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村

南浔村南浔村是福建省泉州晋江市的一个革命老区基点村,位于龙湖镇东部沿海衙口旅游度假区内,是美丽的“泉州十八景”之一深沪湾的一部分,省道308线从村西侧穿过,距离晋江市区20多公里 。政府驻地衙口九间口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南浔村
行政区类别:行政村
所属地区:福建省泉州晋江市
面积:5平方公里
人口:4326人
村落村貌村落面积5平方公里,截止2008年,全村人口达4326人,1000多户,23个村民小组 。下辖和平、新民两个村中心区域以及小埭、桥头、田头、山前、灰窑5个自然村并包括镇区中山街北段、龙翔路北段 。南浔村历来乡风纯朴,以施姓人口占绝大多数,山前、田头两个自然村有部分颜姓、郭姓回族村民,各姓村民和睦相处,融为一体共同创建美好家园 。

南浔村

文章插图
地名含义“衙口”这一俗称当追溯至清初,村落规模已较大,初具集市雏形 。康熙二十二年,施琅将军收复台湾后因功封赏为“靖海侯”,将军及随征族人在故里兴建8座毗连的庞大官邸,俗称府衙 。是时,周围五乡十里的居民大都在南浔靖海侯府衙门口进行集市贸易,从此“衙口”作为集市名很快就被叫开,乡里因集市而闻名,以至“南浔”这一乡名终被“衙口”所代替 。故1961年划分行政区域时,街东为“衙口”,街西复称“南浔”,然南浔、衙口只存在行政上的区别,自古以来就是一体,不分彼此 。历史人文南浔建村于北宋后叶,在宋孝宗元年由大理寺评事官施炳从河南省固始县入闽,初居福清高楼乡,其后施炳次子、三子一脉在宁宗时迁居晋江南浔乡,此后当地子孙即繁盛起来 。南浔人文历史深厚,历史上文韬武略,人才辈出 。统一台湾的靖海侯施琅,字尊侯,号琢公 。曾是郑芝龙、郑成功的部将,旋因与郑成功发生矛盾,导致父、弟被杀,而被迫离郑从清 。历任清军副将、总兵、福建水师提督,任内大臣十三年间不忘统一台湾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奉旨专征台湾,统率福建水师先攻取澎湖,尔后利用有利的态势主动积极地招抚郑氏集团促成郑氏集团放弃抵抗,台岛不战而取 。进入台湾后不计父、弟、子被郑所杀的私仇拜祭郑成功,对安定台湾军心、民心,保证受降诸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被康熙帝“加授靖海将军,封靖海侯,世袭罔替”,施琅站在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的高度,上疏力主留台、卫台,屯兵戍守,为国家统一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施琅病逝后,康熙帝诏令追赠太子少傅,赐謚襄壮,给全葬,加谕祭三次之殊荣 。天下第一清官“施世纶,字文贤,号浔江,靖海侯施琅将军次子,受荫历任泰州、杨州县令,江宁知府按察使、顺天府尹、漕运总督、兵部右侍郎,为官清廉,办案果决聪敏,不畏权贵,康熙二十八年玉音表彰为“天下第一清官”,其匾悬挂于衙口施氏大宗祠内,后人以施世纶为原型写出小说《施公案》流传于世 。施十骠,字文秉,号怡园,靖海侯施琅将军第六子,自幼练武习文,少年英勇,年仅十七岁就随父平台,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南巡闽浙等地时知悉世骠治军有方且倡儒学,兴教于海域,特御书“彰信敦礼”,世骠后官至福建水师提督 。民国时,南浔街道纵横交错分布着百余家店铺和作坊,着名商号有长顺、盛吉、活源、瑞成、成益、重美等十余家,时人将衙口(今南浔村与衙口村)与安海、石狮、永宁合称为晋江四大集市 。历史沿革南浔古时隶属晋江县弦歌里,元朝属十七、八都,明清两朝沿袭旧制,民国时南浔建霞坡镇,新中国成立后,民主建政改霞坡镇为衙口镇,1958年撤区并乡设人民公社,“衙口镇”属龙湖人民公社,1961年又以纵贯南北的今南浔街(振心街)为界,将衙口镇划分为和平(南浔)和衙口两个大队 。街道以及街道西侧为和平(南浔)大队,东侧为衙口大队;1982年改为南浔大队;1984年改龙湖镇南浔村委会 。建筑景观“靖海侯府”及“施氏大宗祠”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侯府形式上是一座三进五开间带双护厝的砖木结构古大厝坐北朝南,占地2500平方米,房间达60多间,前落门面砌有闽南古民居少见的“青砖”,而每一进的地面都比前一进高一些,寓为“步步高升”,墙体採用了清初闽南古厝常见的“出砖入石”的砌筑形式 。还有先人往渡台湾进行贸易而于同治、光绪年间同时建起的18座商行古大厝,其中南浔长顺商号先人施至扇六兄弟往渡台湾鹿港经商所建4座大厝雕樑画栋,前有石埕,后有花园,可与侯府相媲美 。特别是书房名为“通瀛书院”,有别致的六角门,罕见的瓶形门,就连窗子都做成了竹节窗,格外精美,不失为两岸贸易、文化交流的有力佐证,该建筑群于2007年被列为晋江市文物保护单位 。更有为纪念一门两兄弟同时中举后而兴建的“竝玉山庄”,山庄主人其后与南安蔡氏古民居的主人蔡资深结成儿女亲家而山庄后裔已花巨资将庄园修复 。位于南浔和平北区的“孝子家”因其先人敬老尊贤,孝顺父母名誉乡里,而受玉音为“孝子” 。物产经济南浔村的土地大多是沙质旱地,很适合花生的生长,特别是一种名为“小琉球”的花生品种,表皮黄里透紫,肉仁味道鲜美 。光绪年间,南浔村有一个叫施性比的先生,将花生洗净后加入少量食盐,用旺火猛煮晒乾而食,别有一番风味,“衙口花生”就此闻名,尤其以今南浔村的“永兴”、“益盛”两大品牌最为出名,2006年均被评为“泉州市老字号”,“永兴花生”更被评为“福建省老字号” 。还有远近闻名的美食“衙口芋圆”也是由南浔村人所经营 。耕地1718亩,农作物有花生、甘薯、蔬菜等 。位于南浔村的信诚集团公司系由旅港乡贤回国投资创办,该集团主要生产经营纺织、化纤、皮革、植绒等项目,在加大企业发展的同时,大量吸收该村富余劳动力 。其它比较成规模的企业有兴华针织公司、金泽服装织造公司、龙达物流公司、澳龙涂料公司等 。文化教育南浔村历来重视文化教育,文化底蕴浓厚,古时就有闻名的私塾学堂“南津书院”,书院规模宏大,容纳邻近乡里子弟入学并另有开设女子班,释文传教 。更有专门教训家族子弟的私家学堂“通瀛书院” 。福建省一级达标校——南侨中学,百年历史的福建省农村示範校——衙口中心国小(古称南浔学堂),以及由南浔旅菲华侨施维雄兄弟家族捐资兴建并独资办学的泉州市一级达标园——衙口中心幼稚园在南浔不断发展壮大,培育着来自邻近乡里各县市的学子 。地图信息地址:泉州市晋江市施远登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