藠头


藠头

文章插图
藠头藠头(学名:Allium chinense G.Don)是石蒜科,葱属多年生鳞茎植物 。该种鳞茎数枚聚生,狭卵状,鳞茎外皮白色或带红色,膜质,叶2-5枚,具3-5棱的圆柱状,中空,近与花葶等长 。花葶侧生,圆柱状,高20-40厘米,下部被叶鞘;伞形花序近半球状,较鬆散;花淡紫色至暗紫色;花被片宽椭圆形至近圆形,顶端钝圆;子房倒卵球状,腹缝线基部具有帘的凹陷蜜穴 。花果期10-11月 。
该种原产中国,在长江流域和以南各省区广泛栽培 。其适应性较强,在偏冷凉气候条件下发育较为良好,冬季及夏季30℃以上时休眠 。能适应弱光照,以排水良好、土质肥沃的壤土或沙质土壤为宜 。繁殖方式为鳞茎繁殖 。可供食用,其製成的罐头味道酸甜可口,也可供药用 。
【藠头】(概述图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基本介绍中文学名:藠头
拉丁学名:Allium chinense G. Don, Monogr.
别称:荞头、荞子、薤
界:植物界
门:维管植物门
纲:百合纲
目:天门冬目 
科:石蒜科 
属:葱属
种:藠头
命名者及年代:G. Don,1827 
形态特徵鳞茎数枚聚生,狭卵状,粗(0.5-)1-1.5(-2)厘米;鳞茎外皮白色或带红色,膜质,不破裂 。
藠头

文章插图
藠头叶2-5枚,具3-5棱的圆柱状,中空,近与花葶等长,粗1-3毫米 。花葶侧生,圆柱状,高20-40厘米,下部被叶鞘;总苞2裂,比伞形花序短;伞形花序近半球状,较鬆散;小花梗近等长,比花被片长1-4倍,基部具小苞片;花淡紫色至暗紫色;花被片宽椭圆形至近圆形,顶端钝圆,长4-6毫米,宽3-4毫米,内轮的稍长;花丝等长,约为花被片长的1.5倍,仅基部合生并与花被片贴生,内轮的基部扩大,扩大部分每侧各具1齿,外轮的无齿,锥形;子房倒卵球状,腹缝线基部具有帘的凹陷蜜穴;花柱伸出花被外 。花果期为10-11月 。生长环境藠头适应性较强,生长土壤pH值6.0-8.0之间均可,以pH6.5-7.5之间最为适宜 。该种能适应弱光照,以排水良好、土质肥沃的壤土或沙质土壤为宜 。冬季严寒,藠头生育停滞 。翌年4月又开始生长 。该种在偏冷凉气候条件下发育较为良好,且叶宜在寒冷气候生长,其生育适温15-21 ℃,在5-10 ℃下仍然缓慢生长,鳞茎膨大适温为20 ℃,气温高于30 ℃以上时休眠 。
藠头

文章插图
藠头的花分布範围该种原产中国,在长江流域和以南各省区广泛栽培,也有野生 。日本、越南、寮国、高棉和美国均有栽培 。繁殖方法藠头为无性繁殖作物,以鳞茎作种球,秋季栽培的种球内已宿存有数个分球芽,栽后不久即萌发生长 。分球芽不断长出新叶,当年都能形成大小不等的分球,每个分球有叶2-4片 。栽培技术土壤选择藠头为无性繁殖,準备好球茎后即可栽植 。宜选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种植,黏壤和壤土也可种植 。除低洼田块不宜种植外,无论是平原或丘陵、山坡的微酸性到中性土壤均可种植,以pH值6.2-7.0的砂壤土种植较好 。由于藠头的根系能分泌丙烯基硫化物,对土壤微生物有抑制作用,因此不宜连作,也不宜与其他葱蒜类蔬菜接茬,最好与大豆、花生、瓜类或油菜等轮作 。整地作畦前茬作物收穫后翻耕,施足基肥后耕耙作畦,畦向以南北向为宜,畦宽2米左右,畦沟宽40厘米、深 17-23厘米,具体视地势高低而异 。如利用水田改旱地种植,畦沟应深达20厘米以上,并要做到“三沟”配套,保证排水畅通,雨止田乾 。栽植方法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上、中旬,当地天气转凉,平均气温降到25 ℃以下时种 。选择鳞茎大小比较均匀的植株,将鳞茎逐一分开,再选择横径达1.5厘米 以上的种藠,剪去枯黄叶片及枯根便可种植 。种植前先在畦面按行距18-20厘米开8-10厘米浅沟,把种藠按株距9-10厘米沿沟的一侧半卧式摆放,使径端朝向同一方向,然后开第二条沟,将第二条沟中开出的细土覆盖在前一沟上,使前沟盖平,以种藠全部埋入土中为度,每公顷约种植45万株 。覆土厚度以6-8厘米为宜,太浅则鳞茎会发青,太深则鳞茎不易膨大 。而且半卧式种植可使将来出叶后鳞茎与地面之间出现一个弯曲的颈部,既可防止日后雨水沖洗,使种茎露出土面,又可使新生分櫱的鳞茎在土中膨大,防止见光发青 。