当时的一些论着,就吸收了《万国公报》上的不少知识和理论;梁啓超在《时务报》发表的某些文章,亦明显有《万国公报》的影响;谭嗣同的《仁学》,也受到了《万国公报》的影响 。客观地讲,林乐知在《万国公报》上作的大量宗教宣传,影响力并不大,倒是其配合宣传宗教而介绍的西方文化打开了晚清中国人的眼界 。着作《全球五大洲女俗通考》(Women in All Lands) 。《中东战事本末》,1896年出版 。披露甲午战争真相,批评中国存在的积习,震撼中国知识界 。《印度隶英十二益说》 。
- 小儿夜磨牙
- 重生之黄粱一梦
- 信号与信息处理丛书:微波电路设计
- 致我们的节操童年
- 春联的由来和故事是怎样的
- 孤城闭故事的简介
- 梦到自己出血的含义
- 梦到等公交车是啥意思
- 如何做炖青菜油豆腐
- 师士传说1.光甲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